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債務人離婚躲債,債權人如何維權
債務人離婚躲債,債權人的維權方式是可以將離婚的雙方作為共同被告或者將其中具有還款能力的一方列為被告。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雙方如無特別約定,夫妻財產(chǎn)適用法定的所得共有制,夫妻對共同債務都負有連帶清償責任。這種連帶清償責任,根據(jù)“債務的轉讓得經(jīng)債權人同意”的民法精神,不經(jīng)債權人同意,債務人之間無權自行改變其性質,否則將會損害債權人的利益。因此,夫妻之間離婚時對財產(chǎn)的分割,只能對彼此內(nèi)部有效,不能向外對抗其他債權人。
二、夫妻債務可以做公證嗎
夫妻債務可以去做公證。對于債務公證的作出,公證機構難以審查債務的公正性,因此每個地方的政策標準不一,如果夫妻要去做債務公證,可以事先咨詢公證機構。對于夫妻共同債務,應當由夫妻共同償還,對于債務償還不足的,可以由雙方協(xié)議償還。
三、夫妻共同債務有哪些
1.夫妻雙方共同簽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
2.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chǎn)經(jīng)營所負的債務;
3.其他屬于夫妻共同債務的債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條夫妻雙方共同簽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屬于夫妻共同債務。
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不屬于夫妻共同債務;但是,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chǎn)經(jīng)營或者基于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章 家庭關系 第一節(jié) 夫妻關系 第一千零六十四條 夫妻雙方共同簽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屬于夫妻共同債務。\n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不屬于夫妻共同債務;但是,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chǎn)經(jīng)營或者基于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
夫妻離婚躲債債主依法維權
224人看過
-
債務人躲起來了,該怎么維權
158人看過
-
債務人躲債不見面,債權人能起訴
453人看過
-
如何維權當債務人通過假離婚逃避債務
361人看過
-
無效債權轉讓債務人如何維權,債務人去世怎么討債?
101人看過
-
離婚躲債,債權人怎么辦理手續(xù)
383人看過
法律綜合知識是指涵蓋法律領域各個方面的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論、法律制度、法律實務等方面的內(nèi)容,涉及憲法、刑法、民法、商法、經(jīng)濟法、行政法等多個法律領域。... 更多>
-
債權人在異地債務人的債務人如何維權西藏在線咨詢 2022-06-251、債務人在外地債權人可以通過向有管轄權的部門提起訴訟維權。 2、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相關部門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jīng)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jīng)常居住地管轄。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管轄。
-
無效債權轉讓債務人如何維權臺灣在線咨詢 2023-08-30無效債權進行轉讓時,債務人可以通過法律途徑維權,可以主張該轉讓協(xié)議無效,然后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債權人在轉讓權利時,需要通知債務人,沒通知債務人的,該轉讓行為無效。
-
債務人躲債不見面,債權人能起訴黑龍江在線咨詢 2022-10-141、提供惡意逃債者詳細居住地址; 2、惡意逃債者資金情況; 3、惡意逃債者生活消費情況; 4、音像視頻資料及詳細調查報告; 5、協(xié)調法院對惡意逃債者進行必要的依法處理措施。 法律依據(jù)《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六條債權人轉讓債權,未通知債務人的,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fā)生效力。債權轉讓的通知不得撤銷,但是經(jīng)受讓人同意的除外。第五百四十七條債權人轉讓債權的,受讓人取得與債權有關的從權利,但是該從權利專屬于債權人自
-
遇到離婚躲債的情況債權人如何應對澳門在線咨詢 2023-07-12與到債務人離婚躲債的情況,債權人可以向法院申請認定債務人的財產(chǎn)分割的判決或者協(xié)議無效;或者可以行使撤銷權,要求撤銷債務人的債務分割行為,同時要求將債務人的配偶列為共同被告,要求他們共同承擔債務。
-
債務人躲起來了,該怎么維權寧夏在線咨詢 2023-11-12債權人權利救濟途徑有: 1、由債權人向法院申請宣告?zhèn)鶆杖藶槭й櫲?,然后由代管人從失蹤人的財產(chǎn)中支付債款。 2、債權人在訴訟時效期限內(nèi),可直接向債務人原居住地或者財產(chǎn)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追討債款。 如果當初借款時有第三人提供了擔保,如在擔保期限內(nèi),起訴時將擔保人一并起訴,請求其承擔相應的擔保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