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上的違約金比例是什么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違約金可以由當事人約定,當事人未約定的按照法律規(guī)定。1、法定違約金由法律直接規(guī)定的違約金為法定違約金。法定違約金是在一些法規(guī)(如《工礦產品購銷合同條例》、《農副產品購銷合同條例》等)中,明文規(guī)定的違約金比例。合同對違約金作了原則性規(guī)定,且有關條例規(guī)定了違約金比例,適用法定違約金。在此情況下,由于合同的內容、違約的性質、程度的不同,確定違約金的方法與數(shù)額也有所不同。2、約定違約金違約金是由當事人約定的,為約定違約金。約定違約金是一種合同關系,稱違約金合同。這種合同屬從合同。主合同無效,違約金合同無效。違約金合同是諾成合同,與定金合同不同,不以預先給付為成立要件。約定違約金又是一種附條件合同,通常,違約行為發(fā)生,違約金合同生效;違約行為不發(fā)生,違約金合同不生效。違約的種類繁多,違約金合同則有概括性和具體性之分。概括性違約金合同,指當事人對違約行為不做具體區(qū)分,概括約定凡違約即支付違約金。具體性違約金合同,指當事人針對不同的違約行為所約定的違約金,如約定根本違約違約金、債務不履行違約金、債務部分履行違約金、債務遲延履行違約金。以上就是解除裝修合同違約金回答。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
違約金比例的法律規(guī)定有什么
違約金沒有規(guī)定的比例,雙方都接受就行。違約金的比例規(guī)定要看具體的內容,如開發(fā)商延期交房,其違約賠償為萬分之二;買方違約,定金不能收回,賣方違約加倍返還定金等。一般涉及到開發(fā)商違約的內容,賠償?shù)谋壤洼^低。司法解釋中的“當事人以約定的違約金過
2021.03.26 304 -
違約金比例的法律規(guī)定
違約金比例不得超過實際損失的百分之三十,《民法典》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執(zhí)行。超過的,屬于約定的比例過高,當事人可以請求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降低。
2021.01.29 265 -
違約金比例的法律規(guī)定
違約金的法定比例主要包括以下兩種情況:1、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的數(shù)額超過實際損失,但是未超過30%的,該約定合法,另一方當事人無權要求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對違約金進行調整;2、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的數(shù)額超過實際損失,且高于實際損失的30%,另一方當
2022.04.12 1,388
-
違約金比例法律上的什么是違約金
違約金數(shù)額或計算方法由雙方協(xié)商約定,但不得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認定為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 《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九條:當事人主張約定的違約金過
2022-11-15 15,340 -
違約金比例的法律規(guī)定有什么
違約金數(shù)額或計算方法由雙方協(xié)商約定,但不得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認定為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 《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九條:當事人主張約定的違約金過
2022-10-13 15,340 -
違約金的比例是什么
違約金沒有規(guī)定的比例,雙方都接受就行.違約金的比例規(guī)定要看具體的內容,如開發(fā)商延期交房,其違約賠償為萬分之二;買方違約,定金不能收回,賣方違約加倍返還定金等.一般涉及到開發(fā)商違約的內容,賠償?shù)谋壤洼^
2021-05-21 15,340 -
什么是合同違約金的最高法律比例
1、經濟合同違約金比例法定最高比例是實際損失的30%。 2、經濟合同違約金一般按照合同約定計算,具體可以雙方在合同中協(xié)商約定,同時可以根據(jù)違約情形判斷實際損失。
2022-11-03 15,340
-
01:01
股權轉讓違約金比例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相關規(guī)定,股權轉讓協(xié)議的雙方都應當準守合同的約定,若是有一方當事人違約的,應當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若是股權轉讓協(xié)議中有約定違約金或者違約金的計算方法的,按照合同的約定計算;若是沒有約定的,按照非違約方的實際損失
1,285 2022.04.17 -
01:18
法律上合同違約金是多少違約金是由雙方商量來做決定多少錢。一般是根據(jù)雙方預測的因一方違約可能帶來的損失大小來確定的。發(fā)生一方違約后、守約方要求違約方承擔違約責任時,如果約定的違約金“低于”實際發(fā)生的損失,守約方可以起訴到法院請求增加違約金如果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
1,210 2022.04.17 -
01:07
五險一金的比例五險一金的比例如下:醫(yī)療保險:個人承擔2%,單位承擔8%;養(yǎng)老保險:個人為8%,單位承擔20%;失業(yè)保險:個人為1%,單位承擔2%;工傷保險:個人無,單位1%;生育保險:個人無,單位1%;公積金:個人3.5%,單位3.5%。每個地區(qū)有所區(qū)別
4,730 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