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標的額未超過法院受理范圍怎么辦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1、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guī)定享有的起訴權利,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并通知當事人; 2、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法院必須受理,法院受理的條件與涉訴標的額無關; 3、法律依據(jù): 1)《民事訴訟法》(2012修正)第一百二十三條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guī)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并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2)《民事訴訟法》(2012修正)第一百一十九條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二)有明確的被告;(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綜上所述,你應該了解欠錢不還可以立案嗎這個問題。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法院民事訴訟受案范圍主要有以下幾類: 1.民事案件,由民法調整的人身關系和財產(chǎn)關系引起的訴訟; 2.商事案件,由商法調整的商事關系引起的訴訟; 3.勞動爭議案件; 4.法律規(guī)定法院適用民事訴訟法審理的非訟案件,包括適用特別程序審理的案件,適用督促程序審理的案件,適用公示催告程序審理的案件。
法院主管的民事案件主要有以下幾類:1.民事案件。具體包括: (1)物權關系、債權關系、知識產(chǎn)權關系、人身關系引起的訴訟。 (2)由婚姻法、繼承法、收養(yǎng)法調整的婚姻家庭關系、繼承關系、收養(yǎng)關系引起的訴訟。 (3)由經(jīng)濟法調整的經(jīng)濟關系中屬于民事性質的訴訟。2.商事案件。是指商法調整的商事關系引起的訴訟。如票據(jù)案件、股東權益糾紛案件等。3.勞動爭議案件。在訂立、履行、解除勞動合同的過程中,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可能會發(fā)生這樣或那樣的勞動爭議,雙方還會發(fā)生其他方面的勞動爭議。4.法律規(guī)定法院適用民事訴訟法審理的非訟案件。
-
-
-
法院民事訴訟受案范圍
1、民事案件。物權關系、債權關系、知識產(chǎn)權關系、人身關系引起的訴訟;婚姻家庭關系、繼承關系、收養(yǎng)關系引起的訴訟;經(jīng)濟關系中屬于民事性質的訴訟。 2、商事案件。如票據(jù)案件、股東權益糾紛案件等。 3、勞動爭議案件。 4、非訟案件。
2020.10.24 766
-
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
你咨詢的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是什么1、法院受理民事訴訟案件的范圍: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chǎn)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
2022-07-21 15,340 -
民事訴訟法院受理范圍是什么
根據(jù)《民事訴訟法》第三條,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chǎn)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guī)定。
2023-03-04 15,340 -
人民法院民事訴訟受理范圍怎么確定
在《民事訴訟法》第3條中規(guī)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chǎn)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guī)定”。這也是一個概括性的表述,可以簡單的解釋為平等主體之間的
2022-08-15 15,340 -
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有哪些?
民事訴訟法院的受理范圍是人民法院因財產(chǎn)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民事訴訟只能是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chǎn)關系。
2021-11-05 15,340
-
01:19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都有哪些我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有以下幾點: 1、因人身權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質損失或者財物被犯罪分子毀壞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2、被害人因犯罪行為遭受的物質損失,是指被害人因犯罪行為已經(jīng)遭受的實際損失和必然遭受的損失; 3、
984 2022.11.21 -
01:04
檢察院公益訴訟的范圍是什么公益訴訟一般包括:民事公益訴訟和行政公益訴訟,這是按照適用的訴訟法的性質,或者被訴對象的不同劃分的。訴訟法理論認為,利益受到了損害,受害者就有權向法院起訴,請求司法救濟。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決定:授權最高人民檢察院
3,100 2022.04.17 -
01:23
仲裁受理范圍當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決糾紛,應當雙方自愿達成仲裁協(xié)議。沒有仲裁協(xié)議,一方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因此,只要當事人之間達成仲裁協(xié)議的,都可以用仲裁方式解決糾紛。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的相關規(guī)定可知,下列糾紛不能仲
2,32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