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的原則是什么?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一)客觀評定原則 傷殘鑒定應以人體傷后治療效果為依據(jù),認真分析殘疾與事故、損傷之間的關系,實事求是地評定。 (二)比照評定原則 遇有《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GB186672002)標準以外的傷殘程度者,可根據(jù)傷殘的實際情況,比照標準中最相似等級的傷殘內容和附錄A的規(guī)定,確定其相當?shù)膫麣埖燃?。同一部位和同一性質的傷殘,不應采用標準條文兩條以上或者同一條文兩次以上進行評定。 (三)分別評定原則 傷者符合2處以上傷殘等級的,鑒定結論中應當寫明各處的傷殘等級?!兜缆方煌ㄊ鹿适軅藛T傷殘評定》(GB186672002)在全面規(guī)范人體傷殘程度的同時,該標準還建立了多等級傷殘和肢體功能喪失的綜合計算數(shù)學方法,引入了肩關節(jié)復合體的概念并建立了功能喪失的計算方法,為解決多處傷殘和肢體功能喪失的計算及肩胛帶傷殘的評定問題提供了依據(jù)。在該標準實施后,對多處傷害造成的多處傷殘不再直接進行綜合評定,而是按受傷部位分別評定殘級,再根據(jù)多等級傷殘的綜合計算方法,確定傷殘賠償指數(shù),計算出傷殘者的傷殘實際賠償額。 (四)排除原傷病原則 鑒定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程度時,應排除其原有傷、病等進行評定。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交通事故損傷致殘的評定原則應當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堅持以交通事故因素對人體直接造成的原發(fā)性損傷及由損傷引起的并發(fā)癥或者后遺癥為依據(jù),經過系統(tǒng)治療,達到醫(yī)療終結,根據(jù)功能障礙情況,全面分析,綜合評定。
-
在進行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時,應遵循的原則是什么
在進行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1、客觀評定原則。 2、比照評定原則。 3、分別評定原則。 4、排除原傷病原則。
2020.08.24 151 -
什么是交通事故傷殘鑒定
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是需要專業(yè)的鑒定機構對傷者傷殘的鑒定,該鑒定結果是賠償?shù)囊罁?jù)。 1、可對傷殘級別進行鑒定。 2、可進行后續(xù)治療費的鑒定。 3、可對護理期、誤工期、營養(yǎng)期進行鑒定。
2020.04.25 176 -
-
交通事故傷殘等級評定的原則是什么, 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的原則是什么
當事人因交通事故致殘的,經治療已達到臨床效果穩(wěn)定即治療終結后,應當由具有資格的傷殘鑒定機構評定傷殘等級只有通過傷殘等級評定后才能確定事故造成的傷殘等級。 評定原則: 一、實事求是地評定。遵循實事求是的
2022-03-21 15,340 -
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的原則是什么啊?
(一)客觀評定原則 傷殘鑒定應以人體傷后治療效果為依據(jù),認真分析殘疾與事故、損傷之間的關系,實事求是地評定。 (二)比照評定原則 遇有《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GB186672002)標準以外
2021-03-25 15,340 -
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的原則?
(一)客觀評定原則 傷殘鑒定應以人體傷后治療效果為依據(jù),認真分析殘疾與事故、損傷之間的關系,實事求是地評定。 (二)比照評定原則 遇有《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GB186672002)標準以外
2021-03-25 15,340 -
交通事故的傷殘等級鑒定原則是什么
當事人因交通事故致殘的,經治療已達到臨床效果穩(wěn)定即治療終結后,應當由具有資格的傷殘鑒定機構評定傷殘等級只有通過傷殘等級評定后才能確定事故造成的傷殘等級。 評定原則: 一、實事求是地評定。遵循實事求是的
2022-04-12 15,340
-
01:31
交通事故傷殘一級鑒定標準是什么交通事故傷殘一級鑒定標準為: 1、顱腦、脊髓以及周圍神經受損致植物狀態(tài);或極度智力缺損或精神障礙;或四肢癱;或截癱并伴大便和小便失禁。 2、頭面部損傷致兩側眼球缺失。 3、脊柱胸段損傷導致嚴重畸形愈合,呼吸功能嚴重障礙的。 4、頸部受損致呼
1,257 2022.04.15 -
01:21
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標準交通事故傷殘評定必須等傷者康復后才可以評定的。交通事故傷殘傷殘鑒定是在客觀檢驗的基礎上,評價確定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程度的過程。傷殘等級從一級到十級。各有不同的標準。無論通何種委托方式,傷者都要提供入院記錄、出院記錄、出院小結、病歷本、
3,917 2022.04.17 -
02:05
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時間是多久檢驗、鑒定、評估機構、人員接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指派、委托或者當事人委托的,應當在規(guī)定期限內完成檢驗、鑒定、評估。檢驗、鑒定、評估結果確定后,應當出具書面結論,由檢驗、鑒定、評估人簽名并加蓋機構印章。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在接到檢驗、鑒
2,66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