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與勞動關系的主體主體是什么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勞動關系的用工主體是: 1、用人單位; 2、勞動者; 3、工會; 4、政府。勞動關系中的一方應是符合法定條件的用人單位,另一方只能是自然人,而且必須是符合勞動年齡條件,且具有與履行勞動合同義務相適應的能力的自然人。根據(jù)《勞動法》第二條規(guī)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yè)、個體經(jīng)濟組織(以下統(tǒng)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yè)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zhí)行《勞動合同法》第七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工名冊備查。
-
勞動關系的主體與客體分別指什么
勞動關系的主體: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勞動關系的客體:勞動行為。實施勞動行為,完成勞動任務是勞動者的首要義務。由于勞動關系所指向的是勞動行為,所以,勞動關系建立后,勞動者必須加入到用人單位的生產(chǎn)和工作中去,成為用人單位的成員,對內享受本單位職工
2020.03.01 627 -
勞動關系的用工主體是什么
勞動關系的用工主體: 1、員工:員工,也稱為農民工、雇員、雇工、受雇人、勞工,是指在就業(yè)組織中,本身不具有基本經(jīng)營決策權力并從屬于這種權力的工作者。 2、工會:工會是勞動者(雇員)組成的旨在維護和改善其就業(yè)條件、工作條件、工資福利待遇以及社
2020.07.22 1,338 -
勞動法律關系主體是什么
勞動法律關系主體,指的是在實際勞動中,按照勞動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享有一定權利并且承擔一定義務的人,主要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兩方面主體組成。用人單位的形式多樣,可以是企事業(yè)單位,也可以是機關團體,還可以是民辦非企業(yè)單位以及個體經(jīng)營組織;勞動者就必須是
2022.04.16 5,589
-
勞動關系主體與勞務關系主體的區(qū)別
勞動關系中的一方應是符合法定條件的用人單位,另一方只能是自然人,而且必須是符合勞動年齡條件,且具有與履行勞動合同義務相適應的能力的自然人;勞務關系的主體類型較多,如可以是兩個用人單位,也可以是兩個自然
2022-10-25 15,340 -
二、勞動關系主體與勞務關系主體的區(qū)別
勞動關系中的一方應是符合法定條件的用人單位,另一方只能是自然人,而且必須是符合勞動年齡條件,且具有與履行勞動合同義務相適應的能力的自然人;勞務關系的主體類型較多,如可以是兩個用人單位,也可以是兩個自然
2022-10-20 15,340 -
勞動關系的主體是什么
勞動法律關系的主體,就是依勞動法享有權利與承擔義務的勞動法律關系的參與者。 勞動法律關系的主體一方是自然人,包括本國公民、外國人(外國公民+無國籍人)。另一方主體是用人單位,具體而言,在中國是有法人資
2022-03-20 15,340 -
勞動合同主體的主體是什么?
勞動合同的主體即勞動法律關系當事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勞動合同的主體與其他合同關系的主體不同:其一,勞動合同的主體是由法律規(guī)定的具有特定性,不具有法律資格的公民與不具有用工權的組織不能簽訂勞動合同;其
2021-03-18 15,340
-
00:46
沒勞動合同怎樣確定勞動關系沒勞動合同的,可以通過其他的文件確定勞動關系。法律明確規(guī)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未按照規(guī)定與勞動者簽訂勞動的,可以通過工資支付憑證、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確定勞動關系,還可以通過用人單位
2,236 2022.04.17 -
00:56
集體合同和勞動合同的區(qū)別集體合同是企業(yè)與企業(yè)工會或職工代表根據(jù)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wèi)生、保險福利等事項,在平等協(xié)商的基礎上簽訂的書面協(xié)議;勞動合同是企業(yè)與勞動者為確定勞動關系、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而簽訂的書面協(xié)議。首先,在合
3,058 2022.04.17 -
01:07
勞動關系和勞務關系有什么區(qū)別我國勞動法并沒有嚴格規(guī)定,勞動關系以及勞務關系的性質。但是根據(jù)相關法律規(guī)定,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存在較大區(qū)別。二者最主要的區(qū)別就在于,勞動關系受到勞動法律制度的周全保護,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是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勞務關系就要受到一般民事合同法
6,38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