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需要簽勞動合同嗎?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繳納社保并不一定需要勞動合同,按照人社部門的有關規(guī)定,職工(含農民工)與企業(yè)(含企業(yè)化管理的事業(yè)單位,民辦非企業(yè)單位)簽訂勞動合同之月起,應按規(guī)定參加企業(yè)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如職工未與企業(yè)簽訂勞動合同,但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應當從企業(yè)支付工資之月起按規(guī)定參加企業(yè)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條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辦理社保不需要勞動合同。只要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用人單位就可以交社保。一般是在入職三十日之內,用人單位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辦理社保不需要勞動合同。只要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用人單位就可以交社保。一般是在入職三十日之內,用人單位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社會保險法》第五十八條第一、三款規(guī)定,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國家建立全國統(tǒng)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
-
交社保需要簽訂勞動合同嗎
繳納社保并不一定需要勞動合同,按照人社部門的有關規(guī)定,職工(含農民工)與企業(yè)(含企業(yè)化管理的事業(yè)單位,民辦非企業(yè)單位)簽訂勞動合同之月起,應按規(guī)定參加企業(yè)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如職工未與企業(yè)簽訂勞動合同,但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應當從企業(yè)支付工資
2020.01.23 564 -
代繳社保需要簽勞動合同嗎
交社保需要簽合同。社會保險屬于國家強制性保險險種,任何建立了勞動關系的單位和個人都必須參加,只要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形成勞動關系,簽訂了勞動合同,企業(yè)就必須為勞動者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企業(yè)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的前提是雙方建立勞動關系,自然
2020.05.17 994 -
-
簽勞動合同需要交社保嗎?
和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后,單位和職工就必須按規(guī)定繳納社保。 根據《社會保險法》的規(guī)定,不管用人單位和職工是否簽訂了書面的勞動合同,只要雙方存在勞動關系的,都必須按規(guī)定繳納社保。 《社會保險法》 第五十八條
2022-05-09 15,340 -
交社保需要簽勞動合同嗎
1、員工申請仲裁或訴訟,公司會被判決補交及可能承擔滯納金; 2、員工可以因公司不交社保為由主動與公司解除勞動合同,公司除補交社保外,還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3、不繳納社保,員工不能享受社保待遇:生育津
2022-07-25 15,340 -
簽訂勞動合同后社保需要嗎
和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后,單位和職工就必須按規(guī)定繳納社保。 根據《社會保險法》的規(guī)定,不管用人單位和職工是否簽訂了書面的勞動合同,只要雙方存在勞動關系的,都必須按規(guī)定繳納社保。 《社會保險法》第五十八條用
2022-04-22 15,340 -
交社保還需要簽勞動合同嗎
用人單位辦理和勞務合同后是需要為員工辦理繳納社保的。用人單位繳納社會保險的總原則: 1.用人單位應當自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內憑營業(yè)執(zhí)照、登記證書或者單位印章,向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社
2022-07-25 15,340
-
00:50
非全日制勞動合同需要交社保嗎非全日制勞動合同是否需要繳社保,應當由用人單位自行決定。用人單位招用全日制勞動者的,應當按照法律的規(guī)定購買社會保險,與勞動者共同繳納社會保險費,招用非全日制勞動者的,用人單位可以自行決定,可以幫勞動者購買社會保險,也可以讓勞動者自行購買。這
4,255 2022.05.11 -
01:07
小工廠不簽勞動合同不買社保小工廠不簽勞動合同也沒有買社保的,員工可以與工廠協商,要求其在一個月之內與自己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如果工廠不愿意的,則員工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工廠支付從用工之日起第二個月開始計算的雙倍工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相關規(guī)定
3,579 2022.04.17 -
00:59
未簽勞動合同未交社保怎樣賠償單位超過一個月未簽勞動合同,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作為賠償。而單位拒絕繳納社保的話,勞動者可以單方面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請求。在解除合同的同時,勞動者可以要求眾人單位支付相應的經濟補償。經濟補償的數額,需要結合勞動者在本單位中工作的年
7,22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