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酒駕酒尾開車撞到我怎么辦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機動車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所以被撞車輛的駕駛人是否有責任,主要看駕駛人是否存在違章停車等其他位置行為。就提問者的問題將由酒駕司機承擔主要甚至是全部責任。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六條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guī)定承擔賠償責任: (一)機動車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根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guī)定》 第四十六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 (一)因一方當事人的過錯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擔全部責任; (二)因兩方或者兩方以上當事人的過錯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據其行為對事故發(fā)生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分別承擔主要責任、同等責任和次要責任; (三)各方均無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過錯,屬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無責任。 一方當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無責任。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對方酒駕把你的車撞了,要保護現場,然后報警處理,尋求交警的幫助。交警在責任認定后,根據責任認定書向對方索要賠償,積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
-
我的車被追尾對方酒駕我該怎么辦?
我的車被追尾對方酒駕的,應當立即報警,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現場勘驗、檢查、調查情況和有關的檢驗、鑒定結論,及時制作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當事人的責任,再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由
2020.03.10 144 -
-
對方酒駕撞車撞到我怎么處理
事故的主要或者全部責任的,應當承擔交通事故的刑事責任。私人的,應當根據對方的戶籍性質計算賠償金額。根據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的規(guī)定,造成交通事故死亡的,構成交通事故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根據《最
2021-12-22 15,340 -
對方酒駕撞我的車怎么辦
及時報警,認定事故責任。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條在道路上發(fā)生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場;造成人身傷亡的,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并迅速報告執(zhí)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
2022-03-21 15,340 -
我把車追尾,對方酒駕
一般是追尾者全責,兩車的維修費用都由追尾者所承保的保險公司賠償,被追尾者只有一個交強險的無責賠嘗。這無責的賠償是由追尾者所承保的保險公司代賠。座位險只是賠車輛座位上的人員傷亡的。 交通事故責任由交警劃
2022-04-23 15,340 -
對方酒駕撞我怎么辦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及《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之規(guī)定,發(fā)生交通事故后,應該及時報警,由交警部門處理并做出交通事故認定書,對當事人的交通事故責任進行認定劃分。事故發(fā)生后一般交警部門會在30日內制作《事
2022-03-17 15,340
-
01:02
本人酒駕撞車怎么辦本人酒駕撞車的,可以報警處理。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因而發(fā)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犯罪嫌疑人會被人民法院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jié)的,犯罪嫌疑人會被人民法院判處三年
1,024 2022.05.11 -
00:48
酒駕開車撞死人怎么判刑醉駕開車撞死人的話,行為人需要承擔交通肇事罪規(guī)定的刑事責任。具體來說,主要根據了我國刑法第133條的規(guī)定。根據刑法第133條,分為以下情形: 1、醉駕行為造成一人死亡的話,同時行為人需要負上主要或者全部責任,這時候行為人需要承擔三年以下的有
1,744 2022.04.15 -
00:57
開車酒駕撞死人怎么判刑酒后撞死人的,會以交通肇事罪論處,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受害人家屬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要求行為人進行賠償。肇事方賠償肇事方賠償受害人家屬死亡賠償金喪葬費、醫(yī)療費等其
1,47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