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上農民工討薪問題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討薪:1、申請支付令 在用工單位與勞動者達成和解協(xié)議,即用工單位開具了電子或者書面工資欠條的情況下,勞動者可以持有憑據直接到法院申請非訴訟督促程序,申請支付令,要求用工單位支付工資。 2、勞動監(jiān)察部門投訴 到當地勞動監(jiān)察部門投訴,勞動監(jiān)察大隊會到企業(yè)了解雙方有沒有和解的意愿,同時出具一份《處罰決定書》,要求用工單位支付工資。 3、勞動仲裁部門申請仲裁 在仲裁過程中,勞動者需要把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據以及相關情況的材料提交給仲裁庭,仲裁庭進行裁決,要求用工單位支付工資。 4、法院起訴 如果對裁決的結果不滿意或者用工單位仍然不履行支付義務,可以到法院起訴,要求用工單位支付工資。勞動者必須先通過勞動仲裁,才能到法院提起訴訟。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有證據或付款憑證依據的按合同付款,法律支持規(guī)范化勞務管理,施工方可以直接發(fā)工資給民工,做好合同、簽到表,工資表,收款憑證,施工方不欠民工錢,如果用人單位惡意欠薪,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fā)出支付令。
-
農民工討薪的辦法
農民工作為弱勢群體,單位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情況普遍。在此情況下,建議農民工通過以下方法進行討薪: 1、與用人單位進行協(xié)商:有工會的,可首先向工會反映情況,通過工會與用工方進行交涉;若單位還沒有成立工會組織,也可以直接向用工方提出協(xié)商要求;被拖
2020.07.26 330 -
農民工討薪涉及了什么法律
農民工討薪主要涉及的法律為《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及相關司法解釋。法律規(guī)定,用人單位欠薪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
2020.07.17 317 -
農民工怎么討薪
農民工討薪可與用人單位協(xié)商或者可向勞動監(jiān)察部門報告,有工會的單位可以先向工會反映情況,通過工會與用人單位協(xié)商;單位未設立工會組織的,也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提出協(xié)商要求;拖欠工資的工人也可以聯(lián)合起來,向用人單位提出集體協(xié)商要求,給他們施加壓力。
2022.04.15 559
-
農民工討薪問題該怎么辦
1、協(xié)商處理。當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時,最好的解決措施是與用人單位的主管人員進行協(xié)商:有工會的單位,可首先向工會反映情況,通過工會與用工方進行交涉。若單位沒有成立工會組織,也可直接向用工方提出協(xié)商要求。被
2023-01-15 15,340 -
勞動局為農民工討薪期限問題
勞動局投訴屬于行政途徑,只要在合理期間內主張即可。勞動局討薪不適用仲裁時效,只要在合理期限內舉報即可。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fā)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
2022-06-23 15,340 -
農民工討薪怎么辦農民工討薪的方法
農民工可以采取下列方式進行討薪: 1、農民工可以先與用人單位進行協(xié)商; 2、協(xié)商不成的,可以向監(jiān)察大隊進行投訴; 3、或者是收集相關可以證明勞動關系的證據,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2022-06-09 15,340 -
農民工欠薪問題
2020年實現(xiàn)基本無拖欠 受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部分企業(yè)生產經營困難等因素影響,一些地區(qū)拖欠農民工工資現(xiàn)象有所反彈,“從各地反映的情況來看,當前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仍主要發(fā)生在工程建設領域。同時,加工
2022-07-21 15,340
-
01:17
民工討薪的方法是什么民工遇到老板拖欠工資的,有以下解決方法:1、找老板私下協(xié)商、調解,最好再讓老板寫張欠條,寫明欠款金額和欠款人姓名,留下有利證據;2、協(xié)商不成的,可以到勞動行政部門進行投訴或者申請勞動仲裁;3、以上方法都沒辦法解決的,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
2,350 2022.04.17 -
00:59
針對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怎么辦我國的勞動法規(guī)定,一般情況下,被拖欠工資的農民工可以先直接和單位協(xié)商,告訴單位拖欠工資屬于違法行為??梢韵虍數氐膭趧有姓块T投訴,舉報單位存在拖欠工資的行為。也可以到當地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咨詢法律意見。此外,如果用人單位欠薪嚴重的
1,464 2022.05.11 -
00:51
以租代售合同法律效力問題以租代售合同一般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享有自愿訂立合同的權利,合同內容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不存在法律規(guī)定的合同無效的情形,合同即是合法有效的。 當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
3,72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