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師普法為法師兄(原110咨詢網(wǎng))原創(chuàng)內容,未經(jīng)授權,任何形式的復制、轉載都視為侵權行為。
行政訴訟法修改后起訴期限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訴訟。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同時,也可以先提起行政復議,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我國《行政訴訟法》在修改后對于起訴期限的相關規(guī)定為:行政訴訟法過去規(guī)定的直接起訴期限為三個月,修改后的期限為六個月,較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兩年訴訟時效相比顯然較短。
行政賠償訴訟適用于調解,行政賠償訴訟,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其合法權益受到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的侵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根據(jù)賠償請求人的訴訟請求,適用《行政訴訟法》的一般規(guī)定以及《國家賠償法》的特別規(guī)定及有
改后的行政訴訟法十大亮點◆擴大受案范圍增加可提起訴訟的情形:對征收、征用及其補償決定不服的,行政機關濫用行政權力排除或者限制競爭的等?!粜姓C關不得干預、阻礙法院立案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干預、阻礙
行政訴訟起訴期限,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法定期限。超過這一法定期限,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就喪失了對該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權利。 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九條
《民事訴訟法》適用于申請行政訴訟變更的訴訟請求。申請方式是當事人有權在法庭辯論結束前向法院提出變更訴訟請求,法院對其進行審查。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應當準予變更訴訟請求。
行政訴訟起訴期限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法定期限。超過這個法定期限,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就失去了對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權利。自1989年頒布的《中華人
中國的憲法一共經(jīng)歷了八次修改。分別在1975、1978、1982年對憲法進行了三次全面修改。1982年修改后的憲法即現(xiàn)行憲法,并在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對其進行了部分修正。最后一次的憲法修正是在2018年
我國自《憲法》制定并實施以來,對于憲法的修改,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表決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對現(xiàn)行憲法共進行了五次部分修改,分別是: 一、1988年4月12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 二、1993年
未成年人保護法指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權、發(fā)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權利,國家根據(jù)未成年人身心發(fā)展特點給予特殊、優(yōu)先保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保護未成年人,是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人民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