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殘疾人低保政策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首先,并不是所有殘疾人都可以享受低保。 申請低保一般有2種: 一、因喪失勞動力家庭困難,年人均收入低于1300(各地、城鎮(zhèn)有較大差異,就是“低保線”)。 二、因重大疾病、或災難造成家庭經濟困難,有巨額欠款的。 三、其他原因造成家庭生活困難,生活難以為繼。 一)保障范圍:凡在本縣行政區(qū)域內定居并持有當地常住農業(yè)戶口,家庭共同生活的成員年人均純收入和實際生活水平均低于我縣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線標準的(年人均收入700元)農村困難居民,均可納入農村低保范圍。 (二)保障對象及補助水平:在起步階段要突出保障重點,實行分類救助。一般概定為:1、對未享受五保待遇的、無勞動能力且生活特別困難的鰥寡孤獨家庭給予重點保障,月人均補助水平40-50元;2、對家庭主要成員癡呆傻殘,無勞動能力且子女未成年、生活特別困難的家庭,給予有效救助,月人均補助水平20—30元;3、對因災、因病及其他原因導致家庭主要成員死亡或喪失勞動能力、生活特別困難的家庭給予適當救助,月人均補助水平15元。 你的情況可以去申請低保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
三級殘疾人退休政策
在我國不同類型的殘疾,所申領的殘疾證標準都是有所不同的,但是我國現(xiàn)行退休年齡標準是一致的,并無專門規(guī)定殘疾人退休年齡,根據法律規(guī)定男性工人的退休年齡一般在60周歲,而女性工人的退休年齡在50周歲,女性干部55周歲。有情況特殊的殘疾人要辦理提
2021.05.06 2,615 -
一二級殘疾人低保政策有哪些
一二級殘疾人低保政策: 1、困難殘疾人生活補助金,低保戶家庭內的重度殘疾人,可按地區(qū)低保戶標準的35%領取生活補貼,低保家庭內的非重度殘疾人,可按當地低保標準的25%生活; 2、重癥殘疾人護理補貼,城市每月補助不低于120元,農村每月補助不
2022.07.29 4,693 -
一二級殘疾人低保政策有哪些
將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家庭及時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生活困難、靠家庭供養(yǎng)且無法單獨立戶的成年無業(yè)重度殘疾人,經個人申請,可按照單人戶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針對一二級重度殘疾人都在范圍之內,這里一般保障的是殘疾人家庭,還有要解釋的一點就是對本人是
2020.09.14 693
-
一二級殘疾人低保政策
針對一二級重度殘疾人都在范圍之內,這里一般保障的是殘疾人家庭,還有要解釋的一點就是對本人是沒有收入的重度殘疾人,一直靠家庭來供養(yǎng),戶口在自己父母,朋友,兄弟姐妹名下不能單獨立戶的,可以以獨戶的形式申請
2022-05-29 15,340 -
殘疾人低保政策
沒有專門的殘疾人補助.如果是殘疾人,一般可以領取的補助是最低生活保障金 最低生活保障金 申請辦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人員,要以戶為單位,持戶口本、居民身份證和收入證明等,向戶口所在地的居(村)委會
2022-03-27 15,340 -
二級殘疾人享受哪些低保政策
一二級重度殘疾人都在范圍之內,這里一般保障的是殘疾人家庭,還有要解釋的一點就是對本人是沒有收入的重度殘疾人,一直靠家庭來供養(yǎng),戶口在自己父母,朋友,兄弟姐妹名下不能單獨立戶的,可以以獨戶的形式申請低保
2022-05-31 15,340 -
殘疾人貧困戶低保政策
殘疾人如果是重殘的話,就可以辦理重殘補助,一般二級以上就可以辦理了。一般殘疾不是很嚴重,但又不能干活,沒有經濟來源,可以考慮低保或者低保邊緣戶申請,但要符合當地民政辦的規(guī)定,具體可以到當地村委會咨詢一
2022-05-03 15,340
-
01:30
殘疾人怎么申請低保殘疾人申請低保的流程如下:首先向相關部門申辦《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在沒有工作和任何收入的情況下,可分戶計算直接申請全額低保;并在全額低保金的基礎上再追加20%后發(fā)放外,其余殘疾人群在申請最低生活保障時,均和正常人低保額度持平。根據相關
3,363 2022.04.17 -
00:55
殘疾證四級有什么優(yōu)惠政策 和補貼殘疾證四級有以下優(yōu)惠政策和補貼: 1、國家對于重度殘疾人有的兩項基本補貼外,近年來有部分地區(qū)已經放開對三級、四級殘疾的補貼了,可以領到50至60元; 2、出示殘疾人證可以免費去國家的指定旅游景點,四級殘疾人證是不收取費用的; 3、創(chuàng)業(yè)的四級
18,796 2022.04.18 -
01:00
三級殘疾證有錢領嗎三等殘疾證有錢拿。三級殘疾的每月補貼一般為90元。但各地殘疾補貼的具體金額不同。補貼類型包括享受低保待遇的;低收入家庭中未享受低保待遇的;非低收入家庭且未享受低保待遇。各地應根據三等殘疾證類型和當地經濟發(fā)展水平綜合考慮補貼額度。各級人民政府
10,40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