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涉嫌詐騙罪幫信罪要罰款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罰款是屬于行政處罰措施,詐騙罪和幫信罪是屬于刑事犯罪,所以是不會罰款的。
但是法院可以處罰金。
實際判處多少,就要看詐騙罪的涉案金額和具體情節(jié)了。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五十二條
判處罰金,應當根據犯罪情節(jié)決定罰金數額。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
二、成立幫信罪以上游行為構成犯罪為前提嗎?
1、成立幫信罪以上游行為構成犯罪為前提。
無論是“幫信罪”還是“掩隱罪”,都以上游行為構成犯罪為前提。“幫信罪”和“掩隱罪”客觀方面都是為上游犯罪提供一定的幫助,犯罪行為存在交叉重合?!皫托抛铩笨陀^上表現為提供技術支持、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掩隱罪”客觀上表現為提供窩藏、轉移、收購、代為銷售或者以其他方式掩飾、隱瞞。如果以“轉移、收購、代為銷售”的方式為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提供廣告推廣、支付結算,或者為掩飾、隱瞞行為提供技術支持,犯罪行為就出現交叉重合。但如果能證明行為人與上游犯罪有通謀,則“幫信罪”與“掩隱罪”所有的客觀行為都可歸入詐騙罪的客觀行為。
2、行為人的主觀故意內容直接影響行為定性,決定行為是構成詐騙罪共犯抑或“幫信罪”、“掩隱罪”。
(1)主觀明知方面,“幫信罪”明知他人實施信息網絡犯罪,“掩隱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在上游行為是利用信息網絡實施“掩隱罪”的情形下,“幫信罪”與“掩隱罪”的故意內容就會出現部分重合,主觀明知程度成為區(qū)分二罪的關鍵。
據此,需要查明行為人對上游犯罪的行為、性質是否明確知道并自愿提供幫助,或者行為人與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存在事前通謀。如果行為人明知他人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而為其提供信用卡、通訊工具等行為予以幫助,或者幫助轉賬、套現;或者行為人與上游電信網絡詐騙團伙之間在一段時間內形成較為穩(wěn)定的配合關系,提供信用卡、通訊工具、轉賬、取現行為與詐騙行為呈現交替重疊、循環(huán)往復的狀態(tài)時,可以認定詐騙罪共犯。
(2)如果證據雖然不能證明行為人是詐騙罪共犯,但能證明行為人明知是上游犯罪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仍提供轉賬、套現、取現或為此提供技術支持等幫助的,可以認定“掩隱罪”。只有在既不能證明是詐騙罪共犯,也不能證明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的情況下,如果行為人明知上游是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的,則認定為“幫信罪”,否則可能不構成犯罪。
三、哪些情況下幫信罪行為人不被起訴
1、主觀上不明知他人實施信息網絡犯罪,客觀上沒有幫助行為,不起訴
我國的《刑法》規(guī)定,只有主觀上明知上線實施了信息網絡犯罪活動,客觀上實施了幫助犯罪行為,才能構成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反之,如果嫌疑人實施了幫助行為,但實際上對于上線的犯罪行為不明知,則不能構成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
2、犯罪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不起訴
構成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需要查清案件的犯罪事實,比如被幫助的對象,支付結算的資金,犯罪的方式手段,非法獲利的具體金額,各個嫌疑人證人的供述能夠互相印證,否則,就屬于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不能指控構成犯罪。
3、共同犯罪中起次要和輔助作,系從犯,不起訴
根據我國法律規(guī)定,即使構成犯罪,如果屬于犯罪情節(jié)輕微,危害性不大,也可以不予刑事處罰。如果在共同犯罪中只起次要和輔助作,被認定為從犯,依法可以從輕減輕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2020修正):第二編 分則 第三章 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 第六節(jié) 危害稅收征管罪 第二百一十條 盜竊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或者可以用于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fā)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n使用欺騙手段騙取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或者可以用于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fā)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
-
涉嫌幫信罪以詐騙罪立案么
186人看過
-
當事人涉嫌幫信罪屬于詐騙嗎?
247人看過
-
法律規(guī)定幫信罪是涉嫌詐騙嗎?
248人看過
-
被騙涉嫌幫信罪警察罰款了多少
129人看過
-
我國涉嫌幫信罪與詐騙共犯
222人看過
-
幫信罪涉嫌詐騙是什么意思?
100人看過
-
幫信罪涉嫌多次詐騙5000元能逃跑嗎寧夏在線咨詢 2023-10-17幫信罪是否可以取保候審,看具體情況決定。 取保候審條件: (1)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fā)生社會危險性的; (2)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fā)生社會危險性的; (3)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4)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的。
-
涉嫌信用卡詐騙,信用卡詐騙罪,涉嫌信用卡詐騙罪的,應該怎么處罰江西在線咨詢 2022-01-19涉嫌信用卡詐騙,根據《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的規(guī)定,構成信用卡詐騙罪,并要根據惡意透支的金額分別量刑: 惡意透支數額在1萬元以上不滿10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guī)定的“數額較大“,可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惡意透支數額數額在10萬元以上不滿100萬元的,應
-
涉嫌詐騙罪需歸還詐騙款嗎廣東在線咨詢 2023-09-05在詐騙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需要主動歸還詐騙款,詐騙款屬于贓款,如果犯罪嫌疑人能夠主動退贓退賠,法院還可以適當從輕處罰,犯罪嫌疑人拒不退贓的,辦案部門也可以依法追繳贓款,如果詐騙款已經被揮霍,嫌疑人需要用個人財產承擔賠償責任。
-
涉嫌詐騙罪涉嫌騙婚十萬要坐牢嗎內蒙古在線咨詢 2022-10-14騙婚詐騙十萬構成詐騙罪,且數額巨大會坐牢。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
私人借款涉嫌詐騙罪嗎山東在線咨詢 2022-04-17向私人借款并不還構成詐騙罪。詐騙罪的幾個要件。 主觀上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客觀上實施了詐騙行為(如虛構事實,騙取信任),詐取財物數額較大。 要證明詐騙罪成立,還需要證明對方有沒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有沒有虛構什么事實來騙取你們的信任。 無法證明這些得話,那就是一般的民事行為。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詐騙罪侵犯對象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