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簽勞動合同出現(xiàn)勞動糾紛怎么解決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未簽訂勞動合同會有如下后果: 用人單位需要承擔未簽勞動合同的責任,就是后續(xù)補簽了勞動合同也不能免除未簽勞動合同的責任。未簽勞動合同出具勞動糾紛通常需要提供其他證據(jù)來證明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存在的事實勞動關系。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在一個月內未簽勞動合同的,不需要因此支付補償,一個月內簽訂勞動合同屬于《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協(xié)商簽訂勞動合同的合法期限。 超過一個月,用人單位不和勞動者簽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屬于違反《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勞動者可以按照《勞動合同法》第38條規(guī)定解除勞動合同,要求用人單位支付補償,公司若不支付,勞動者可以向用人單位所在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要求用人單位支付。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沒簽合同的勞務糾紛,其雙方當事人是可以先進行協(xié)商的,對于協(xié)商不成的情形,是可以到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有關機構應當予以受理;對于仲裁不服的,是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
解決沒簽合同的勞務糾紛應積極及時的學習和了解相關的勞動法律法規(guī)及政策,依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發(fā)生爭議時勞動者應先與用人單位進行協(xié)商,協(xié)商無法解決可向當?shù)貏趧颖U媳O(jiān)察機構投訴舉報;舉報后仍存在爭議可向當?shù)貏趧訝幾h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進行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
沒簽勞動合同的勞務糾紛怎么解決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就未簽勞動合同發(fā)生勞動爭議的,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處理: 1.相互協(xié)商; 2.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 3.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4.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020.04.27 158 -
沒簽勞動合同的勞務糾紛怎么解決?
未簽訂勞動合同卻產(chǎn)生了勞動糾紛當事人雙方可以協(xié)商解決,勞動者也可以向有關機構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一、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在發(fā)生糾紛后,當事人雙方可以協(xié)商解決,自行處理。 二、未簽訂勞動合同卻產(chǎn)生了勞動糾紛,勞動者可以到用人單位所在
2020.07.08 227 -
沒有簽勞動合同如何解決勞動糾紛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發(fā)生勞動糾紛的,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xié)商解決。如果是因為用人單位的原因未簽訂勞動合同,用人單位還應當對勞動者進行相應的補償。
2020.06.13 250
-
沒簽勞動合同出現(xiàn)勞動糾紛應該怎么解決
未簽訂勞動合同會有如下后果: 用人單位需要承擔未簽勞動合同的責任,就是后續(xù)補簽了勞動合同也不能免除未簽勞動合同的責任。未簽勞動合同出具勞動糾紛通常需要提供其他證據(jù)來證明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存在的事實勞動關
2022-05-06 15,340 -
未簽勞動合同出現(xiàn)勞動糾紛怎么解決
未簽訂勞動合同會有如下后果: 用人單位需要承擔未簽勞動合同的責任,就是后續(xù)補簽了勞動合同也不能免除未簽勞動合同的責任。未簽勞動合同出具勞動糾紛通常需要提供其他證據(jù)來證明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存在的事實勞動關
2022-05-06 15,340 -
未簽勞動合同出現(xiàn)勞動糾紛該怎么解決糾紛?
未簽訂勞動合同會有如下后果: 用人單位需要承擔未簽勞動合同的責任,就是后續(xù)補簽了勞動合同也不能免除未簽勞動合同的責任。未簽勞動合同出具勞動糾紛通常需要提供其他證據(jù)來證明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存在的事實勞動關
2022-05-03 15,340 -
未簽勞動合同出現(xiàn)勞動糾紛該怎么解決糾紛
未簽訂勞動合同會有如下后果: 用人單位需要承擔未簽勞動合同的責任,就是后續(xù)補簽了勞動合同也不能免除未簽勞動合同的責任。未簽勞動合同出具勞動糾紛通常需要提供其他證據(jù)來證明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存在的事實勞動關
2022-04-16 15,340
-
01:17
勞動合同糾紛解決方式有哪些勞動合同糾的紛解決辦法有以下幾種方式: 1、和解,即為在尊重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方利益的基礎上,針對雙方存在異議的經(jīng)濟補償金、賠償金等達成和解協(xié)議,從而解決糾紛; 2、調解,即雙方當事人在調解委員會的調解幫助下,解決雙方之間存在的勞動合同糾紛
1,537 2022.04.17 -
01:11
勞務合同糾紛勞動仲裁嗎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77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fā)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xié)商解決。即勞務合同糾紛中的當事人可以通過調解、勞動仲裁,以及提起訴訟的方式解決。 但是,在前述解決方式中存在適用順序。根
1,89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