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疏忽大意的過失致人死亡辯護詞的內容是什么?
(一)標題??蓪?關于×××(人)××××案的辯護詞"。
(二)前言
交代辯護人的合法地位。同時簡要說明辯護人事前進行了哪些工作,如查閱案卷,了解案情,同在押的被告會見或通信等(多限于律師)。在前言的最后,可概括說明辯護人對此案件的基本觀點。如認為公訴人指控被告的犯罪事實不能成立,或定罪不當,等等。
(三)辯護理由
這是"辯護詞"的主體部分,從事實上、從法律上、從被告的認罪態(tài)度上提出辯護理由。具體可從分析公訴人所提出的被告的犯罪事實是否能成立等方面提出辯護理由;或者運用法律定罪量刑上提出意見,針對起訴書中提出的罪名發(fā)表意見;認罪態(tài)度主要是根據黨的"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政策,提出可以從輕的理由。
(四)結尾。歸結辯護理由,提出有關判處被告的建議。
(五)寫明辯護人姓名,并注明具體日期。
二、辯護詞格式范本如下:
關于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案由)一案的辯護詞
審判長、審判員: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32條第1款的規(guī)定,我接受________(主要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姓名)____________(案由)一案的犯罪嫌疑人__________的委托,擔任他的辯護人,為他進行辯護。
在此之前,我研究了_______人民檢察院對本案的起訴書,查閱了卷宗材料,會見了犯罪嫌疑人,走訪了有關證人,并且對現(xiàn)場進行了勘察,獲得充分的事實材料和證據。
我認為起訴書在認定事實上有重大出入(或者事實不清、定性不當?shù)?。
理由如下:
綜上所述,我認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____條第____款之規(guī)定,請求檢察機關對本案犯罪嫌疑人__________不予起訴(或請求法庭對被告人宣告無罪或免除處罰或從輕、減輕處罰)。
辯護人:_________
xx年x月x日
需要明確的是,辯護人對當事人進行辯護是,應當對疏忽大意造成的過失致人死亡的情況進行認定,特別是對于是否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的情況進行認定,并結合法律上規(guī)定的相關判罰情況,主張對當事人進行從輕處罰和處理,具體情況結合實際而定。
-
疏忽大意的過失會導致意外死亡嗎
200人看過
-
意外事件致人死亡和疏忽大意致人死亡的區(qū)別
366人看過
-
過失致人死亡罪刑事辯護詞需要注意什么?
480人看過
-
疏忽大意過失的概念
81人看過
-
哪些是疏忽大意的過失犯罪
295人看過
-
行為人疏忽大意過失怎么判?
334人看過
刑事訴訟法是指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調整刑事訴訟活動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 它調整的對象是公、檢、法機關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揭露、證實、懲罰犯罪的活動。它的內容主要包括刑事訴訟的任務、基本原則與制度,公、檢、法機關在刑事訴訟中的職權和相... 更多>
-
疏忽大意過失致人死亡的行為成立嗎陜西在線咨詢 2022-02-22疏忽大意的過失致人死亡與意外事件的界限兩者的共同點在于:1、客觀上行為人的行為都引起了他人死亡的結果:2、主觀上行為人都沒有預見這種結果的發(fā)生。區(qū)分這兩者的關鍵在于要查明行為人在當時的情況下,對死亡結果的發(fā)生,是否應當預見,如果應當預見,但是由于疏忽大意的過失而沒有預見,則屬于過失致人死亡。如果是由于不能預見的原因而引起死亡的,就是刑法上的意外事件,行為人對此不應負刑事責任。
-
什么是過于自信的過失、疏忽大意的過失和疏忽大意的過失的認定標準山西在線咨詢 2022-03-04過于自信的過失是已經預見到危險,因為過于相信自己,認為自己能夠避免危險的發(fā)生,結果沒有避免而發(fā)生危險。比如:甲是游泳教練,乙不會游泳,甲帶乙去水庫游泳,甲想到乙不會游泳,可能會出先危險,但是甲過于相信自己的游泳技能,認為有自己在乙不會發(fā)生危險,結果乙發(fā)生了危險,甲構成過于自信的過失。疏忽大意的過失是應該預見到危險,因為疏忽大意沒有預見到危險,結果導致危險的發(fā)生。比如:甲打獵,在靠近村莊的地方,甲應
-
疏忽大意過失的特點黑龍江在線咨詢 2022-11-01醫(yī)療事故罪的疏忽大意過失有三個特點: 1.行為人(醫(yī)務人員)沒有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如案例中舒某將嬰兒翻至伏臥姿式時,沒有預見到可能因此造成嬰兒窒息而死。 2.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應當預見”兼指行為人負有預見義務和具有預見能力。“預見義務”就是根據實施行為時的具體情況,行為人負有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結果的義務。這種“預見義務”反映在醫(yī)療事故罪中,
-
如何看懂疏忽大意的過失?上海在線咨詢 2022-11-08疏忽大意的過失: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前提是行為人能夠(應當)預見。應當預見的內容是:法定的危害結果。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五條【過失犯罪】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fā)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 過失犯罪,法律有規(guī)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
疏忽大意的過失定罪方法廣西在線咨詢 2024-11-17根據所屬的刑事罪名判斷,過失犯罪是指行為人在應有預知自身行為可能引發(fā)嚴重社會影響的情況下,疏忽或過于自信而未能預見或輕信可以避免的心理狀態(tài)下所導致的犯罪行為。這種行為是在過失心理驅使下進行的,已符合《刑法》規(guī)定的犯罪行為。過失犯罪主要分為疏忽大意型過失和過于自信型過失兩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