瀆職罪是瀆職類罪名的統(tǒng)稱,并不是單獨的一個具體罪名,它包含了玩忽職守罪、徇私枉法罪等罪名,玩忽職守罪的最高量刑年限是七年,徇私枉法罪的最高量刑年限是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由此可見,瀆職犯罪下面具體的刑事犯罪的處罰都是不同的,所以在實踐中需要區(qū)分不同的犯罪了解其具體的判刑情況。
一、民警偽造筆錄怎么處理
民警偽造筆錄涉嫌瀆職罪,造假民警會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徇私枉法罪一般是指,司法工作人員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對明知是無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訴,對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或者在刑事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為。犯罪嫌疑人會被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有數(shù)罪并罰和擇一重罪的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九條判決宣告以前一人犯數(shù)罪的,除判處死刑和無期徒刑的以外,應當在總和刑期以下、數(shù)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決定執(zhí)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過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過一年,有期徒刑總和刑期不滿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過二十年,總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過二十五年。刑法中從一重處罰是指對想象競合犯和牽連犯的處罰原則,就是從犯罪行為中所觸犯的罪名中,就其中一個最重的罪名定罪和量刑,而不以數(shù)罪并罰。想象競合犯、牽連犯的本質為數(shù)罪,想象競合犯是—個行為觸犯了數(shù)個罪名,但在處理時作—罪,從一重處罰;牽連犯的手段行為和了結行為、目的行為和原因行為分別觸犯了不同罪名,但在處理時作一罪,從一重處罰。
三、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幾年,危害公共安全罪怎么判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個概括性的罪名,每種罪名的量刑都是不同的,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如破壞交通工具罪處應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幫助恐怖活動罪應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并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
瀆職觸犯刑法嗎
115人看過
-
觸犯職務侵占屬于瀆職嗎
65人看過
-
重婚罪觸犯后判多久
244人看過
-
“酒駕不入刑”觸犯瀆職犯罪-法律論文
390人看過
-
觸犯非法經營罪會判多久?
135人看過
-
觸犯危險駕駛罪會判多久?
86人看過
刑事犯罪是指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勞動群眾集體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 更多>
-
瀆職觸犯刑法嗎澳門在線咨詢 2022-11-08《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
-
玩忽職守罪瀆職罪中為什么玩忽職守觸犯瀆職罪要沒收四川在線咨詢 2022-01-04財產一般不予沒收。根據刑法的規(guī)定,嚴重玩忽職守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但個人財產一般不予沒收。玩忽職守,造成公共財產、國家、人民利益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2017年犯瀆職罪判多少年遼寧在線咨詢 2022-08-27根據規(guī)定第三百九十七條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或者;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徇私枉法,妨害國家機關的
-
因領導犯罪瀆職判多少年寧夏在線咨詢 2022-08-13瀆職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妨害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損害公眾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職務活動客觀公正性的信賴,致使國家與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刑法規(guī)定瀆職罪是為了保護國家機關的正?;顒右约肮妼覚C關工作人員職務活動客觀公正性的信賴。
-
請問瀆職犯罪多少年判刑山西在線咨詢 2023-01-07瀆職罪“是刑法分則第九章規(guī)定的類罪名,這一章下面有44個具體的罪名,各罪名量刑不同,所以你得確認到底觸犯哪個罪名,才能確定量刑幅度。 律師的作用是運用法律知識,提出被告人無罪或罪輕的意見,但是否采納要取決于法庭,所以請了律師有從輕判決的可能,但也不一定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