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文單位:海南省人大常委會
文
號:海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35號
發(fā)布日期:2005-9-30
執(zhí)行日期:2006-1-1
由海南省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于2005年9月28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海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2005年9月30日
第一條為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建立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關系,維護家庭和睦和社會和諧,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規(guī)定。
第二條本規(guī)定所稱家庭暴力是指行為人以毆打、捆綁、殘害、強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給其家庭成員的身體、精神等方面造成傷害后果的行為。
本規(guī)定所稱的家庭成員是指夫妻、父母(養(yǎng)父母)、子女(養(yǎng)子女),以及有扶養(yǎng)關系或者共同生活的繼父母、繼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和兄弟姐妹等。
第三條家庭成員間應當相互愛護,相互尊重,相互幫助。禁止家庭暴力。
第四條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應當實行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的原則。
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婦女兒童工作的機構,負責組織、協調、指導、督促有關部門和單位開展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
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城鄉(xiāng)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等,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本規(guī)定,各司其職,互相配合,做好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
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禁止家庭暴力的法制宣傳教育列入普法工作規(guī)劃。
各級司法行政、民政、文化、教育、婦聯、工會、共青團等有關部門和組織以及村(居)民委員會、新聞媒體應當根據普法規(guī)劃開展各種形式的法制宣傳教育,增強公民的法制觀念、道德觀念和預防制止家庭暴力、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法律意識。
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將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和創(chuàng)建文明家庭、文明生態(tài)村、文明社區(qū)等群眾性精神文明活動的內容,并給予指導。
村(居)民委員會可以將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內容列入村(居)民公約。
第八條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權向有關部門和單位提出救助請求和控告。
任何組織和個人有權向有關部門和單位舉報家庭暴力行為;對正在實施的家庭暴力有權依法予以勸阻。
有關部門和組織應當建立對家庭暴力的舉報、控告和救助請求的受理機制,并做好回訪工作。
第九條司法所、基層婦聯組織、村(居)民委員會、家庭暴力行為人所在單位、受害人所在單位,受理對家庭暴力的控告和救助請求,應當進行調查了解,及時調解家庭矛盾和糾紛;對正在實施的家庭暴力,應當及時予以勸阻。對事態(tài)嚴重,勸阻無效的,應當及時報告公安機關。
家庭暴力行為人經所在單位批評教育拒不改正的,應當給予相應的處分。
在校就讀的未成年人受家庭暴力傷害的,其所在學校應當對家庭暴力行為人進行勸阻和教育,并向有關部門和單位報告。
第十條公安機關受理對家庭暴力的控告、舉報,應當記錄,做好調查取證工作,并對家庭暴力行為人進行法制教育。對構成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受害人請求處理的,應當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對正在實施的家庭暴力,公安機關發(fā)現或者接到報警后,應當及時出警予以制止。
第十一條司法所、基層婦聯組織、村(居)民委員會、家庭暴力行為人所在單位、受害人所在單位處理家庭暴力行為,應當客觀、公正地記錄家庭暴力行為人的違法事實和受害人的受害情況,制作見證材料并保存。
第十二條家庭暴力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受害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自訴。公安機關應當依法偵查,人民檢察院應當依法提起公訴。
第十三條各級婦聯組織和有關部門、單位應當為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或者民事訴訟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幫助,及時協助相關單位處理。
人民法院應當為符合條件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司法救助。
法律援助機構應當為符合條件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法律援助。
第十四條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委托代理人在收集證據證明家庭暴力情況時,公安機關、司法所、基層婦聯組織、村(居)民委員會、家庭暴力行為人所在單位、受害人所在單位應當如實提供所掌握的見證材料和其他有關證據。
第十五條司法鑒定機構對家庭暴力受害人提出的傷情鑒定請求,應當受理,并依法出具鑒定結論;對經濟困難或者無力支付鑒定費用的受害人,應當酌情予以減免。
第十六條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實際情況為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臨時救助場所。當地民政部門對請求臨時救助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應當依法提供救助。
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村(居)民委員會、家庭暴力行為人所在單位、受害人所在單位,應當對經濟困難且沒有臨時居所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幫助。家庭暴力行為人應當支付相關的費用。
鼓勵社會對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幫助。
第十七條處理家庭暴力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尊重和保護當事人的隱私權。
第十八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對預防、制止家庭暴力有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第十九條司法所、基層婦聯組織、村(居)民委員會、家庭暴力行為人所在單位、受害人所在單位,對家庭暴力的舉報、控告和救助請求不及時處理,對家庭暴力行為不及時調解勸阻,或者應當向公安機關報告而不報告的,有關部門應當對責任人給予批評教育;造成嚴重后果的,給予相應處分。
第二十條負有制止、處理家庭暴力法定職責的公安和其他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對家庭暴力行為不及時制止和處理,有關部門應當視情節(jié)輕重,給予責任人批評教育或者行政處分;造成嚴重后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一條本規(guī)定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海南省人大常委會
-
吉林省頒布《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條例》
299人看過
-
湖南舉辦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研討班
96人看過
-
出臺《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法》勢在必行
418人看過
-
杭州市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條例
125人看過
-
確定了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五原則
380人看過
-
省警察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研討班在我州舉行
229人看過
家庭暴力是一種違法行為,當發(fā)生家庭暴力行為時,受害人及其親屬應當及時向有關機構反映情況。 對家庭成員實施家暴行為,受害方或親屬可以直接向公安機關報案,警方應當到現場進行調查,根據其受害者的受傷情況,及時將受害者送至醫(yī)院治療;對于實施家暴者,... 更多>
-
家庭暴力的預防和解安徽在線咨詢 2022-03-26家庭暴力的預防 第六條國家開展家庭美德宣傳教育,普及反家庭暴力知識,增強公民反家庭暴力意識。 工會、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應當在各自工作范圍內,組織開展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宣傳教育。 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應當開展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宣傳。 學校、幼兒園應當開展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教育。 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司法機關、婦女聯合會應當將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納入業(yè)務培訓和
-
什么是家庭暴力,法律規(guī)定家庭暴力的成員澳門在線咨詢 2022-03-17庭暴力,是指發(fā)生在家庭成員之間的,以毆打、捆綁、禁閉、殘害或者其它手段對家庭成員從身體、精神、性等方面進行傷害和摧殘的行為。家庭暴力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體,使受害者身體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損害其身體健康和人格尊嚴。家庭暴力發(fā)生于有血緣、婚姻、收養(yǎng)關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員間,如丈夫對妻子、父母對子女、成年子女對父母等,婦女和兒童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有些中老年人、男性和殘疾人也會成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
怎么防范家庭暴力的預防陜西在線咨詢 2022-03-21家庭暴力的預防 第六條國家開展家庭美德宣傳教育,普及反家庭暴力知識,增強公民反家庭暴力意識。 工會、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應當在各自工作范圍內,組織開展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宣傳教育。 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應當開展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宣傳。 學校、幼兒園應當開展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教育。 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司法機關、婦女聯合會應當將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納入業(yè)務培訓和
-
如何預防和處理家庭暴力問題湖北在線咨詢 2025-01-28預防和處理家庭暴力——你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1. 認真對待第一次家庭暴力事件,勇敢地表達自己的立場,讓對方知道你不會容忍暴力。 2. 分享自己的經歷,講述心理支持的重要性,表明你并不孤單,許多人都有相同的遭遇。同時,鼓勵周圍的人提供幫助和支持。 3. 如果配偶因心理問題施暴,建議尋求專業(yè)心理醫(yī)生的幫助,以及親友的支持和鼓勵。 4. 在緊急情況下,請撥打“110”報警。 5. 向社區(qū)婦女維
-
家庭暴力問題:我國法律如何規(guī)定及防范上海在線咨詢 2024-12-22家庭暴力的影響 1. 破壞了社會組成細胞——家庭。經常發(fā)生家庭暴力的家庭,夫妻感情受到嚴重影響,妻子可能選擇離婚、離家出走或以暴抗暴等途徑擺脫暴力,導致家庭破裂和毀滅。 2. 對子女的影響。經常發(fā)生家庭暴力的家庭,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產生嚴重的影響。特別是直接對孩子施暴時,更容易使孩子產生恐懼、焦慮、厭世的心理,輕則影響孩子的情緒,導致自卑、孤獨,影響學習和生活,嚴重者甚至使孩子們離家出走,荒廢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