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構成尋釁滋事罪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1、尋釁滋事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共秩序。所謂公共秩序包括公共場所秩序和生活中人們應當遵守的共同準則。
2、尋釁滋事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已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成為本罪的主體。
3、尋釁滋事罪的主觀方面是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破壞社會秩序的危害結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發(fā)生。
4、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
(一)隨意毆打他人,情節(jié)惡劣的;
(二)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情節(jié)惡劣的;
(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情節(jié)嚴重的;
(四)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
糾集他人多次實施上述四種行為,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參照上述四種行為進行法定刑的升格適用。
二、尋釁滋事輕傷2級怎么判
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尋釁滋事致人輕傷的涉嫌尋釁滋事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法律依據(jù):
《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有下列尋釁滋事行為之一,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1)隨意毆打他人,情節(jié)惡劣的;
(2)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情節(jié)惡劣的;
(3)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情節(jié)嚴重的;
(4)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
糾集他人多次實施前款行為,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處罰金。
-
尋釁滋事罪哪個罪刑最輕?需要滿足哪些構成要件?
145人看過
-
公訴尋釁滋事罪構成什么案件
80人看過
-
尋釁滋事罪立案需要滿足哪些要求
304人看過
-
網(wǎng)絡尋釁滋事可以構成尋釁滋事罪嗎
228人看過
-
醉酒尋釁滋事罪應該怎樣處罰,尋釁滋事罪的構成要件
351人看過
-
怎么構成尋釁滋事罪,構成尋釁滋事罪的行為有哪些?
371人看過
刑事責任能力是指行為人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辨認能力是指一個人對自己行為的性質、意義和后果的認識能力??刂颇芰κ侵敢粋€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為的能力。 對于一般公民來說,只要達到一定的年齡,生理和智力發(fā)育正常,就具有了相應的辨認和控... 更多>
-
尋釁滋事罪的概念和構成要件是什么,尋釁滋事罪的構成要件是怎樣的上海在線咨詢 2022-03-05尋釁滋事罪,是指肆意挑釁,隨意毆打、騷擾他人或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或者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行為。 刑法第293條規(guī)定,有下列尋釁滋事行為之一,破壞社會秩序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隨意毆打他人,情節(jié)惡劣的;追逐、攔截、辱罵他人,情節(jié)惡劣的;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情節(jié)嚴重的;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造成公共秩序嚴重混亂的。 尋釁滋事罪的構成要件 (一)客體
-
尋釁滋事罪的量刑標準?尋釁滋事罪的構成條件?重慶在線咨詢 2022-04-08尋釁滋事罪,是指肆意挑釁,隨意毆打、騷擾他人或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或者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行為。有人認為:“尋釁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場所無事生非,肆意挑釁,起哄搗亂,破壞社會秩序的行為。”這一概念將尋釁滋事罪局限在公共場所是不正確的。下面是尋釁滋事罪的量刑標準:刑法第293條規(guī)定:有下列尋釁滋事行為之一,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隨意毆打他人,情
-
尋釁滋事罪根據(jù)什么構成,尋釁滋事罪的構成標準陜西在線咨詢 2021-11-06尋釁滋事罪的構罪標準:行為人隨意毆打他人、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情節(jié)惡劣的;強迫或者任意損壞,占用公私財產,情節(jié)嚴重的;以及在公共場所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
-
尋釁滋事立案條件需要滿足哪些條件才可以?北京在線咨詢 2022-08-19尋釁滋事罪立案標準: 刑法第293條規(guī)定:有下列尋釁滋事行為之一,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隨意毆打他人,情節(jié)惡劣的; (二)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情節(jié)惡劣的; (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情節(jié)嚴重的; (四)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 糾集他人多次實施前款行為,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處罰金。
-
尋釁滋事罪的取保候審的條件有哪些尋釁滋事取保候審需要滿足哪些條件臺灣在線咨詢 2022-04-27取保候審的條件為: 1.尋釁滋事罪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觸犯尋釁滋事罪罪刑較輕,沒有必要逮捕,但有可能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及其他妨礙訴訟順利進行的,應當采用取保候審。 2.尋釁滋事罪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fā)生社會危險性的。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觸犯尋釁滋事罪罪行較重,但在采取取保候審時不致發(fā)生社會危險性,且沒有逮捕必要時,應當采用取保候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