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眾擾亂單位秩序、公共場所秩序、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聚眾妨礙交通工具正常行駛;聚眾破壞選舉秩序
處罰種類:警告、罰款、拘留、拘留并處罰款
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三條第二款“聚眾擾亂單位秩序、公共場所秩序、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聚眾妨礙交通工具正常行駛;聚眾破壞選舉秩序行為的,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聚眾實施前款行為的,對首要分子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p>
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交通秩序罪認定
1、罪與非罪
區(qū)分罪與非罪的界限,要注意:構成本罪,要求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交通秩序,抗拒、阻礙國家治安管理人員依法執(zhí)行職務,情節(jié)嚴重三個條件同時具備,且行為人必須是首要分子。缺少其中的一項,情節(jié)較輕,或者屬于一般參與者,則屬于一般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不構成本罪。如某地村民因該村對京福高速公路征地補償分配和耕地調(diào)整的方案未能實施產(chǎn)生不滿情緒,企圖以擴大事態(tài)的方式使問題以解決。2001年3月7日,該村村民張氏兄弟故意煽動指揮村民攔堵大橋、國道,致使幾百名村民聚集到涌溪大橋、國道205線上設置障礙堵塞交通,造成涌溪大橋、國道205線交通中斷達兩個多小時,被堵車輛1100余輛及發(fā)生攻擊維持秩序的公安民警,致多名民警受傷的結果,嚴重破壞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本案中張氏兄弟作為事件的首要分子,糾集村民擾亂交通秩序,抗拒、阻礙國家治安管理人員依法執(zhí)行職務,情節(jié)嚴重,已構成聚眾擾亂交通秩序罪,后被法院分別判處有期徒刑3年。
2、此罪與彼罪
本罪與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的界限。兩者的相同點是:從客觀方面看,兩者的亂行為都是聚眾進行的;主觀上,都是出于故意,而且都以某種借口,意圖通過聚眾擾亂活動來對有關部門施加壓力,以實現(xiàn)自己的某種要求,情節(jié)要求上,都要求情節(jié)嚴重才能構成犯罪。兩者的主要區(qū)別是:
一是犯罪行為發(fā)生的場所不同。本罪發(fā)生在車站、碼頭、公園、運動場、展覽會、影劇院等公共場所或者交通要道等人員集結和通行的地方;而擾亂社會秩序罪發(fā)生的場所一般在機關、單位、團體的門前、院內(nèi)。
二是侵犯的直接客體不同。本罪侵犯的直接客體是公共場所秩或者交通秩序;而擾亂社會秩序罪侵犯的直接客體是機關、單位團體的生產(chǎn)、工作、營業(yè)和教學、科研的秩序。
三是對犯罪主體的具體要求不同。本罪的主體僅限于首要分子;而擾亂社會秩序罪的主體則即有首要分子,又有其他積極參加者。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三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擾亂機關、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秩序,致使工作、生產(chǎn)、營業(yè)、醫(yī)療、教學、科研不能正常進行,尚未造成嚴重損失的;
(二)擾亂車站、港口、碼頭、機場、商場、公園、展覽館或者其他公共場所秩序的;
(三)擾亂公共汽車、電車、火車、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
(四)非法攔截或者強登、扒乘機動車、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響交通工具正常行駛的;
(五)破壞依法進行的選舉秩序的。
聚眾實施前款行為的,對首要分子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
如何區(qū)分擾亂單位秩序行為與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
395人看過
-
聚眾擾亂秩序罪如何判,怎么認定聚眾擾亂秩序罪
292人看過
-
如何處罰聚眾擾亂公共交通秩序行為
264人看過
-
2021年聚眾擾亂單位秩序罪是第幾條?
427人看過
-
七嫌疑人聚眾擾亂單位秩序被行拘
216人看過
-
小蚌埠派出所處置聚眾擾亂單位秩序案
91人看過
征地補償分配是指對因征地而獲得的補償費用的分配和使用進行合理安排和分配的過程。這些補償費用通常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等,是征地過程中對被征地農(nóng)民的合理補償,應當按照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進行分配。分配過程中需要考... 更多>
-
聚眾擾亂交通秩序治安管理處罰法中的聚眾擾亂交通秩序如何處罰陜西在線咨詢 2022-03-10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聚眾擾亂交通秩序?qū)儆谶`反公共秩序的違法行為,要依法由公安機關予以十日以下行政拘留并處罰款;對首要分子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三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一)擾亂機關、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秩序,致使工作、生產(chǎn)、營業(yè)、醫(yī)療、教學、科研不能正常進行,尚未造成嚴
-
聚眾擾亂單位秩序罪被拘留會判刑嗎?西藏在線咨詢 2022-10-21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刑拘之后基本都要判刑的,看我們這邊在案子中起的什么作用,一般的參與人員在3年以下量刑,首要分子要判3~7年的!建議盡快委托律師處理!詳細情況可以來電咨詢。
-
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對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的處罰吉林省在線咨詢 2022-01-23我國刑法第二百九十條規(guī)定:聚眾擾亂社會秩序,情節(jié)嚴重者,對首要分子,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由以上條款可知,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的立案標準應包含兩大條件。 我國刑法第二百九十條規(guī)定:聚眾擾亂社會秩序,情節(jié)嚴重,致使工作、生產(chǎn)、營業(yè)和教學、科研無法進行,造成嚴重損失的,對首要分子,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對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是指
-
如何認定尋釁滋事罪,與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罪、聚眾擾亂公共秩序福建在線咨詢 2022-02-15尋釁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滋生是非、橫行霸道,或者故意騷擾和傷害無辜,破壞社會秩序的行為。與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區(qū)別:犯罪動機不同:尋釁滋事罪是為了滿足耍威風、取樂等不正常的精神刺激或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需要;后二者的犯罪動機是為了實現(xiàn)個人的某種不合理要求,用聚眾鬧事的形式,擾亂機關、團體、單位的正常秩序,或者擾亂公共場所秩序或交通秩序,對有關單位、機關、團體乃至政府施加壓
-
擾亂單位秩序罪北京在線咨詢 2022-06-02根據(jù)《刑法》第二百九十條的規(guī)定,擾亂單位秩序罪的認定條件包括: 1、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與人民團體的工作秩序,企業(yè)單位的生產(chǎn)與營業(yè)秩序,事業(yè)單位的教學與科研秩序。侵犯的對象是國家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和人民團體。 2、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以聚眾的方式擾亂企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的正?;顒?,致使其工作、生產(chǎn)、營業(yè)和教學、科研無法進行,造成嚴重損失。 3、主體是一般主體,構成本罪的只能是擾亂社會秩序的首要分子和其他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