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中普通程序與第一審程序有什么區(qū)別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第一審普通程序是最初受理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時所適用的審判程序,它是審理民事案件的基本程序.經濟案件適用最多的是第一審普通程序. (1)起訴和受理起訴是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保護其合法權益,要求人民法院依法審理案件的行為.人民法院對民事案件實行"不告不理"的原則.因此,起訴才可能引起訴訟程序,使訴訟活動開始.起訴是當事人的一項重要訴訟權利,只有有效地行使起訴權,才可能使人民法院啟動訴訟程序.起訴應當具備的條件是:①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②有明確的被告;③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④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受理是人民法院接到原告的起訴后,決定接受原告的起訴并開始訴訟程序的行為.人民法院經過審查,認為原告的起訴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條件,必須受理案件;對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條件的起訴裁定不予受理. (2)審理前的準備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應當進行審理前的準備.包括: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fā)送被告,被告應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告知當事人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組成合議庭并在三日內告知當事人;核對訴訟材料或進行必要的調查,收集必要的證據. (3)開庭審理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審判一般應當公開進行.審理過程分為法庭調查;法庭辯論;征詢原告,被告,第三人意見;能夠調解的進行調解;判決.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上級人民法院批準. (4)判決和裁定法庭辯論終結后,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判決.判決前能夠調解的,還可以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判決一律公開宣告.判決書應當寫明:①案由,訴訟請求,爭議的事實和理由;②判決認定的事實,理由和適用的法律依據;③判決結果和訴訟費用的負擔;④上訴期間和上訴的法院.判決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以及依法不準上訴或上訴期滿沒有上訴的判決,裁定,是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當事人就經濟糾紛向法院提起訴訟的,通常適用的都是普通程序,而關于經濟糾紛起訴流程,首先是要知道去哪個法院起訴,然后書寫起訴狀提交給法院,根據最新的規(guī)定現(xiàn)在是當場就要決定是否立案。如果立案的話,則就會發(fā)給立案通知書,至此,整個經濟糾紛起訴流程就算結束,之后就是等待開庭。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1、立案的方式、手續(xù)不同。 普通程序的立案方式是群眾舉報一一部門移送一執(zhí)法檢查一一上級交辦四個不同范圍受理審查立案,都屬有影響和一般普通的案件簡易程序立案是在執(zhí)法檢查中,當場發(fā)現(xiàn)違法事實,予以處罰的違法事件。所以,受理方式相對普通程序而言要簡便,范圍要窄一些。立案手續(xù)辦理也不一樣,普通程序的立案程序,要限期由辦案人員根據立案線索提出立案報告或填寫立案審批表,報檔案行政機關負責人審批或集體研究決定,認為后果性質嚴重,且具有懲戒效應需給予處罰才審批立案簡易處罰程序中沒有明確規(guī)定審批手續(xù),現(xiàn)場檢查中來不及辦理立案審批手續(xù)。但對罰款應持慎重態(tài)度。 2、調查的內容、形式不同。 普通程序調查的內容:一是對案件證據材料需進一步調查取證:二是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后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經行’政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先行登記保存,并應當在七日內及時作出處理決定。在此期間,當事人及有關人員不得銷毀或者輕移證據是對較大數(shù)額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并有舉證的義務。而簡易程序調查取證比較簡單,只要是違法事實確鑿,并有法定處罰依據,就可以依法作出處理。否則,對于事實不夠清楚,證據不足的案件只能適用普通程序進行調查取證。調查形式也不同。普通程序調查終結,要形成綜合報告,分別作出處理意見,按照案件管理的有關規(guī)定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和不給予行政處罰,由辦案單位負責人簽字生效簡易程序不一定要適.用這種復雜的登記式處罰形式,當場發(fā)現(xiàn)當場處理。 3、處罰的幅度不同。 普通程序:適應的處罰幅度對法人或其他組織一千元以上,對個人五十元以上的罰款。適用聽證程序對單位以五萬元以上,個人處以三千元以上罰款決定簡易程序僅適用對個人五十元以下處罰,法人和其他組織一千元以下的處罰或警告。 4、結案的時間不同。 適用簡易程序案件結案時間一般是當場處罰,最長時效不超過三個月普通程序案件的結案時間一般為六個月,重大疑難案件經允許還可延長。
民事訴訟第一審普通程序的庭審程序如下: 1、開庭通知和公告; 2、庭前準備; 3、法庭調查; 4、法庭辯論; 5、庭審調解; 6、宣判。
-
第二審程序與第一審程序有什么區(qū)別
第二審程序與第一審訴訟程序雖然都屬于訴訟案件的審判程序,但畢竟是兩種不同的訴訟程序,其主要區(qū)別如下: 1、審判程序發(fā)生的原因不同。一審訴訟程序的發(fā)生,基于當事人的起訴權和法院的管轄權;而二審程序的發(fā)生是基于當事人的上訴權和二審法院的審判監(jiān)督
2020.07.13 266 -
民事訴訟簡易程序和普通程序有什么區(qū)別
民事訴訟普通程序與簡易程序的區(qū)別: 1、立案的方式、手續(xù)不同。普通程序的立案方式是群眾舉報一一部門移送一執(zhí)法檢查一一上級交辦簡易程序立案是在執(zhí)法檢查中,當場發(fā)現(xiàn)違法事實,予以處罰。 2、調查的內容、形式不同。普通程序調查取證比較復雜。簡易程
2020.07.09 513 -
民事訴訟簡易程序和普通程序有何區(qū)別
簡易程序是普通程序的簡化。它審理程序簡便,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判。普通程序適用于除簡單的民事案件之外的其他民事訴訟案件。法律規(guī)定,簡易程序只適用于簡單的民事案件,只有基層法院和其派出法庭才能適用,中級以上法院審理案件不適用簡易程序。 簡易程序
2020.08.24 1,087
-
民事訴訟中第一審普通程序與第二審普通程序有什么區(qū)別?
第一審普通程序是最初受理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時所適用的審判程序,它是審理民事案件的基本程序.經濟案件適用最多的是第一審普通程序. (1)起訴和受理起訴是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保護其合法權益,要求人
2022-04-06 15,340 -
民事訴訟中第一審普通程序與第二審普通程序的區(qū)別是什么
第一審普通程序是最初受理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時所適用的審判程序,它是審理民事案件的基本程序.經濟案件適用最多的是第一審普通程序. 人民法院對民事案件實行"不告不理"的原則.因此,起訴才可能引起
2022-04-01 15,340 -
民事訴訟第一審普通程序與第二審普通程序之間的關系是什么樣的區(qū)別
第一審普通程序是最初受理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時所適用的審判程序,它是審理民事案件的基本程序.經濟案件適用最多的是第一審普通程序. 人民法院對民事案件實行"不告不理"的原則.因此,起訴才可能引起
2022-02-12 15,340 -
民事訴訟中普通程序和簡易程序審理的區(qū)別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2022-10-09 15,340
-
01:08
民事訴訟程序民事訴訟程序,一般有以下的5個步驟:1、起訴方需要撰寫民事起訴狀,根據被告的人數(shù)提供起訴狀的副本;2、起訴狀準備好后,起訴方需要到管轄區(qū)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會審核收到的資料和證件,符合條件的,會發(fā)放立案通知書。起訴方需要到立案庭預交
8,693 2022.04.17 -
00:58
審判監(jiān)督程序與二審的區(qū)別審判監(jiān)督程序與二審的區(qū)別有以下三點,分別是: 1、審判監(jiān)督程序審理的對象是已經生效的判決或者裁定;二審程序的審理對象是尚未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者裁定; 2、審判監(jiān)督程序提起的理由是生效的判決或者裁定確有錯誤;二審程序對上訴理由未作限制; 3
875 2022.07.06 -
02:04
交通事故訴訟程序怎么走因交通事故發(fā)生損害賠償?shù)?,可以由雙方協(xié)商解決,協(xié)商不成,可以請公安機關交警大隊進行調解處理,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訴訟程序如下: 1、立案。即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和證據材料,訴狀應寫明請求事項和事實理由。經過法院立案庭審查
1,15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