一、離婚時子女對于父母的選擇有什么影響力
孩子沒有選擇父母的權利,孩子可以選擇跟誰生活,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撫養(yǎng)權歸屬應當尊重其真實意愿。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離婚后的父母子女關系】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yǎng),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yǎng)、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離婚后,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yǎng)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yǎng)問題協(xié)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jù)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愿。
二、撫養(yǎng)權向哪個法院起訴
孩子撫養(yǎng)權在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訴,被告沒有住所地的,到被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起訴;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向其經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起訴。
《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二條,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qū)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三、變更撫養(yǎng)權訴訟的審理期限
變更撫養(yǎng)權審理期一般為三到六個月。簡易程序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二條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21修正):第一編 總則 第二章 管轄 第二節(jié) 地域管轄 第二十二條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n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n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qū)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
家暴是否會影響孩子對父母的選擇?
261人看過
-
當父母離婚時,子女是否有權選擇與誰離婚
412人看過
-
離婚影響孩子:是否有選擇跟哪一方父母的自由?
418人看過
-
離婚對小孩選擇的影響
176人看過
-
離婚對子女繼承父母房產的影響是什么?
54人看過
-
父母如何在子女離婚時做出明智的選擇?
433人看過
-
父母離婚, 未成年子女可以自主選擇選擇父母離婚嗎河南在線咨詢 2022-01-311.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兒童,在父母離婚的時候,可以自主的選擇跟隨哪一方生活。如果是起訴離婚,法官會專門聽取孩子的意見,如果孩子的選擇對其未來的成長沒有嚴重不利情況的,會獲得法院的支持。 2.一方撫養(yǎng)孩子,另一方需要支付孩子的撫養(yǎng)費。撫養(yǎng)費的具體數(shù)額,有固定收入的,撫育費一般可按其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給付。負擔兩個以上子女撫育費的,比例可適當提高,但一般不得超過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五十。無
-
-
父母離婚孩子從什么時候開始有選擇內蒙古在線咨詢 2023-01-17在父母離婚時孩子年滿八周歲的可以選擇跟誰父親還是母親生活,法院在判決撫養(yǎng)權歸屬時會尊重孩子的意見。 因為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實施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
父母離婚,子女有幾歲的權利選擇權嗎?河北在線咨詢 2021-09-29我國法律規(guī)定年滿10周歲的孩子,在其父母婚姻解除后,法院會尊重和適當參考孩子本身的個人意愿,作為判決監(jiān)護人的一項依據(jù)。父母離婚,小孩撫養(yǎng)權的歸屬應當從有利于小孩健康成長的原則來決定,而處于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yǎng)為原則。 一、對于小孩的撫養(yǎng)權一般先由男女雙方協(xié)商解決,雙方協(xié)商解決不了起訴到法院,法院會根據(jù)雙方的扶養(yǎng)條件、教育背景、小孩年齡以及男女雙方是否存在不適合撫養(yǎng)小孩的特殊情形來
-
2022年父母離婚孩子怎么選擇,有自主選擇性嗎上海在線咨詢 2022-11-27第一,哺乳期內的子女由母親撫養(yǎng)為原則。 第二,哺乳期后的子女由誰撫養(yǎng)的問題。首先應由父母雙方協(xié)商確定,協(xié)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jù)雙方的情況判決。兩周歲以下的子女,一般隨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隨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子女不宜與其共同生活的; (2)有撫養(yǎng)條件不盡撫養(yǎng)義務,而父方要求子女隨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確無法隨母方生活的。父母雙方協(xi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