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高利貸問題,應該如何應對?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民間借貸屬于民事糾紛。當債務人違約無法及時還款時,出借人應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債務人歸還借款。然而,放高利貸的人通過非法手段索要借款,并對債務人及其家人進行恐嚇威脅,這是違法行為。債務人可以報警處理。 盡管公安機關可能無法立即對這些人進行制裁或處罰,但報警備案仍然有助于解決問題。至少,這可以讓放高利貸的人不敢輕易采取非法手段。如果出借人根據(jù)約定將利息計入本金并請求借款人支付復利(俗稱利滾利),只要利率不超出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同類貸款利率的4倍,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如果出借人同時主張逾期利息和違約金,只要逾期利息和違約金之和不超過按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同類貸款利率4倍計算出的利息,人民法院也應予支持。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報警或起訴。憲法明確規(guī)定,我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誣陷。公民的名譽權受到侵害,受害人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對于公然侮辱他人或者多次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根據(jù)具體情節(jié)予以治安處罰。
遭遇網(wǎng)絡高利貸的,債務人可以只償還本金以及合法部分的利息,因為對于屬于高利貸的部分法律是不保護的。如果放貸一方非要要求債務人償還高利貸部分的利息的,則可以起訴處理,如果對方采取暴力等非法手段討債的,債務人可以報警處理。
-
高利貸逼債,如何應對?
《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取締地下錢莊及打擊高利貸行為的通知》 民間個人借貸中,出借人的資金必須是屬于其合法收入的自有貨幣資金,禁止吸收他人資金轉手放款。民間個人借貸利率由借貸雙方協(xié)商確定,但雙方協(xié)商的利率不得超過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同期、同
2024.07.02 41 -
遭遇“三改一拆”,你該如何應對?
其一,對于“改”,要嚴格依據(jù)590號令程序規(guī)定依法維權。其二,對于“拆”,要牢牢鎖住程序違法點加以應對,同時注意提供自己房屋存在的依據(jù)。
2024.05.27 28 -
遭遇違法征地如何應對
遭遇違法征地的,當事人可以向違法征地機關的上一級人民政府舉報,也可以直接向國土資源部、中紀委監(jiān)察部等有關部門舉報。如果違法情況嚴重構成犯罪的,當事人可以向公安機關報警或向人民檢察院舉報。
2020.01.22 153
-
遭遇高利貸暴力催收,如何應對恐嚇行為?
如果放高利貸的人不通過正常的法律途徑向債務人索要借款,而是通過對債務人及其家人進行恐嚇威脅來迫使他們償還債務,這種行為是違法的。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如果有人有以下尋釁滋事行為之一
2024-11-27 15,340 -
當借款人遇到問題,應該如何應對?
在民間借貸糾紛案件中,被告經(jīng)常利用各種借口主動逃避出庭,導致原告無法在法庭上與其進行面對面的辯論。如果原告收到了傳票,但無正當理由拒絕出庭應訴,法院可以進行缺席判決。缺席判決是指在被告缺席的情況下,法
2024-11-28 15,340 -
如何應對網(wǎng)絡高利貸的惡意催收問題?
如果有人通過發(fā)短信或打電話威脅自己,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截圖并保留所有證據(jù),通話并記錄下來,然后向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協(xié)會投訴。管理人員會回電給您答復。 2. 如果債務已經(jīng)償還并且與債權人建立了良好的
2024-11-22 15,340 -
遭遇網(wǎng)詐如何應對
1、保持冷靜、確定損失。當遭遇了網(wǎng)絡詐騙,我們需要盡量保持冷靜,切莫慌張。確定自己的損失,如:錢財、物品等,可以的話,可以列出損失清單,供報案所用。 2、盡快報警、防止二次受騙。確定了損失之后,我們必
2023-11-14 15,340
-
01:03
高利貸如何處理在我國,民間高利貸并不會受到法律的保護。但是實踐中,放貸者大多會使用違法的行為來催收。建議當事人通過正當?shù)那溃枞≠J款。出現(xiàn)矛盾的時候,應當及時尋求警方的幫助,盡量采取合法的途徑,維護自身的權益。具體來說,根據(jù)民法典第680條的規(guī)定,國家
1,721 2022.04.17 -
00:58
受害人在遭遇電信詐騙后應該怎么辦受害人在遭遇電信詐騙后,應當盡快報警處理。受害人可以撥打110,也可以直接去公安機關進行報案,公安機關收到報案材料后,應當迅速進行審查,詐騙的金額在3000元以上的,應當立案偵查,發(fā)現(xiàn)存在犯罪事實,并且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偵查終結后,應當將
2,660 2022.04.17 -
01:20
遭遇家庭冷暴力如何取證家庭冷暴力與家庭暴力的取證方式不同,施虐者通常是以精神虐待為主,因此,家庭冷暴力的實施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其更多是通過語言攻擊、暗示性的威脅、經(jīng)濟等方面的控制,以達到用精神折磨對方。 根據(jù)《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guī)定,當遭遇家庭冷暴力時,可從以下
2,654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