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拖欠我工資還跑路了我該怎么辦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老板拖欠你的工資,還跑路,可以通過以下方式維權: 1、向法院申請支付令。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guī)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 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fā)出支付令。 2、向勞動監(jiān)察大隊投訴,勞動監(jiān)察大隊會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五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guī)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guī)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3、向勞動仲裁委申請勞動仲裁。法律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五條發(fā)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愿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拖欠工資老板跑了的,可以到勞動部門投訴,也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對于對方無法找到的,可以起訴到法院,并申請強制執(zhí)行處理,具體情況下可以根據拖欠工資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合法的處理。
1、搜集有用的證據,勞動者一定要保存證據,特別是證明自己和單位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據:招聘簡章、記錄以及勞動合同;職工名冊、考勤記錄;上崗證、工作證(牌)、出入證、飯票、加班記錄、押金收據、工資欠條、同事證言等。 2、保護公司生產資料, 3、找勞動監(jiān)察大隊投訴或仲裁。
-
-
老板跑路拖欠工資怎么辦
1、向勞動部門投訴、舉報?!吨腥A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
2020.03.02 282 -
-
老板拖欠我工資,還跑路了,我該怎么辦呢?
老板拖欠你的工資,還跑路,可以通過以下方式維權: 1、向法院申請支付令。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guī)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 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
2022-04-08 15,340 -
老板拖欠我的工資,跑路了,我該怎么辦
老板拖欠你的工資,還跑路,可以通過以下方式維權: 1、向法院申請支付令。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guī)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 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
2022-04-08 15,340 -
老板拖欠我工資跑路了
老板拖欠你的工資,還跑路,可以通過以下方式維權:1、向法院申請支付令。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guī)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
2022-04-06 15,340 -
老板拖欠工資跑了我該怎么辦
您可向單位所在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要求老板承擔未簽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補償、拖欠工資
2022-07-29 15,340
-
01:01
老板跑了拖欠工資怎么辦在確定投訴單位詳細地址和負責人信息。帶上身份證、工資欠條或者其他工作的證據,到當地勞動監(jiān)察大隊投訴。公司沒有依法支付工資,勞動監(jiān)察大隊會在5個工作日內決定是否立案,立案之日起60日內,調查情況屬實的,會在15個工作日內責令單位整改,限期支付
1,355 2022.05.11 -
00:51
老板拖欠工資該怎么辦老板工資拖欠的處理方法:首先勞動者可以先跟用人單位協商解決,如果協商失敗,勞動者可以到勞動部門的保障監(jiān)察大隊投訴。然后勞動者也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進行調解。如果調解失敗,在一方當事人要求仲裁的情況下,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
1,311 2022.04.17 -
00:59
老板跑路了欠客戶錢怎么辦債務人跑路,如果債務上設有保證人,可以向保證人主張債權,如果債務人有配偶,且債務是其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發(fā)生的,可以直接要求其配偶償還,也可以向法院起訴。這類案件,通常屬失蹤人住所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若住所地與居住地不一致,屬最后居住地基層人
1,057 2022.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