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喷潮,精品人妻乱码一,二,三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成人,久久国产劲暴∨内射,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犯罪對象如何理解
來源:法律編輯整理 時間: 2023-07-29 00:00:25 433 人看過

犯罪對象是指犯罪行為所針對的具體人或者物。從類型上看,犯罪對象包括物體和人體兩種。

物體是指貨幣、物品等一切具有價值、歸屬關系的東西,按其歸屬關系可以分為國家所有物、集體所有物、混合所有物、個人所有物;

按其存在形態(tài)可以分為貨幣、實物、生產資料、生活資料,動產與不動產等。

人體是指人的身體,受犯罪行為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其生命、健康、名譽、安寧等受到損害或脅迫。犯罪對象不同于犯罪所得之物、犯罪所用之物。

犯罪所得之物,是指犯罪人通過犯罪行為所取得的財產或者物品,即贓物,如受賄罪中受賄人收受的財物即為犯罪所得之物。

犯罪所用之物,是指犯罪人進行犯罪活動所使用的金錢或者物品。如進行走私犯罪所用來運輸走私貨物的汽車等交通工具等即是。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犯罪沒有犯罪對象,如脫逃罪;有些犯罪的犯罪對象只限于特定的對象,如妨害公務罪的犯罪對象只能是依法執(zhí)行公務的國家工作人員。

特定的犯罪對象

本罪的犯罪對象是他人的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功能。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安全保護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的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是指由計算機及其相關的和配套的設備、設施(含網絡)構成的,按照一定的應用目標和規(guī)則對信息進行采集、加工、存儲、傳輸、檢索等處理的人機系統(tǒng)。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功能就是使上述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發(fā)揮的有利的作用和效能。具體而言,是指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按照一定的應用目標和規(guī)則對信息進行采集、加工、存儲、傳輸和檢索等處理的有力作用和效能。在計算機應用的各個領域,其具體的功能也體現(xiàn)出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比如網站服務器,其主要功能是提供網頁瀏覽,數(shù)據(jù)庫后臺管理,比如銀行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主要是對儲戶的個人帳號進行管理等。為此,在具體認定犯罪對象時,不能一概而論。

三:犯罪的行為表現(xiàn)方式

我國刑法對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罪的表現(xiàn)形式采取的是列舉法,分為三款進行列舉

1: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功能

違反國家規(guī)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功能進行刪除、修改、增加、干擾,造成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不能正常運行,后果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別嚴重的,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這里是指使用刪除、修改、增加、干擾等方式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功能。

刪除操作

所謂刪除,是指使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功能的全部或者部分喪失。刪除可以分為物理刪除和非物理刪除。物理刪除指使用物理損壞的方式進行,比如對硬盤進行物理損壞,或者使用干擾信號損壞計算機的電子設備,使其不能正常工作。非物理刪除是指使用計算機命令程序進行刪除,一般是借用操作系統(tǒng)界面,如在windows2000,windowsxp或者在ms-dos,nix操作系統(tǒng)下利用命令進行刪除。一般刪除的命令有format(格式化),delete(刪除)或者利用損壞硬盤分區(qū)表的方式使硬盤內容全面喪失。

修改操作

所謂修改,是指改動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功能的行為。具體的方法有很多種,比如可以利用對網絡的設置進行修改,使沒有權限的計算機能夠訪問到保密信息,或者對自己的個人帳號進行修改,比如對銀行的數(shù)據(jù)庫進行修改,使自己的帳號存款金額增加,或者對部分程序段進行修改,達到其他目的。

增加操作

所謂增加,是指向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中增添以前沒有的功能,如對軟件程序中的代碼進行增加,比如加入一個超級管理員的程序段,這樣就可以利用遠程對計算機某種系統(tǒng)功能或者數(shù)據(jù)庫實現(xiàn)全面控制。

干擾操作

干擾是指除了前面列舉的幾種操作之外,對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功能能產生影響的行為。比如利用程序,網絡服務器進行不間斷攻擊,如不斷地發(fā)送數(shù)據(jù)包,從而導致網站服務器資源耗盡,使工作效率降低,甚至導致癱瘓。最典型的是雅虎網站服務器遭受攻擊時,每秒鐘要處理來訪電腦發(fā)出的1000M位的信息量。其攻擊方式是黑客用欺騙手段指令大量電腦同時訪問雅虎網站。

2.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數(shù)據(jù)和應用程序

違反國家規(guī)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中存儲、處理或者傳輸?shù)臄?shù)據(jù)和應用程序進行刪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后果嚴重的,依照前款規(guī)定處罰。

在本款的規(guī)定中,計算機數(shù)據(jù)和應用程序是被破壞的對象。該行為可以有三種選擇性行為方式,即刪除、修改、增加操作,只要行為人實施其中任何一種行為方式,都構成本罪。如果行為人實施的是其中的兩種或者三種方式,也按照一罪處罰。

所謂的計算機數(shù)據(jù)是指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存儲、處理、傳播的信息,其定義有廣義和狹義的區(qū)分。廣義的計算機數(shù)據(jù)是指以物理的方式存在于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中的用二進制代碼表示的計算機信息,包括計算機程序和程序運行過程中所處理的全部信息資料。狹義的計算機數(shù)據(jù)是指除了計算機程序以外的信息。在刑法第286條規(guī)定的應該指狹義的計算機數(shù)據(jù)。

所謂的計算機程序,是指為了得到某種結果而可以由計算機等具有信息處理能力的裝置執(zhí)行的代碼和文檔。代碼一般都是符號化指令序列或者符號化語句序列。比如forx=1to10,y=x*x等。而計算機應用程序,是計算機應用程序的設計人員為了解決用戶的應用問題而編寫的對數(shù)據(jù)進行操作或者運算的程序以及編譯這些程序后形成的執(zhí)行代碼。

計算機應用程序在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和計算機應用軟件聯(lián)系起來。比如經常使用的人事管理軟件,辦公自動化軟件等。

刪除、修改和增加操作直接破壞了數(shù)據(jù)和應用程序的真實性,有時可以造成計算機的癱瘓。比如在應用程序中加入一段死循環(huán)代碼,設置當用戶進行某種操作時,啟動該代碼段,死循環(huán)的代碼就會造成計算機的資源耗盡,最終癱瘓或者死機。

3.故意制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

計算機病毒的產生是計算機技術和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社會信息化進程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它產生的背景是:

(1)計算機病毒是計算機犯罪的一種新的衍化形式

計算機病毒是高技術犯罪,具有瞬時性、動態(tài)性和隨機性。不易取證,風險小破壞大,從而刺激了犯罪意識和犯罪活動。是某些人惡作劇和報復心態(tài)在計算機應用領域的表現(xiàn)。

(2)計算機軟硬件產品的危弱性是根本的技術原因

計算機是電子產品。數(shù)據(jù)從輸入、存儲、處理、輸出等環(huán)節(jié),易誤入、篡改、丟失、作假和破壞;程序易被刪除、改寫;計算機軟件設計的手工方式,效率低下且生產周期長;人們至今沒有辦法事先了解一個程序有沒有錯誤,只能在運行中發(fā)現(xiàn)、修改錯誤,并不知道還有多少錯誤和缺陷隱藏在其中。這些脆弱性就為病毒的侵入提供了方便。

(3)微機的普及應用是計算機病毒產生的必要環(huán)境

1983年11月3日美國計算機專家首次提出了計算機病毒的概念并進行了驗證。幾年前計算機病毒就迅速蔓延,到我國才是近年來的事。而這幾年正是我國微型計算機普及應用熱潮。微機的廣泛普及,操作系統(tǒng)簡單明了,軟、硬件透明度高,基本上沒有什么安全措施,能夠透徹了解它內部結構的用戶日益增多,對其存在的缺點和易攻擊處也了解的越來越清楚,不同的目的可以做出截然不同的選擇。目前,在IBMPC系統(tǒng)及其兼容機上廣泛流行著各種病毒就很說明這個問題。

所謂計算機病毒是指破壞計算機功能或毀壞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內存儲的數(shù)據(jù),影響計算機使用,并能自我復制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計算機破壞性程序,是指隱藏在可執(zhí)行文件中或者數(shù)據(jù)文件中,在計算機內部運行的一種干擾程序,這種破壞性程序的典型就是計算機病毒。制作計算機病毒,是計算機操作者故意設計、制作一種具有破壞性的特定的計算機指令或程序代碼,包括復制病毒的行為。傳播計算機病毒是將上述病毒以各種方式輸入計算機,使計算機系統(tǒng)不能正常運行,或將計算機中存儲的數(shù)據(jù)變更、刪除、毀損、分解,最終使計算機系統(tǒng)失靈或崩潰的行為。比如最近經常出現(xiàn)的Worm.Roron蠕蟲病毒,沖擊波(Worm.Blaster)蠕蟲病毒,勞拉病毒,硬盤殺手病毒等都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此外,對于非病毒,但是具有破壞性的程序也屬于該范疇。

《刑法》第十三條,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

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

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聲明:該文章是網站編輯根據(jù)互聯(lián)網公開的相關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如若侵權或錯誤,請通過反饋渠道提交信息, 我們將及時處理。【點擊反饋】
律師服務
2025年05月21日 10:37
你好,請問你遇到了什么法律問題?
加密服務已開啟
0/500
更多計算機犯罪相關文章
  • 對賄賂犯罪對象應作擴大解釋
    我國刑法理論對賄賂犯罪對象的內容和范圍一直沒有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說法。筆者在從事刑事審判工作中充分認識到我國刑事立法有些滯后,現(xiàn)代的受賄形形色色,手段越來越隱蔽,變通的花樣日益翻新,刑事立法對賄賂的范圍解釋過于狹窄,必須對賄賂的內容和范圍作擴大解釋,以適應同賄賂犯罪行為斗爭的需要。我國刑法分則第八章貪污賄賂罪把賄賂基本上規(guī)定為財物,相關條文雖然用語不同,但都是指有形財產。刑法之所以如此規(guī)定,也是因為出于刑事司法實踐的需要,為了更好地懲治嚴重危害國家和社會利益的行為,我國刑法學界對賄賂的范圍曾展開過熱烈而富有現(xiàn)實意義的討論。至于賄賂的具體內容,刑法學界有財物說、金錢估價說和需要說或非財產利益說三種觀點。第一,財物說。認為,“刑事立法規(guī)定賄賂的內容指財物,具體明確,便于執(zhí)行。如將賄賂內容解釋為包括不正當利益則籠統(tǒng)抽象,會給守法執(zhí)法帶來困難,進而混淆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界限,不可避免會產生擴大化的
    2023-06-11
    454人看過
  • 如何理解區(qū)分牽連犯和想象竟合犯
    內容提要:牽連犯和想象竟合犯是刑法上比較容易混淆的兩種犯罪形態(tài),牽連犯與想象竟合犯的本質區(qū)別在于行為人實施了一個還是數(shù)個行為,想象競合是實質的一罪,即行為人實施一行為,而牽連犯的首要條件是其行為的復數(shù)性,也即數(shù)行為的存在是構成牽連犯的前提條件.我國刑法理論上除牽連犯以外,還有許多罪數(shù)形態(tài),如吸收犯、想象竟合犯以及結合犯等。那么怎樣理解和區(qū)分牽連犯與想象竟合犯呢?一、牽連犯和想象竟合犯的本質區(qū)別牽連犯和想象竟合犯同屬處斷的一罪中的罪數(shù)形態(tài),因而在理論上又有許多若干相同或相似之處,實踐中經常會發(fā)生混淆。所謂想象競合犯是指一個行為觸犯數(shù)個罪名的罪數(shù)形態(tài)。由此概念分析,牽連犯和想象竟合犯都存在觸犯數(shù)個罪名的情況,而且往往可以找到數(shù)個結果和數(shù)個罪過,此外,牽連犯的方法犯罪行為或結果犯罪行為有時經常被人理解為是犯罪方法或犯罪結果,這就使兩者經常被人們混同。成立牽連犯的首要條件是其行為的復數(shù)性,也即數(shù)行
    2023-06-11
    396人看過
  • 緩刑對象再次違法犯罪應如何定罪
    一、緩刑對象再次違法犯罪應如何定罪緩刑對象再次違法犯罪應如下定罪:緩刑期內又犯罪的,要撤銷緩刑,執(zhí)行原判刑罰。并同新的犯罪施行數(shù)罪并罰。這種情況下,會對后一個犯罪進行審判,并將審判的結果與第一次犯罪的一年有期徒刑進行數(shù)罪并罰。我們國家的數(shù)罪并罰原則是限制加重原則,即在兩個刑罰的重刑罰之上、兩個刑罰的之和之下進行量刑?!吨腥A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七條【緩刑的撤銷及其處理】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犯新罪或者發(fā)現(xiàn)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撤銷緩刑,對新犯的罪或者新發(fā)現(xiàn)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和后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條的規(guī)定,決定執(zhí)行的刑罰。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關于緩刑的監(jiān)督管理規(guī)定,或者違反人民法院判決中的禁止令,情節(jié)嚴重的,應當撤銷緩刑,執(zhí)行原判刑罰。二、死緩和緩刑有什么不同死緩和緩刑有的不同如下:1.適
    2023-11-26
    367人看過
  • 如何定義作為犯罪學研究對象的犯罪概念
    一、如何定義作為犯罪學研究對象的犯罪概念犯罪構成,就是指刑法規(guī)定的,決定某一具體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及其程度,而為該行為構成犯罪所必須具備的一切主觀要件和客觀要件的有機統(tǒng)一的整體。犯罪構成與犯罪概念的關系表現(xiàn)為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犯罪構成與犯罪概念的聯(lián)系在于:犯罪概念是犯罪構成的基礎,犯罪構成是犯罪概念的具體化。首先,作為犯罪概念基本屬性的犯罪的社會危害性和刑事違法性,也是犯罪構成的基本屬性。其次,犯罪構成又是犯罪概念及其基本屬性的具體化,犯罪構成通過其一系列主觀與客觀的要件,使犯罪行為的社會危害性這一本質特征得到具體而明確的體現(xiàn)。犯罪構成與犯罪概念的最主要區(qū)別,則在于它們的功能有所不同:犯罪概念的功能是從整體上回答什么是犯罪、犯罪有哪些基本屬性,從原則上把犯罪行為與其他行為區(qū)分開來;而犯罪構成的功能則是要解決具體行為構成犯罪的規(guī)格和標準問題。換言之,犯罪概念與犯罪構成是抽象與具體的關系。犯罪概
    2021-11-07
    170人看過
  • 犯罪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根據(jù)犯罪心理學有狹義和廣義之說,犯罪心理學的研究對象亦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犯罪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犯罪人即犯罪主體的心理和行為,就是說犯罪心理和犯罪是其研究對象。犯罪主體的心理包括其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犯罪心理結構形成的原因和過程、犯罪心理外化為犯罪行為的機理、犯罪過程中的心理活動、犯罪心理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以及怎樣對犯罪心理結構施加影響和加以教育改造等。簡單地說,它只研究犯罪人的個性缺陷及有關的心理學問題。廣義的犯罪心理學的研究對象,除包括狹義的犯罪心理學的研究對象之外,還包括犯罪對策中的心理學問題,如預防犯罪、懲治犯罪以及教育改造罪犯的心理學問題;還包括有犯罪傾向(即尚未實施犯罪行為)的人的心理和刑滿釋放人員的心理;還包括被害者心理、證人心理、偵查心理、審訊心理、審判心理以及犯罪的心理預測等等。簡單地說,廣義的犯罪心理學既研究犯罪人的心理和行為,又研究與犯罪作斗爭的對策心理學部分,即被認
    2023-04-22
    450人看過
  • 想象競合數(shù)罪并罰如何理解
    想象競合是指犯罪行為人所做出的一個犯罪行為觸犯了多個刑法罪名,以觸犯的罪名中量刑最重的罪名進行處罰。而數(shù)罪并罰則是指犯罪行為人多個行為觸犯多個罪名需要將其合并執(zhí)行刑罰的情形。一、想象競合數(shù)罪并罰如何理解想象競合是指犯罪行為人所做出的犯罪行為觸犯的各罪中,以較重的刑罰進行處分。數(shù)罪并罰則是指犯罪行為人的多個行為觸犯了不同的刑罰,需要對其所犯的一系列罪名進行處罰。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二款規(guī)定,納稅人繳納稅款后,采取前款規(guī)定的欺騙方法,騙取所繳納的稅款的,依照本法第二百零一條關于逃稅罪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騙取稅款超過所繳納稅款部分的,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二、想象競合犯的特征想象競合犯有以下特征:1.行為人必須基于一個犯罪意圖所支配的數(shù)個不同的罪過而實施犯罪行為。這是想象競合犯的主觀特征;2.行為人只實施一個危害社會行為。這是想象競合犯的客觀特征之一;3.行為人所實施的一個危
    2022-08-29
    316人看過
  • 哪些犯罪沒有犯罪對象
    不是所有犯罪都有犯罪對象的啊,犯罪對象是具體的物或者人。比如脫逃罪,就沒有犯罪對象。應該這樣說,不存在侵害法益則不構成犯罪。犯罪對象與法益有很大區(qū)別的。所侵害的法益就是指犯罪的客體。如偷越國邊境罪,很難說其侵害的具體犯罪對象,而只能說明其所侵害的法益。犯罪對象是刑法規(guī)定的犯罪行為所侵犯或者直接指向的具體事物(人、物、信息),而犯罪客體是法律所保護的為犯罪所侵害的社會利益,二者是現(xiàn)象與本質的關系。一、犯罪中止的構成要件有哪些犯罪中止具有:中止的時間性、中止的自動性、中止的客觀性和中止的有效性四個特征。1、中止的時間性;犯罪中止必須發(fā)生在犯罪過程中即:犯罪中止既可以發(fā)生在犯罪預備階段,也可以發(fā)生在犯罪實行階段;犯罪還沒有形成結局,既不是未遂,也不是既遂。犯罪既遂后自動恢復原狀的,不成立犯罪中止,犯罪未遂后也不可能出現(xiàn)犯罪中止。2、中止的自動性;即行為人認識到客觀上可能繼續(xù)實施犯罪或者可能既遂,
    2023-02-17
    317人看過
  • 如何處理想象競合犯
    法律綜合知識
    一、想象競合犯的處理想象競合的處理原則是按較重的規(guī)定處罰。首先,想象競合犯中行為人實施了一個犯罪行為卻侵犯了數(shù)個客體,因而其社會危害性顯然大于單純一罪。根據(jù)罪責刑相適應的原則,其所承擔的刑罰也應當較單純一罪為重。在從一重罪的原則之下,犯罪所應承擔的刑罰較單純一罪為重,體現(xiàn)在無論犯罪人主觀意圖指向何結果,均必須承受基于該罪過所實施行為而導致較嚴重后果的懲罰,其最終處罰之罪可能與其主觀意圖不同,可見其重。其次,想象競合犯中行為人只實施了一個危害行為,其危害性較實施數(shù)行為觸犯數(shù)罪名的實質數(shù)罪為輕,故其所受刑罰應較實質數(shù)罪為輕。而在從一重罪的原則之下,無論犯罪人的行為觸犯幾個罪名,最終對其只按一罪處罰,可見其輕。二、想象競合犯的構成要件想象競合犯有如下構成要件:1.行為人實施了一個危害行為想象競合犯中,只要行為人實施了一個危害行為,無論其行為是作為還是不作為;其犯罪心理是故意還是過失,亦或故意與過
    2022-07-27
    146人看過
  • 處對象打架如何解決糾紛
    一、處對象打架如何解決糾紛男女朋友打架的處理方法具體如下:1.若雙方無受傷現(xiàn)象,警方會對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處理,一般在調解后雙方會不再追究對方相關責任,若不接受調解,警方會立以治安案件處理,結合實際情況給予雙方當事人行政處罰;2.若有受傷現(xiàn)象出現(xiàn),如果鑒定是輕微傷,公安機關對打人者,根據(jù)具體情形進行治安處罰處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如果鑒定結果是輕傷,公安機關應當立案偵查,追究打人者的刑事責任,同時還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要求對方賠償醫(yī)療等費用;未構成輕微傷,但支出醫(yī)藥費的,可以以民事侵權糾紛起訴至法院要求賠償醫(y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營養(yǎng)費等必要費用。二、處對象打架協(xié)議書和解怎么寫打架協(xié)議書和解協(xié)議書分為4部分:第一部分:寫明和解各方的姓名,性別,出生日期及身份證號碼,職業(yè),戶籍地,住址,聯(lián)系方式。第二部分:寫明需要和解的事情的
    2024-04-04
    414人看過
  • 如何理解想象競合犯的概念和特征
    想象競合犯也稱觀念的競合、想象的數(shù)罪,是指基于數(shù)個不同的具體罪過,實施一個犯罪行為,同時侵犯數(shù)個犯罪客體,觸犯數(shù)個異種罪名的情況。想象競合犯具有以下特征:第一,行為人只實施了一個犯罪行為。第二,同時觸犯了數(shù)個罪名?!缎谭ā返谑龡l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2024-05-12
    328人看過
  • 犯罪未遂的工具和對象不能犯會如何處罰?
    一、犯罪未遂的工具和對象不能犯會如何處罰?對于未遂犯的處罰原則問題,應當注意兩個方面:一是以既遂犯的處罰為參照,二是適當從寬處罰,即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首先,犯罪未遂應當負刑事責任。其次,由于刑法規(guī)定的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此要確定對于犯罪未遂是否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第三,在確定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情況下,要進一步確定是從輕處罰還是減輕處罰。二、犯罪特征1、行為人已經著手實行犯罪,是指行為人開始實施刑法分則規(guī)定的作為某種具體犯罪構成要件的行為。實行行為的著手:是指犯罪分子已經開始實施刑法分則所規(guī)定的某種犯罪構成要件的行為。在這種情況下,著手是實行行為的起點。應該從主客觀統(tǒng)一的意義上把握著手:主觀上,行為人實行犯罪的意志已經通過客觀的實行行為開始表現(xiàn)出來;客觀上,行為人已經開始直接實施具體犯罪構成要件的行為。著手的主觀和客觀的統(tǒng)
    2023-04-28
    265人看過
  • 犯罪對象與犯罪客觀方面
    犯罪客體是指我國刑法所保護而為犯罪行為所危害的社會關系;而犯罪對象是指犯罪行為所直接作用的具體人或者具體物。犯罪客體與犯罪對象是兩個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的概念:犯罪客體與犯罪對象的聯(lián)系在于:作為犯罪對象的具體物是具體社會關系的物質表現(xiàn);作為犯罪對象的具體人是具體社會關系的主體或參加者;犯罪分子的行為作用于犯罪對象,就是通過犯罪對象即具體物或者具體人來侵害一定的社會關系的。犯罪客體與犯罪對象的區(qū)別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犯罪客體決定犯罪性質,犯罪對象則未必。2、犯罪客體是任何犯罪構成的必要要件,犯罪對象則僅僅是某些犯罪的必要要件。3、任何犯罪都會使犯罪客體受到危害,而犯罪對象則不一定受到損害。4、犯罪客體是犯罪分類的基礎,犯罪對象則不是。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四條【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fā)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
    2023-08-13
    400人看過
  • 犯罪對象屬于犯罪客體嗎?
    一、犯罪對象屬于犯罪客體嗎?1、犯罪對象不屬于犯罪客體,犯罪客體與犯罪對象的區(qū)別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犯罪客體決定犯罪性質,犯罪對象則未必。分析某一案件,單從犯罪對象去看,是分不清犯罪性質的,只有通過犯罪對象所體現(xiàn)的社會關系即犯罪客體,才能確定某種行為構成什么罪。比如,同樣是盜竊電線,某甲盜竊的是庫房里備用的電線,某乙盜竊的是輸電線路上正在使用中的電線,那么前者構成盜竊罪,后者則構成破壞電力設施罪,兩者的區(qū)別就在于犯罪對象所體現(xiàn)的社會關系不同:一是侵犯公共財產所有權,一是危害公共安全。(2)犯罪客體是任何犯罪構成的必要要件,犯罪對象則僅僅是某些犯罪的必要要件。比如走私淫穢物品罪,其犯罪對象只能是具體描繪性行為或者露骨宣揚色情的誨淫性的書刊、影片、錄像帶、錄音帶、圖片及其他淫穢物品,否則就不可能構成此罪。而像偷越國(邊)境罪,脫逃罪,違反國境衛(wèi)生檢疫規(guī)定罪,非法集會、游行、示威罪等,
    2023-12-08
    199人看過
  • 犯罪對象不同對共同犯罪構成的限制和解決方法
    犯罪對象不同,但具有共同犯罪的故意,也能構成共同犯罪。如:共謀殺害多人。根據(jù)我國相關法律規(guī)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論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按照他們所犯的罪分別處罰。集資詐騙罪可以構成共同犯罪嗎可以,只要滿足條件。(一)客體集資詐騙罪共同犯罪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既侵犯了公私財產所有權,又侵犯了國家金融管理制度。二人以上以共同的故意采取欺騙手段蒙騙社會公眾,不僅造成投資者的經濟損失,同時破壞國家的金融管理秩序,在一定程度上還影響了經濟的發(fā)展。(二)客觀方面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二人以上以共同的故意使用詐騙方法實施了非法集資且數(shù)額較大的行為。所謂集資,是指自然人或者法人為實現(xiàn)某種目的而募集資金或者集中資金的行為。依法進行的集資主要是指,公司、企業(yè)或者其他個人、團體依照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條件和程序通過問社會、公眾發(fā)行有價證券或者利用融資租賃、聯(lián)營、合資
    2023-07-03
    121人看過
換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師推薦
    展開

    計算機犯罪就是在信息活動領域中,利用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或計算機信息知識作為手段,或者針對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對國家、團體或個人造成危害,依據(jù)法律規(guī)定,應當予以刑罰處罰的行為。... 更多>

    #計算機犯罪
    相關咨詢
    • 運輸毒品罪犯罪對象如何處罰
      上海在線咨詢 2022-11-20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四十七條【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罪】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無論數(shù)量多少,都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予以刑事處罰。 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沒收財產: (一)走私、販賣、運輸、制造鴉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數(shù)量大的; (二)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集團的首要分子; (三)
    • 犯罪對象是什么意思,刑法對象是犯罪對象嗎,犯罪對象的意思是什么
      安徽在線咨詢 2022-02-11
      犯罪對象,是指刑法分則條文規(guī)定的犯罪行為所作用的客觀存在的具體人或者具體物。按照我國現(xiàn)行刑法理論的通說,犯罪對象是指具體犯罪行為所指向的人或事物,是犯罪客體的客觀表現(xiàn),任何犯罪都有犯罪客體但卻未必有犯罪對象。我國現(xiàn)行的刑法學教科書幾乎都贊成這一觀點:即犯罪對象是任何犯罪的必要構成要件,而犯罪對象則僅僅是某些犯罪的必要構成要件,任何犯罪都會使犯罪客體受到危害,而犯罪對象則不一定受到損害。犯罪客體是刑
    • 犯罪客體、犯罪對象、犯罪對象、犯罪對象的區(qū)別分別在哪幾個方面?
      湖南在線咨詢 2022-02-11
      犯罪客體,犯罪行為侵害的,為我國刑法所保護的社會主義社會關系。犯罪對象,犯罪分子實施犯罪行為所作用的對象。一、兩者的區(qū)別:1、犯罪客體決定犯罪性質,犯罪對象與犯罪性質無關。犯罪客體決定犯罪性質,犯罪對象則未必。犯罪對象本身不是社會關系,而是具體物或者具體人。犯罪對象只有通過其所體現(xiàn)的犯罪客體才能確定某種行為構成什么罪。比如,同樣是盜竊枕木,某甲盜竊的是備用的枕木,某乙盜竊的是正在使用中的枕木,那么
    • 貪污罪犯罪對象是誰,貪污犯罪的對象有哪些,如何認定貪污犯罪的呢
      香港在線咨詢 2022-02-15
      傳統(tǒng)刑法理論認為,貪污罪的對象只能是公共財物。根據(jù)刑法第9l條規(guī)定,公共財物是指國有財物、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物、用于扶貧和其他社會公益事業(yè)的社會捐助或者專項基金的財物,在國家機關、國有企業(yè)、集體企業(yè)和人民團體管理、使用或者運輸中的私人財物以公共財物論。在司法實踐中,關于貪污犯罪的對象仍有分歧。 l、不動產能否成為貪污犯罪的對象?人們關于貪污犯罪對象的認識通常停留在動產(如金錢)上,但在司法實踐中
    • 犯罪對象招搖撞騙如何判刑
      重慶在線咨詢 2021-10-14
      犯罪對象招搖撞騙會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冒充人民警察招搖撞騙的,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從重處罰。 冒充國家工作人員招搖撞騙罪指的是以謀取非法利益為目的,假冒國家工作人員的身分或職務進行欺騙的行為。 按中國刑法屬于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侵犯的客體主要是國家機關的威信及其正常管理活動,這是區(qū)別于詐騙罪的基本特征。 本罪主要特征: (1)侵犯的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