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師普法為法師兄(原110咨詢網)原創(chuàng)內容,未經授權,任何形式的復制、轉載都視為侵權行為。
傳播他人隱私屬于侵犯名譽權的違法行為。 在我國現行法律中,民事權益范圍中包括了隱私權,下列行為可歸入侵犯隱私權范疇: 1、未經公民許可,公開其姓名、肖像、住址和電話號碼;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壞他人居住安寧; 3、非法
侵犯隱私權的保護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修理、重作、更換; (七)繼續(xù)履行; (八)賠償損失; (九)支付違約金; (十)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十一)賠
根據相關法律規(guī)定,散布他人隱私屬于違反治安管理的違法行為,由公安機關根據具體情節(jié)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常見的保護個人隱私的措施有: 1、管理好含有隱私的物品; 2、不
隱私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收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根據我國國情及國外有關資料,下列行為可歸入侵犯隱私權范疇:1、未經公民許可,公開其姓
侵犯個人隱私的,應當承受民事賠償職責,被侵犯者能夠通過民事訴訟維權。人民法院受理后,會開庭審理查明案件的事實以及審查證據,并依法作出裁判;且裁判書會寫明裁判結果和作出該裁判的借口。
首先,我國刑法沒有侵犯個人隱私罪這個罪名,除了刑法245246252253條規(guī)定的情況外,侵犯個人隱私均是民事侵權行為。 除非涉及下列情況: 1、未經公民許可,公開其姓名、肖像、住址和電話號碼。 2、
如您所訴,您的問題是這樣的1、屬于侵犯隱私權;2、如有其他疑問,可電話咨詢。
侵犯版權屬于侵犯著作權罪。侵犯著作權罪,指的是犯罪嫌疑人為了營利,沒有經過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fā)行其文字、音像、計算機軟件等作品,出版他人享有獨占出版權的圖書,沒有經過制作者許可復制發(fā)行其制作的音像制品,制作、展覽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違法所
行為人實施了侵犯他人個人隱私的犯罪行為,會怎么判需要根據其觸犯的具體的罪名來分析。比如,如果侵犯個人隱私,同時滿足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犯罪構成要件的話,就觸犯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情節(jié)嚴重的,需要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
侵犯隱私權起訴,只要有明確的被告,那么就可以直接以侵權之訴起訴。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2、有明確的被告; 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4、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