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構成交通肇事逃逸的構成要件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主觀方面主觀方面即行為人的主觀動機,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動機一般是逃避搶救義務以及逃避責任追究。這種動機是積極的心理活動。雖然交通肇事罪是過失犯罪,但僅就逃逸行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為故意。因此只有行為人對肇事行為明知,同時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構成交通肇事后逃逸。因為從主觀方面來看,在犯罪惡意上是很小的,是對現場后果的害怕所致。但毫無疑問,其逃逸行為還是直接故意所致。所以無論何種情形,行為人在逃逸時都必須明知自己的行為造成了交通事故的發(fā)生,并對逃逸行為有直接的故意,這是行為人的主觀方面??陀^方面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必須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情形。從刑法理論來看,認定行為人是否構成犯罪,最直接的便是對行為的客觀方面予以認定。對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為,是最高院的《解釋》中規(guī)定了在五種情形的基礎上而逃跑的行為以上是交通肇事逃逸的構成要件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機動車駕駛員在發(fā)生交通事故的同時,擅自逃離事故現場,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責任無法確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脫責任的行為。 判斷行為人是否構成“交通肇事逃逸”,應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分析: 第一、考察行為人是否明知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不僅要看行為人的供述,還應從肇事當時的時間、地點、路況、行為人具備的知識、經驗等方面客觀地評判其是否明知,從而確定其是否構成逃逸。 如果行為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造成交通事故而駕駛車輛離開現場的,因缺乏主觀上的認識,不應認定“交通肇事逃逸” 第二、考察行為人是否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觀目的,既包括逃避刑事法律追究,也包括逃避民事法律追究、行政法律追究。 第三、考察行為人客觀上是否實施了逃離現場的行為。只有發(fā)生在交通事故發(fā)生后、行為人接受事故處理機關首次處理前這一段時間內的逃跑行為方能成立本規(guī)定中的“逃逸”。 行為人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后基于個人良心發(fā)現而返回現場、接受處理,或者逃離現場不遠即被攔截、抓獲,均不影響“交通肇事后逃逸”情節(jié)的成立。 交通肇事逃逸的現場不僅包括事故發(fā)生現場,而且包括與事故發(fā)生現場具有緊密聯系的場所,如搶救事故傷亡者的醫(yī)院; 調查事故責任的交警部門等。因為逃離事故發(fā)生現場固然會使事故責任認定等陷于困境,但逃離醫(yī)院、交警部門等場所也會妨礙事故處理,逃避法律追究。 但是,“交通肇事逃逸”不能等同于“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因為根據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的前提是行為人的交通肇事行為已經構成了“交通肇事罪”,此時“逃逸”只是量刑加重情節(jié)。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發(fā)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當事人為逃避法律追究,駕駛車輛或者遺棄車輛逃離交通事故現場的行為。構成條件主要有: 1、肇事人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 2、主觀上是為了逃避事故責任,逃避法律的追究; 3、客觀上實施了逃離事故現場,不向公安機關報案的行為。
-
交通肇事逃逸構成的要件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構成有三個方面。 1.主觀方面:即行為人的主觀動機,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動機一般是逃避搶救義務以及逃避責任追究。 2.客觀方面是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發(fā)生交通事故的基礎上而逃跑的行為。 3.逃逸后: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的空間要素,
2020.05.02 202 -
交通肇事逃逸的構成要件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構成有三個方面。 1.主觀方面:即行為人的主觀動機,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動機一般是逃避搶救義務以及逃避責任追究。 2.客觀方面是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發(fā)生交通事故的基礎上而逃跑的行為。 3.逃逸后: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的空間要素,
2020.05.23 200 -
交通肇事逃逸的構成
1.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主觀方面:主觀方面即行為人的主觀動機,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動機一般是逃避搶救義務以及逃避責任追究。這種動機是積極的心理活動。雖然交通肇事罪是過失犯罪,但僅就逃逸行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為故意。2.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客觀方面:交通
2020.10.24 160
-
交通肇事逃逸構成逃逸條件
1、行為人的交通肇事行為必須達到“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程度,這是認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前提和基礎。如果行為人沒有造成上述嚴重后果而逃逸的,則不應認定該行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僅
2022-04-27 15,340 -
交通肇事逃逸構成要件
交通事故逃逸的構成要件如下: 一、主觀方面 主觀方面是行為人的主觀動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動機一般是逃避搶救義務和責任追究。這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活動。無論如何,行為人在逃逸時都必須知道自己的行為造成了交通
2021-11-22 15,340 -
交通肇事逃逸構成要件有哪些,交通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構成有三個方面。 主觀方面 主觀方面即行為人的主觀動機,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動機一般是逃避搶救義務以及逃避責任追究。這種動機是積極的心理活動。雖然交通肇事罪是過失犯罪,但僅就逃逸行為而言,
2022-04-20 15,340 -
交通肇事逃逸構成的要件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構成有三個方面。 1.主觀方面:即行為人的主觀動機,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動機一般是逃避搶救義務以及逃避責任追究。 2.客觀方面是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發(fā)生交通事故的基礎上而逃跑的行為。 3
2023-02-22 15,340
-
01:28
交通肇事逃逸的處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相關規(guī)定,交通肇事逃逸的,應當以交通肇事罪論處。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有: 1、行為人由于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的,依法應當判處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2、行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有死亡2人以上或5人重傷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
1,398 2022.04.17 -
00:53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構成犯罪嗎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是否構成犯罪,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而定: 1、如果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的,構成犯罪; 2、交通事故逃逸后,未造成人員重傷,也未造成30萬元以上的財產損失就不構成犯罪。 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標準為: 1、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
1,271 2022.11.21 -
01:05
交通肇事逃逸判多少年根據我國刑法規(guī)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后,肇事者為了逃避法律追究,駕駛肇事車輛或者遺棄肇事車輛后逃跑的行為。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的本質特征,就
3,35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