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師普法為法師兄(原110咨詢網)原創(chuàng)內容,未經授權,任何形式的復制、轉載都視為侵權行為。
詐騙罪(刑法第266條)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shù)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具體種類有集資詐騙罪、貸款詐騙罪、金融票證詐騙罪、信用證詐騙罪、信用卡詐騙罪、有價證券詐騙罪、保險詐騙罪、合同詐騙罪等
電信詐騙當然是屬于經濟犯罪的,電信詐騙的行為涉嫌詐騙罪。犯此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shù)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
公司經濟類型有以下幾種: 1、國有經濟,國有經濟是指生產資料歸國家所有的經濟類型; 2、集體經濟,集體經濟是指生產資料歸公民集體所有的一種經濟類型; 3、私營經濟,私營經濟是指生產資料歸公民私人所有,以就業(yè)為基礎的經濟類型; 4、個體經濟,
詐騙罪: 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shù)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具體種類有: 合同詐騙罪、票據(jù)詐騙罪、貸款詐騙罪、信用卡詐騙最、信用證詐騙罪、金融憑證詐騙罪、集資詐騙罪、有
詐騙,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款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由于這種行為完全不使用暴力,而是在一派平靜甚至“愉快”的氣氛下進行的,加之受害人一般防范意識較差,較易上當受騙。
合同成立成立要件有三個: 1、簽訂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實,不存在欺詐、脅迫、乘人之危、顯失公平、重大誤解的情形。 3、合同的內容和形式不違反法律、行政法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第一條 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guī)定的“數(shù)額較大
貪污賄賂犯罪的種類主要包括: 1、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實施的非法占有、使用、私分國有財物或公共財物的犯罪; 2、就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事項,實施的提供、介紹、非法收受或者索取公私財物的犯罪; 3、國家工作人員的財產不明和隱瞞境外存款的犯
侵犯財產罪有以下三種類型: 1、毀損型。包括故意損壞財物罪、破壞生產經營罪等; 2、占有型。包括搶劫罪、搶奪罪、聚眾哄搶罪、敲詐勒索罪、盜竊罪、詐騙罪、侵占罪、職務侵占罪、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等; 3、挪用型。包括挪用資金罪、挪用特定款物罪等
特種作業(yè)證有以下種類: 1、電工作業(yè); 2、焊接與熱切割作業(yè), 3、高處作業(yè); 4、制冷與空調作業(yè); 5、煤礦安全作業(yè); 6、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作業(yè); 7、石油天然氣安全作業(yè); 8、冶金生產安全作業(yè); 9、危險化學品安全作業(yè); 10、煙花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