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產、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的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并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包括已售出的和未售出的產品,下同)貨值金額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jié)嚴重的,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并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jié)嚴重的,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產品的,銷售國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銷售的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并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等值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jié)嚴重的,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
(4)銷售失效、變質的產品的,責令停止銷售,沒收違法銷售的產品,并處違法銷售產品貨值金額二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jié)嚴重的,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5)偽造產品產地的,偽造或者冒用他人廠名、廠址的,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并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等值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jié)嚴重的,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
由此可見,對銷售偽劣化肥罪的判刑標準,主要是取決于給農業(yè)生產造成的損失,如果銷售的偽劣化肥不構成犯罪,買到偽劣化肥的民眾是可以到當地的農業(yè)生產部門投訴的,農業(yè)生產部門應對商家進行行政處罰。
1、客體方面
侵犯客體是國家對普通產品質量的管理制度。普通產品是指除刑法另有規(guī)定的藥品、食品、醫(yī)用器材、涉及人身和財產安全的電器等產品,農藥、獸藥、化肥、種子、化妝品等產品以外的產品。國家對產品質量的管理制度是指國家通過法律、行政法規(guī)等規(guī)范產品生產的標準,產品出廠或銷售過程中的質量監(jiān)督檢查內容,生產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責任和義務、損害賠償、法律責任等制度。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侵犯了國家對產品質量的上述管理制度,生產、銷售不符合產品質量標準的偽劣產品擾亂產品質量監(jiān)督管理秩序,侵犯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2、客觀方面
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生產者、銷售者違反國家的產品質量管理法律、法規(guī),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的行為。違反產品質量管理法律、法規(guī)一般是指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工業(yè)產品質量責任條例》以及有關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制定的關于產品質量的地方性法規(guī)、規(guī)章、有關行業(yè)標準規(guī)則等。關于偽劣產品的界定標準,在上述產品質量法規(guī)中有規(guī)定。行為人如果同時具有上述兩種行為或兩種以上行為的。也應視為一個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不實行數罪并罰。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的金額達到5萬元以上的情節(jié)是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在客觀上所要求的內容。
3、主體要件
犯罪主體是個人和單位,表現(xiàn)為產品的生產者和銷售者兩類人。生產者即產品的制造者(含產品的加工者),銷售者即產品的批量或零散經銷售賣者(含產品的直銷者)。至于生產者、銷售者是否具有合法的生產許可證或者營業(yè)執(zhí)照不影響本罪的成立。
4、主觀方面
主觀方面表現(xiàn)為故意,一般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行為人的故意表現(xiàn)為在生產領域內有意制造偽劣產品。在銷售領域內分兩種情況:一是在銷售產品中故意摻雜、摻假;二是明知是偽劣產品而售賣。
-
食品偽劣銷售罪的法規(guī)懲罰標準
65人看過
-
偽劣產品銷售罪的刑事處罰
256人看過
-
偽劣種子銷售罪的處罰標準如何規(guī)定?
86人看過
-
銷售偽劣口罩的處罰規(guī)定
212人看過
-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判罰標準的制定與探討
156人看過
-
銷售偽劣產品800萬判刑標準是怎樣的
424人看過
行政處罰標準是行政機關在實施行政處罰時所依據的具體規(guī)范,旨在確保行政處罰的公正性、合理性和透明性。此外,為了規(guī)范行政處罰的自由裁量權,一些領域還制定了細化量化的行政處罰標準,以減少執(zhí)法人員的主觀隨意性,提高行政處罰的公正性和透明度。這些標準... 更多>
-
生產, 銷售假冒偽劣產品行為的認定, 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怎么規(guī)定的海南在線咨詢 2022-03-18關于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行為的認定 1、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產品、銷售國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銷售的產品和銷售失效、變質產品的行為。國家明令淘汰的產品,指國務院有關行政部門依據其行政職能,對消耗能源、污染環(huán)境、毒副作用大,技術明顯落后的產品,按照一定的程序,采用行政的措施,通過發(fā)布行政文件的形式,向社會公布自某目起禁止生產、銷售的產品。失效、變質產品,指失去了原有的效力,作用,產品發(fā)生了本質性變化,失去了
-
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罪是怎樣處罰的?銷售偽劣商品量刑標準是哪些?四川在線咨詢 2022-07-30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量刑標準為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單處罰金法定基準刑參照點 銷售金額5萬元以上不滿7萬元的,為罰金刑;7萬元以上不滿10萬元的,為拘役刑;10萬元的,為有期徒刑一年,每增加850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 【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定基準刑參照點】 銷售金額20萬元的,為有期徒刑二年,每增加700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 【七年以上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定基準刑參照點】 銷售金額50
-
什么是偽劣商品?生產、銷售、銷售偽劣產品罪中的偽劣商品??新疆在線咨詢 2022-03-12偽劣產品有廣義、狹義兩種含義。廣義的偽劣商品如產品質量法中的規(guī)定。根據該法規(guī)定,偽劣商品是指生產、銷售的商品,違反了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其質量、性能達不到強制性標準的要求,或冒用、偽造商標、優(yōu)質產品標志、認證標志、生產許可證,或失去了使用價值的物品。其特征是:一是偽劣商品包括了假冒商品,二是其法律責任既可能是刑事的,也可能是民事、行政的。狹義的偽劣商品是指作為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對象的偽劣
-
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共犯怎么判刑, 銷售偽劣產品罪的處罰是什么湖北在線咨詢 2022-03-21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共犯,《刑法》第140條規(guī)定,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銷售金額5萬元以上不滿20萬元的,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20萬元以上不滿50萬元的,處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50萬元以上不滿200萬元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200萬元以上
-
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是依據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處罰的處罰嗎湖南在線咨詢 2022-03-14可能會依據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處罰?!缎谭ā返谝话偎氖畻l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