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所在地法院是否為受理起訴的唯一選擇?
來源:法律編輯整理
時間: 2023-08-08 12:30:10
400 人看過
不一定。1、訴訟管轄是很復雜的問題,具體到哪個法院起訴,需要根據(jù)具體案件類型來判斷。2、一般情況下,原告都需要到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訴。被告是個人的,住所地為經(jīng)常居住地,即其在戶口所在地之外居住滿一年的地方。
我國民事訴訟法的一般訴訟管轄,是“原告就被告”的,即一般是從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訴。也就是說,講的欠款案,應該從被告戶籍所在地或者說是經(jīng)常居住地起訴。
當然,欠條在法律上是一種合同,如果在欠款合同上(也就是欠條上)約定好了從原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起訴,也是可以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一條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jīng)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jīng)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jīng)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qū)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聲明:該文章是網(wǎng)站編輯根據(jù)互聯(lián)網(wǎng)公開的相關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如若侵權或錯誤,請通過反饋渠道提交信息, 我們將及時處理。【點擊反饋】
擴展閱讀
-
起訴兩次是否會讓離婚成為唯一選擇?
223人看過
-
合同糾紛可選擇被告所在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起訴
423人看過
-
起訴的地點是否受到被告人所在地法院的限制?
460人看過
-
車管所是否是異地考試轉換的唯一選擇?
104人看過
-
社區(qū)矯正是否為緩刑的唯一選擇?
285人看過
-
擔保人是否為購房貸款的唯一選擇?
341人看過
律師服務
熱門律師推薦
更多欠款相關文章
#債權債務知識
北京
律師推薦
展開
#欠款
詞條
債務人欠貨款,如果債務人與債權人之間沒有訂立欠條的話,債權人就需要收集其他證據(jù),來證明債權債務合同確實存在。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審理民間借貸案件的司法解釋規(guī)定,能夠證明債權債務關系確實存在的證據(jù),不只限于借條,還包括了雙方的收據(jù)、書證、電子證據(jù)... 更多>
#欠款
最新文章
#欠款
相關咨詢
-
原告就被告在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訴,案件在被告所在地法院會被受理嗎云南在線咨詢 2022-03-03是民法中選擇管轄法院時用到的一個原則。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外,原告就被告是國際的普遍慣例之一,這樣做有利于法院送達法律文書,節(jié)約訴訟成本、縮短訴訟周期,也有利于最終的執(zhí)行。我看這個規(guī)定是不會變的。一般地域管轄又稱普通管轄或一般管轄,是指以當事人所在地與法院轄區(qū)的關系來確定管轄法院。即當事人在哪個法院轄區(qū),案件就由哪個法院管轄?!睹袷略V訟法》第22條規(guī)定: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
民事案件在被告所在地起訴是否唯一途徑?上海在線咨詢 2024-11-22在民事訴訟中,并非所有案件都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轄。在特定情況下,應由原告所在地法院負責審理。這些情況包括:針對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居住的當事人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或者針對下落不明或已被宣告為失蹤的人員關于身份關系的訴訟;還針對受強制性教育救助措施的當事人提起的訴訟等。
-
訴訟法院所在地選擇是如何的?澳門在線咨詢 2022-07-31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書面合同中協(xié)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guī)定。
-
北京:針對財產(chǎn)糾紛提起訴訟,被告所在地法院與原告所在地法院如何選擇?湖北在線咨詢 2024-12-02一、關于民事訴訟管轄的規(guī)定,有以下規(guī)定: 1.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jīng)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jīng)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2. 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3. 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jīng)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qū)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4. 對公民提起的與身份關系的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住所地與
-
可以選擇被告所在地或合同履行地起訴臺灣在線咨詢 2022-10-26劉女士,1965年出生。自己的公司在大廠,與注冊地為高淳某公司有業(yè)務來往?,F(xiàn)對方拖欠本人公司幾年的材料款共計30萬元,對方在南京有辦事處。咨詢在哪里討要材料款通常情況下,民事訴訟采取原告就被告的原則,簡單地說,就是在被告所在地或常住地起訴。對于合同糾紛,在雙方?jīng)]有約定時,法律規(guī)定在被告所在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起訴。對于民事行為,遵循“意定大于法定,契約自由”原則,在不違反審級管理的規(guī)定下,買賣合同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