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在工地受傷沒有簽合同怎么處理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guī)定不與工人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未依法繳納工傷保險費,發(fā)生工傷事故的,由用人單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
一、工人如果在工地上受傷沒有勞動合同,但是有其他證明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據(jù),也是可以直接申請工傷認定,如果沒有其他證據(jù)證明勞動關系的,就先申請勞動仲裁確認與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系。 然后要經過勞動仲裁確認存在勞動關系后,再申請工傷認定。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fā)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fā)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fā)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fā)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fā)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y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fā)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
沒有簽合同在工地受傷算工傷嗎
工地受傷沒有合同的只要證據(jù)證明勞動關系的存在,可以直接申請工傷認定。如果沒有相關證據(jù)證明勞動關系,可以申請勞動仲裁確認存在勞動關系。經過勞動仲裁確認存在勞動關系后,再申請工傷認定。
2020.06.06 260 -
在工地受傷沒簽合同怎么辦
直接由包工頭招用的工人在工地上受傷,可以直接找分包給包工頭的項目分包單位承擔工傷保險責任; 若是經查承包方不具有承包建筑施工資質,那么應當向上一級具有承包建筑施工資質的分包單位或發(fā)包方要求承擔工傷保險責任。 受傷之后,應當向工程所在地或用人
2020.04.29 206 -
在工地受傷沒有簽合同怎么賠償
勞動者沒簽勞動合同而受工傷的,可以與用人單位協(xié)商賠償;協(xié)商不成的,向用人單位所在地或者事故發(fā)生地申請勞動仲裁;對仲裁結果不滿意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2020.04.01 159
-
工人在工地上受傷沒簽合同怎么處理
如果是工傷,由單位承擔賠償責任,建議先申請工傷認定,再勞動能力鑒定,賠償根據(jù)鑒定結果計算,最后提起勞動仲裁索賠2用人單位未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fā)生之日或者被診斷
2022-04-01 15,340 -
工人在工地受傷沒有簽合同怎么辦
這位朋友,你好!是否簽定合同不是本案的關鍵,關鍵是傷者的工價是誰定的?工價結算及支付最終由誰來負責?若是由您父親定價并付款,那么你父親是事實上的承包人,作為雇主應當對雇員在工作過程中的人身安全應承擔責
2022-05-03 15,340 -
在工地上受傷沒有簽合同怎樣賠償, 沒有簽合同的工地承包人怎么處理
建議按流程先申請工傷認定,賠償金額只有等鑒定等級后才能最終確定。1、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申請工傷認定,公司需要在事故發(fā)生的一個月內申報,如果公司不申請,則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在一年內提出認定申請。需
2022-02-09 15,340 -
在工地受傷沒簽勞動合同怎么處理
1首先申請工傷認定,然后做勞動能力鑒定,根據(jù)鑒定結果索賠;2用人單位未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fā)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yè)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
2022-04-25 15,340
-
00:55
工人在工地上受傷怎么賠償,沒有合同在沒有合同的情況下,如果工人在工地上受傷的,那么賠償處理方法如下: 1、證明勞動關系。雖然沒簽訂勞動合同,但是只要證明存在事實勞動關系,依然可以按照工傷賠償標準賠償; 2、清楚工傷賠償標準。也就是需要清楚工傷保險待遇標準。一般是指,工傷職工
2,636 2022.05.11 -
01:05
沒簽勞動合同受工傷怎么賠償沒簽勞動合同受工傷的,應當由用人單位承擔工傷醫(yī)療費用。單位未繳納工傷保險,所有工傷賠償金都應由單位承擔;應要求單位向當?shù)貏趧颖U喜块T申請工傷認定;住院治療所需的醫(yī)療費用、陪護費、生活費等都應由單位支付,停工期間的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的單
1,887 2022.04.17 -
01:25
沒有簽合同工傷怎么辦沒有合同,職工在工作期間發(fā)生事故或者因工導致職業(yè)病的,受傷職工或其近親屬應當首先證明職工與用人單位之間存在事實上的勞動關系。需要證明雙方之間的勞動關系的,可以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勞動仲裁委員會證實了雙方確實存在勞動關系后,用人單位
1,63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