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離婚訴訟答辯期和上訴期是多少天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被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有住所的,答辯期、上訴期同國內一般訴訟的答辯期、上訴期相同:答辯期為十五日;判決的上訴期為十五日;裁定的上訴期為十日。被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人民法院應當將起訴狀副本送達被告,并通知被告在收到副本后三十日內提出答辯狀。被告申請延期的,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決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當事人,不服第一審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的,有權在判決書、裁定書送達之日起三十日內提起上訴。被上訴人在收到上訴狀副本后,應當在三十日內提出答辯狀。當事人不能在法定期間提起上訴或者提出答辯狀,申請延期的,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一般情況下,答辯期是收到上訴狀副本之日起的十五日內。答辯期限是指被告在收到上訴狀副本之后應當在法定期限內提交答辯狀,這個法定期限就叫做答辯期。我國民事訴訟法明確規(guī)定,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fā)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被告提出答辯狀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fā)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答辯狀是針對原告的起訴狀中陳述的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作出承認或否認的陳述及理由。如果在15日內未能提交答辯,也可以在參加開庭的時候當庭答辯。如果你需要向法庭提交證據,必須在提交答辯狀的期間內,將證據的復印件一并提交法庭。證據的原件則待正式開庭時帶到法庭質證。
-
涉外離婚申請答辯期要多少天
涉外離婚訴訟答辯期原則上為收到起訴狀副本后三十日內。上訴期一般為判決書、裁定書送達之日起三十日內。且上述兩個期限有特殊情形的可以申請延期,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2020.06.04 113 -
民事訴訟的答辯期間和上訴期間分別是多長
被告人從收到起訴狀之日起15日內,有向法院提交答辯狀的權利。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2020.11.23 132 -
民事訴訟的答辯期和上訴期間分別是多長時間
民事訴訟的答辯期限規(guī)定是,被告人從收到起訴狀之日起15日內,有向法院提交答辯狀的權利。上訴期限的規(guī)定是,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2020.04.07 224
-
涉外離婚訴訟的答辯期與上訴期是什么
被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有住所的,答辯期、上訴期同國內一般離婚訴訟的答辯期、上訴期相同:答辯期為十五日;判決的上訴期為十五日;裁定的上訴期為十日 被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人民法院應當將
2022-06-29 15,340 -
涉外離婚案的上訴期和答辯期一般多久?
被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有住所的,答辯期、上訴期同國內一般訴訟的答辯期、上訴期相同;答辯期為十五日;判決的上訴期為十五日;裁定的上訴期為十日。被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人民法院應當將起訴
2022-08-30 15,340 -
涉外離婚訴訟的答辯期最長是多久
被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有住所的,答辯期和上訴期與國內一般離婚訴訟相同;答辯期為判決的上訴期為15天;裁定的上訴期為10天。被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有住所的,人民法院應當將起訴狀副本送達被告,并通知被告
2021-10-29 15,340 -
涉外民事訴訟答辯期是多久
上訴就是涉外民事訴訟當事人權利。我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當事人,對于第一審人民法院沒有生效和可以上訴的裁定不服的,有權利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其上訴的期限是三十天。被告上訴在接收到上訴副本之后,應該在
2022-08-23 15,340
-
01:04
民事判決上訴期多少天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那天起的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最高人民法院審理的第一審民事案件,當事人不服不能上訴,
1,511 2022.04.17 -
01:19
離婚訴訟的訴訟費是多少根據相關規(guī)定,離婚案件的訴訟費用為五十元至三百元不等。案件中涉及財產分割的,如果財產總額不超過二十萬元,不用另外繳納費用;如果超過了二十萬元的,按照財產總額的百分之零點五的比例繳納訴訟費。另外,訴訟費一般由原告在起訴時先墊付,待案件審理完畢
2,141 2021.03.24 -
01:05
刑事訴訟上訴期限刑事訴訟中,被告人不服刑事判決上訴的,上訴期限為收到判決之日起十日;如果被告人不服裁定提起上訴,上訴期限為收到裁定書之日起五日。法院在制作判決書時,會在判決書中寫明上訴期限和上訴法院,被告人或者經被告人授權的近親屬、辯護人均可以提出上訴。
2,446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