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成故意傷害,某人必須實施了傷害行為,所謂傷害是指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這些傷害行為必須是非法的,如果是因正當防衛(wèi)等合法行為而傷害他人身體的,不構成故意傷害罪。過失傷害又稱過失致人重傷罪,它是指過失致人重傷的行為。本罪在主觀上必須是出于過失,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這是本罪與故意傷害罪的區(qū)別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罪;組織出賣人體器官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第二百三十五條【過失致人重傷罪】過失傷害他人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
-
量刑標準:過失傷害和故意傷害的比較
465人看過
-
過失傷害和故意傷害的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282人看過
-
過失傷害與故意傷害的區(qū)別,故意傷害罪的構成要件
449人看過
-
故意傷害罪雙方和解不處罰嗎,故意傷害罪的認定
486人看過
-
故意傷害和過失傷害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95人看過
-
故意傷害罪中累犯和故意傷害過大如何定罪
327人看過
法律綜合知識是指涵蓋法律領域各個方面的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論、法律制度、法律實務等方面的內(nèi)容,涉及憲法、刑法、民法、商法、經(jīng)濟法、行政法等多個法律領域。... 更多>
-
我想了解一下故意傷害和過失傷害要如何認定遼寧在線咨詢 2024-09-22故意傷害和過失傷害應根據(jù)下列標準予以認定: 1、故意傷害的行為人的主觀上表現(xiàn)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他人輕傷結果以上的人身損害,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發(fā)生的; 2、過失傷害的行為人的主觀上表現(xiàn)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致人重傷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已經(jīng)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造成他人重傷的。
-
故意傷害和過失傷害怎么進行認定,具體的規(guī)定是什么西藏在線咨詢 2023-10-17故意傷害和過失傷害的區(qū)別關鍵看傷害的主觀意圖是什么,具體如下:1、故意傷害的主觀意圖方面,行為人主觀上積極追求被害人的生命健康遭受損失的結果; 2、過失傷害的主觀意圖方面,行為人主觀上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jīng)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fā)生傷害。
-
故意傷害和過失傷害如何認定,有沒有相關的法律規(guī)定西藏在線咨詢 2023-08-10故意傷害和過失傷害的區(qū)別關鍵看傷害的主觀意圖是什么,具體如下:1、故意傷害的主觀意圖方面,行為人主觀上積極追求被害人的生命健康遭受損失的結果; 2、過失傷害的主觀意圖方面,行為人主觀上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jīng)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fā)生傷害。
-
過失犯罪的認定中的故意和過失寧夏在線咨詢 2022-08-201、疏忽大意的過失,即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fā)生了這種結果; 2、過于自信的過失,行為人已經(jīng)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fā)生了這種結果。[2] 1、在客觀上已經(jīng)發(fā)生法定的危害社會的結果; 2、主觀上存在過失。至于如何判斷行為人是否應該預見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最主要的是根據(jù)案件的具體體現(xiàn),認真查明和分析行為人的年齡
-
因故意傷害引起的過失傷害應該怎么認定貴州在線咨詢 2022-06-24故意傷害的行為人在主觀上積極追求被害人的生命健康遭受損失的結果,而過失傷害的行為人在主觀上是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jīng)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對他人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