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拍賣的房子能不能提取公積金?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xué)習(xí)!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從法院拍賣到的住房可以申請公積金貸款,也能提取本人住房公積金。提取或貸款前須辦理好房產(chǎn)過戶手續(xù),取得《不動產(chǎn)權(quán)證書》。
對內(nèi)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可以。配偶名下有房產(chǎn),在滿足一定條件下可以申請?zhí)崛」e金。配偶有房且該房屋為自有住房,在對該房屋進(jìn)行翻建或者大修時,是可以申請?zhí)崞鸸e金的。繳存住房公積金的職工,在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時,還可以向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
租房子可以提取公積金。職工連續(xù)足額繳存住房公積金滿3個月、本人及配偶在繳存城市無自有住房且租賃住房的,可以每季度提取一次住房公積金支付房租。每次提取金額合計不超過一個季度的房租,每月房租高于1980元的按1980元核定提取金額。
-
買房公積金能不能提取出來?
買房可以提取公積金。住房公積金就是為了保障居民能住有所居,如果在購買、建造、翻建和大修住房時,就是可以提取出住房公積金的。住房公積金是國家實施的住房保障措施。
2020.10.10 166 -
租房能提取公積金?
租房能提取公積金。根據(jù)《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的規(guī)定,職工租金超過家庭工資收入規(guī)定比例的,可以從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中提取存儲余額支付租金。但提取的住房公積金不得超過實際租金支出70%。這將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員工的租金支付壓力,緩解經(jīng)濟壓力。職工
2022.05.11 686 -
裝修房子能提取公積金嗎
裝修可以提取住房公積金,按照規(guī)定,住房公積金賬戶中的儲存余額,可以用于購買自住住房、建造自住住房、翻建自住住房和大修自住住房,但是因為各地的政策規(guī)定不同,所以辦理流程之前,建議先到當(dāng)?shù)刈》抗e金管理中心詳細(xì)了解。
2021.10.10 5,858
-
司法拍賣的房子可以提取嗎,公積金提取需要哪些材料
一、司法拍賣的房子可以提取的。二、職工支取住房公積金,須提供本人身份證、住房公積金支取申請,并根據(jù)不同支取情況分別提供有關(guān)證明材料。委托他人代為支取的,還須提供受托人的身份證原件及復(fù)印件。三、職工購買
2022-02-10 15,340 -
住房公積金能不能提取
(1)在購買、建造、翻建、大修具有所有權(quán)的自住住房時。(2)在離休、退休或到達(dá)離休、退休年齡時。(3)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并且與所在單位終止勞動關(guān)系時。(4)戶口遷出本市或者出境定居時。(5)非本市籍職
2022-04-10 15,340 -
法院拍賣的房子能用公積金貸款嗎
1、法院拍賣的房子如果競拍成功的話,需要一次性交清購房款,然后法院才給出具房產(chǎn)過戶的法律文書,在此之前因為沒有購房憑據(jù),所以是無法申請公積金貸款的。 2、而且申請公積金貸款(包括商貸)還需要經(jīng)過一系列
2022-05-23 15,340 -
公積金能不能提取
當(dāng)事人滿足我國法律規(guī)定的住房公積金的提取條件,可以進(jìn)行提取住房公積金。如: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有住房或者是非本市戶口職工離開本市并與所在單位終止勞動關(guān)系的。 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當(dāng)事人可以提取住房公
2021-03-16 15,340
-
01:18
住房公積金如何才能全部提取住房公積金能全部提取如下: 1、攜帶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及辦理公積金提取所需的相關(guān)資料到當(dāng)?shù)毓e金管理中心辦理公積金提取手續(xù),按照要求填寫公積金提取申請書,并提交公積金管理中心所需資料; 2、公積金管理中心在收到用的提取資料后,會對用戶提供的資
2,247 2022.11.21 -
00:56
公積金提取后是否還能用公積金貸款公積金提取后,還能用公積金貸款。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1、單位在職職工簽訂勞動合同3年期以上或連續(xù)3年簽訂1年期勞動合同; 2、正常連續(xù)按月繳存住房公積金一定期限以上; 3、未超過法定退休年齡; 4、借款人有穩(wěn)定的經(jīng)濟收入和償還本息的能力;
12,448 2022.10.03 -
00:53
已抵押的房子法院能拍賣嗎已抵押的房子法院能夠拍賣。人民法院對于可能由于當(dāng)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不能執(zhí)行或者難以執(zhí)行的案件,可以根據(jù)對方當(dāng)事人的申請,作出財產(chǎn)保全的裁定。在具體的實踐當(dāng)中,只要申請人提供擔(dān)保,人民法院通常都會進(jìn)行裁定保全。 根據(jù)《最高人民
7,390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