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中押金的法律效力怎樣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押金,是一方當事人將一定費用存放在對方處保證自己的行為不會對對方利益造成損害,如果造成損害的可以以此費用據(jù)實支付或另行賠償。在雙方法律關系不存在且無其他糾紛后,則押金應予以退還。在違約時將會被扣除。 押金具有替代性,一般是在一方已為另一方遞交實質性的標的物,為保證已交付的標的物能返還,要求另一方交付相當金額的保證金,在合同不能履行時,以沒收押金作為解決合同的方式,體現(xiàn)保護非交付押金一方的利益。 押金,實務中也稱保證金,風險抵押金等。是指當事人雙方約定,債務人或第三人向債權人給付一定的金額作為其履行債務的擔保,債務履行時,返還押金或予抵扣;債務不履行時,債權人得就該款項優(yōu)先受償。給付押金的人,稱出押人,一般就是債務人或第三人。受領押金的人,稱受押人,他是債權人。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一、定金合同屬于從合同。當主債權合同變更或者消滅,定金合同也隨之變更或者消滅。 二、定金合同屬于要式合同。根據(jù)擔保法的規(guī)定,定金合同必須以書面形式訂立。因此,定金合同是要式合同。 三、定金合同屬于實踐合同。我國擔保法規(guī)定,定金合同從實際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因此,定金合同屬于實踐合同。 四、定金法則的效力。定金對于債權的保障功能在于定金法則的適用。即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時失去定金;接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時,雙倍返還定金。
-
質押合同的法律效力
質押合同,是出質人與質權人雙方基于主債務合同就質物擔保事項達成的書面擔保合同。 質押合同當中質押物是由質權人占有的,在人無償清償債務時,質權人可以就質押物變賣的價金優(yōu)先受償。 設立抵押權,當事人應當采用書面形式訂立抵押合同。 抵押合同一般包
2021.01.19 178 -
抵押合同的法律效力
抵押合同的法律效力即指抵押人和抵押權人約定設立的抵押權的成立。抵押權是合同雙方預期的法律效果。 在合同生效前,它雖有合同約定,但只是一種可能性,并不實際存在。只有在辦理抵押登記之后,抵押權才從可能性轉化為現(xiàn)實性。
2021.01.22 171 -
合作合同中怎樣具有法律效力?
合作合同滿足下列條件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行為人意思表示真實;合作合同的內容符合法律法規(guī)和公序良俗;合作合同的形式符合法律規(guī)定;法定其他有效條件等。
2021.03.20 97
-
押金在合同中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押金,是一方當事人將一定費用存放在對方處保證自己的行為不會對對方利益造成損害,如果造成損害的可以以此費用據(jù)實支付或另行賠償。在雙方法律關系不存在且無其他糾紛后,則押金應予以退還。在違約時將會被扣除。
2022-04-02 15,340 -
押金在合同中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什么是押金
押金,是一方當事人將一定費用存放在對方處保證自己的行為不會對對方利益造成損害,如果造成損害的可以以此費用據(jù)實支付或另行賠償。在雙方法律關系不存在且無其他糾紛后,則押金應予以退還。在違約時將會被扣除。押
2022-03-09 15,340 -
押金合同的法律效力
債務人一旦交付押金,押金合同即告成立并生效,對當事人雙方發(fā)生預期的法律效力。 對出押人而言:1.依合同規(guī)定交付押金。固然押金交付是押金合同生效的要件,但在實務中,押金的交付往往還是主合同生效所附的一個
2022-03-18 15,340 -
押金在合同中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押金,是一方當事人將一定費用存放在對方處保證自己的行為不會對對方利益造成損害,如果造成損害的可以以此費用據(jù)實支付或另行賠償。在雙方法律關系不存在且無其他糾紛后,則押金應予以退還。在違約時將會被扣除。押
2022-01-26 15,340
-
01:26
怎樣簽合同有法律效力要使簽署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首先需要審核自己是否具有簽訂合同的資格,一般來說,只需要關注自己是否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但是一些特殊的合同是需要專項資格的,比如特許經(jīng)營合同。其次,需要關注合同的內容,是否是雙方意思表示一致的結果,而且表示真
2,770 2022.04.17 -
01:01
怎樣的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一份合同想要具有法律效力,需要符合: 1、主體適格,而且具備訂立合同的相應能力; 2、合同的內容必須符合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不存在欺詐、脅迫或者重大誤解等可撤銷的情形; 3、合同的內容不能違反我國法律或者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但是法律法規(guī)另有
652 2022.05.18 -
01:52
合同解除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合同解除的法律效力如下: 1、合同解除后,還沒有未履行的,需要終止。解除合同雙方當事人將來履行相接受履行的義務; 2、合同解除不影響當事人請求賠償損失的權利。合同解除與損害賠償可以并存。但對于損害賠償?shù)姆秶?,有不同觀點。其一認為無過錯一方所
718 2022.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