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權債務糾紛犯罪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我國原則上實行刑民分離,債務糾紛一般不成為刑事案件。債權債務問題盡可能通過法律解決。但是,如果債務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獲得貸款后根本沒有歸還的意愿和計劃,可能涉嫌詐騙。債權人依法起訴債務人并取得生效判決的,債務人有能力履行拒不履行判決確定的義務的,可能構成拒不履行判決罪。借款人逃跑涉及民間借貸糾紛案件與詐騙罪的區(qū)別。區(qū)分民事借貸糾紛和詐騙犯罪的一個關鍵因素是行為人獲得的款項是否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如果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通過虛構事實騙取他人款項,往往表現(xiàn)為攜款潛逃或揮霍,涉嫌詐騙;正當?shù)馁J款關系,債務人沒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但因客觀原因不能按期償還的,屬于民事糾紛案件,只承擔民事償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條?法律明文規(guī)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guī)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條?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nèi)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guī)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nèi)犯罪的,也適用本法。 犯罪的行為或者結果有一項發(fā)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nèi)的,就認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nèi)犯罪。
對內(nèi)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
債權債務糾紛是什么糾紛
債權債務糾紛屬于民事糾紛。債務糾紛可以通俗的理解為因各種金錢借貸償還關系問題,引發(fā)的矛盾的發(fā)生。債務糾紛也就是人與人之間因金錢而引起的矛盾,稱之為-債務糾紛,法定義務:債務人有義務按約定。
2020.07.02 288 -
案由債權債務糾紛
債權債務糾紛案由有以下這些: 1、債權人代位權糾紛; 2、債權人撤銷權糾紛; 3、債權轉讓合同糾紛; 4、債務轉移合同糾紛; 5、債權債務概括轉移合同糾紛。
2020.05.04 306 -
債權債務糾紛管轄
1、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jīng)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jīng)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2、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3、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
2020.10.30 352
-
債權債務糾紛犯罪會怎樣
債權債務糾紛屬于民事糾紛,一般不坐牢,不涉及刑事處罰。 債務人未償還債務的,債權人向法院起訴并勝訴后,債務人拒絕履行法院判決的,債權人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法院可以根據(jù)情節(jié)輕重處以罰款和拘留。 法律
2021-10-31 15,340 -
債權債務糾紛
債權債務糾紛: 如債務人欠債不履行的(如借款、貨款等),債權人可以提起訴訟要求還,為了防止對方轉移財產(chǎn),原告在訴前或者訴中,可以向法院申請財產(chǎn)保存,如采取查封房產(chǎn)、凍結銀行賬戶等措施,判決生效后,債權
2022-05-03 15,340 -
債權債務糾紛與債務糾紛的區(qū)別
債務(debtor),通常指根據(jù)法律或合同,在借債關系中對債權人負有償還義務。 糾紛(disp te),爭執(zhí)不下去,產(chǎn)生矛盾關系。 本于權利義務相對原則,相對于債權者為債務,即必須為一定行為(作為或不
2022-05-07 15,340 -
因債權債務糾紛
債權債務糾紛: 如債務人欠債不履行的(如借款、貨款等),債權人可以提起訴訟要求還,為了防止對方轉移財產(chǎn),原告在訴前或者訴中,可以向法院申請財產(chǎn)保存,如采取查封房產(chǎn)、凍結銀行賬戶等措施,判決生效后,債權
2022-05-10 15,340
-
00:58
合同糾紛與債權債務糾紛的區(qū)別合同糾紛屬于債權債務糾紛范圍內(nèi)。債權債務糾紛的定義,其實是債權人在請求他人為一定行為的民法上權利的糾紛,且債權和債務是不能單獨的存在的。而債權債務糾紛產(chǎn)生的原因是分為契約、無因管理、不當?shù)美颓謾嘈袨椤:贤莻鶛喈a(chǎn)生最主要的原因。侵權行為一
3,164 2022.04.17 -
00:58
債權債務糾紛如何解決發(fā)生債權債務糾紛的,債權人可以先與債務人協(xié)商要求還款,協(xié)商不成的債權人可以到法院起訴。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guī)定可知, 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除此之外,還需要向法院提交能夠證明債權債務關系存在的相關證據(jù)。債權人在向法
1,278 2022.04.17 -
01:14
債權債務糾紛怎么處理根據(jù)我國法律的相關規(guī)定,債權債務糾紛的處理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和解。債權人和債務人雙方在平等自愿、互諒的基礎上,進行協(xié)商解決糾紛。 2、調解。當事人雙方可以向所在地的人民調解委員會提出書面調解申請。 3、仲裁。若雙方當事人協(xié)商不成,也
1,321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