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拖欠的責任有哪些工資拖欠的法律責任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有關(guān)工資拖欠的法律條文有:《勞動合同法》第30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guī)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shù)厝嗣穹ㄔ?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ookingeasy.cn/cjh/14326344831719552457.html">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fā)出支付令。 《勞動合同法》第38條:用人單位對勞動者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法》第91條: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quán)益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jīng)濟補償,并可以責令其支付賠償金:(1)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2)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3)低于當?shù)?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ookingeasy.cn/cjh/14657430083658038088.html">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4)解除勞動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規(guī)定給予勞動者經(jīng)濟補償?shù)??!笨梢钥闯?,無故拖欠職工工資,資方要支付拖欠工資、補償金(25%拖欠工資額),必要時還要支付賠償金(但要以造成實際損害為前提)。
對內(nèi)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
-
拖欠民工工資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拖欠民工工資的法律責任有:按照應付金額50%以上1倍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勞動者可以向當?shù)貏趧泳滞对V,經(jīng)勞動局通知后公司逾期仍不支付的,可以責令用人單位加付賠償金。
2020.06.05 194 -
拖欠工資的法律責任規(guī)定
1、民事責任:用人單位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以及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勞動者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并要求用人單位賠償。用人單位除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全額支付勞動者工資報酬外,還需加發(fā)相當于工資報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經(jīng)
2020.06.19 235
-
拖欠工資的法律責任有哪些拖欠工資如何定性法律責任
“拖欠”是指用人單位無正當理由超過規(guī)定的工資發(fā)放時間而未付給勞動者工資的行為。下列情況不屬于“拖欠工資”: (一)用人單位遇到非人力所能抗拒的自然災害、戰(zhàn)爭等原因,無法正常支付工資; (二)用人單位確
2022-04-19 15,340 -
拖欠工資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拖欠”是指用人單位無正當理由超過規(guī)定的工資發(fā)放時間而未付給勞動者工資的行為。下列情況不屬于“拖欠工資”: (一)用人單位遇到非人力所能抗拒的自然災害、戰(zhàn)爭等原因,無法正常支付工資; (二)用人單位確
2022-04-11 15,340 -
拖欠工資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拖欠”是指用人單位無正當理由超過規(guī)定的工資發(fā)放時間而未付給勞動者工資的行為。下列情況不屬于“拖欠工資”: (一)用人單位遇到非人力所能抗拒的自然災害、戰(zhàn)爭等原因,無法正常支付工資; (二)用人單位確
2022-04-13 15,340 -
拖欠工資有哪些法律責任
“拖欠”是指用人單位無正當理由超過規(guī)定的工資發(fā)放時間而未付給勞動者工資的行為。下列情況不屬于“拖欠工資”: (一)用人單位遇到非人力所能抗拒的自然災害、戰(zhàn)爭等原因,無法正常支付工資; (二)用人單位確
2022-04-12 15,340
-
01:09
關(guān)于工資拖欠的法律關(guān)于工資拖欠的法律,具體情況如下: 1、用人單位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jīng)濟補償,并可以責令支付賠償金; 2、用人單位需要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guī)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 用人單位拖欠
3,501 2022.05.11 -
01:21
工資拖欠工資怎么辦根據(jù)我國相關(guān)法律規(guī)定,用人單位有按時支付勞動者工資的義務,如果用人單位逾期不支付工資,勞動者可以通過以下方式維護自己的權(quán)利:自行找用人單位協(xié)商,要求其支付工資;協(xié)商無果后,勞動者可以向當?shù)貏趧颖O(jiān)察部門投訴;勞動者可以向當?shù)氐膭趧又俨脵C構(gòu)提起
1,730 2022.04.17 -
00:58
拖欠工資的訴訟時效根據(jù)相關(guān)規(guī)定,因為勞動爭議而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該時效期間自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quán)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追索勞動報酬的爭議屬于勞動爭議,故勞動報酬糾紛中勞動報酬的訴訟時效期限是一年,自解除勞動關(guān)系之日起算。也就是說,不論追索的勞動報酬
7,051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