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該如何應對土地糾紛處理
土地糾紛處理方法如下:
1.協(xié)商,因土地使用權發(fā)生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可以通過協(xié)商解決;
2.調解,當事人可以通過調解解決糾紛;
3.仲裁,當事人不愿協(xié)商、調解或者協(xié)商、調解不成的可以向轄區(qū)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4.訴訟,根據(jù)糾紛內容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等方法。
二、土地征地流程是什么
1.建設項目用地單位報市、縣國土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辦理《用地申請》;
2.市、縣國土行政主管部門擬定《征收土地方案》;
3.市、縣國土行政主管部門將擬定的《征收土地方案》報同級人民政府進行征地審查;如果超過同級人民政府的權限,應逐級上報到有審查權的人民政府;
4.有權審查的人民政府批準后,向被征地所在地人民政府下發(fā)《征地審核與批復》;
5.張貼征收土地公告;
6.被征地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國土部門制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7.被征地所在地人民政府發(fā)布《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
8.被征地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國土部門組織實施補償安置工作;
9.國土部門向建設項目用地單位頒發(fā)《建設用地批準證書》進行確權。
三、土地征收補償糾紛的類型
土地征收補償糾紛的類型如下:
1.補償標準爭議,先由縣級以上政府協(xié)調,協(xié)調不成的,由批準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
2.補償費用分配糾紛,其性質為民事糾紛,當事人為村委會或農村集體經(jīng)濟和村民,當事人可以通過民事訴訟解決。
3.征地信息公開糾紛,屬于行政爭議,當事人可以通過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方式解決。
-
拆遷土地糾紛處理應該如何走
117人看過
-
土地糾紛怎么辦?如何處理土地糾紛?
419人看過
-
面對交通違章糾紛應該如何處理?
217人看過
-
土地己確權有糾紛應該如何辦
418人看過
-
農村土地糾紛如何解決應該找哪個部門處理
480人看過
-
集體土地確權糾紛如何處理,土地確權糾紛由誰處理
265人看過
法律綜合知識是指涵蓋法律領域各個方面的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論、法律制度、法律實務等方面的內容,涉及憲法、刑法、民法、商法、經(jīng)濟法、行政法等多個法律領域。... 更多>
-
山林土地糾紛如何應對云南在線咨詢 2022-08-12山林土地權屬糾紛主要是指爭議當事方因林地上林木尤其是其所占用土地的所有權、使用權的歸屬而發(fā)生的爭執(zhí)?!锻恋毓芾矸ā返谑鶙l規(guī)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xié)商解決,協(xié)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這就表明與土地有關的權屬糾紛的確權主體是各級人民政府。政府在調處山林權屬糾紛時,所講求的是“以事實為根據(jù),以法律為準繩”,考慮的重點更多偏向事實根據(jù)方面。 根
-
派出所應對土地糾紛做出如何的處理?陜西在線咨詢 2022-07-28如果是土地侵權糾紛,可請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進行行政調處,也可直接提起民事訴訟。土地糾紛原則是由國土資源管理機關調查處理。 《土地權屬爭議調查處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令第17號) 第五條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單位與單位之間發(fā)生的爭議案件,由爭議土地所在地的縣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調查處理。 前款規(guī)定的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發(fā)生的爭議案件,可以根據(jù)當事人的申請,由鄉(xiāng)級人民政府受理和處
-
土地糾紛20年后過期嗎,應該如何處理臺灣在線咨詢 2023-11-26法律分析 一般發(fā)生土地糾紛20年后過期,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一般為3年,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
現(xiàn)在應該如何處理土地糾紛才合法呢四川在線咨詢 2022-07-011、法律攻心法。這種方法適用于對法律法規(guī)不了解的人群。在具體工作中,向當事人宣傳國家的土地政策法規(guī),結合土地矛盾糾紛的具體情況,對照法律條款,進行逐詞逐句的分析講解,讓其了解違背政策將承擔的后果,經(jīng)過耐心細致的工作,可以使矛盾雙方心悅誠服的接受調解。如四岔村調解員再調處四岔村一組與西康二線用地糾紛時,就恰當運用土地法條款進行勸導,最終使租地糾紛得到妥善解決。 2、換位思考法。這種方法適用于善解人意
-
面對醫(yī)療糾紛應該如何處理?云南在線咨詢 2023-06-121、當發(fā)生醫(yī)療糾紛時,科室必須保管好病案,不得丟失、涂改、外借。科主任對本科內出現(xiàn)的醫(yī)療糾紛負責,醫(yī)療糾紛出現(xiàn)后科主任首先負責接待投訴的病人或家屬,了解投訴內容,進行調查。能夠當時答復者,給予準確的解釋。當時無法答復或需調查后答復的應明確告知病人或家屬下一次的接待時間和地點,同時向醫(yī)教部報告。 2、患者死亡后出現(xiàn)醫(yī)療糾紛時,主管醫(yī)師或值班醫(yī)師會同上級醫(yī)師,必須向家屬明確提出是否做尸體解剖及48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