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款后無貨款如何處理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付款后無貨屬于民法上履行不能的情況,此時應如何進行賠償存在以下兩種情況: 1、如果履行不能的情況是商家原因導致的,如明知無法供貨、明知政策調整但仍接受訂單和貨款等,則屬于欺詐行為,消費者有權要求商家承擔違約責任; 2、如果履行不能的情況不可歸責于商家,那么商家可以免除供貨的義務,返還價款即可。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 經(jīng)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shù)慕痤~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shù)慕痤~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
對內(nèi)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付款后無貨屬于民法上履行不能的情況,此時應如何進行賠償存在以下兩種情況: 1、如果履行不能的情況是商家原因導致的,如明知無法供貨、明知政策調整但仍接受訂單和貨款等,則屬于欺詐行為,消費者有權要求商家承擔違約責任; 2、如果履行不能的情況不可歸責于商家,那么商家可以免除供貨的義務,返還價款即可。
客戶拖欠貨款不付處理如下:當事人起訴時,應當先提交起訴書,并根據(jù)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交相應的副本。起訴書主體應當寫明請求和起訴的事實,并在尾部簽名或者蓋章說明理由。
-
拖欠貨款如何處理
如果客戶拖欠貨款,客戶在多次催收后仍然拖延付款。協(xié)商不成的時候,可以通過起訴解決,也就是普通人說的訴訟。在某種程度上,打官司就是打證據(jù),所以要注意收集以下證據(jù): 1、要有債務、對賬單、結算單等債權憑證,這些都是直接證據(jù); 2、如果沒有這些直
2022.04.14 443 -
付款后無貨怎么賠償
付款后無貨需根據(jù)以下情況進行賠償: 1、若出賣人仍不履行交付貨物的義務,則出賣人此時構成違約,買受人可以請求退還貨款; 2、若能證明出賣人有欺詐行為,還可以請求三倍價款的賠償金。 3、經(jīng)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
2023.01.08 13,322 -
如何對付拖欠貨款
首先可以和對方合理協(xié)商,如果對方仍舊不還,那么可通過向法院起訴解決。債權人要保留好具體的證據(jù)如欠款欠條,在多次正常催討仍然無效的情況下,就要在訴訟時效內(nèi)向法院起訴解決。若該債務人已下落不明,則在其下落不明滿兩年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
2022.04.13 722
-
如何處理貨到付款的一房二賣
根據(jù)我國有關法律規(guī)定,一房二賣導致商品房買賣合同目的無法實現(xiàn)的,無法取得房屋的買受人可以請求解除合同,返還已付房款和利息,賠償損失,并可以請求出賣人承擔不超過已付房款一倍的賠償責任。
2021-11-16 15,340 -
拖欠貨款,如何處理
1、咬定青山。提高造訪頻率,咬定欠款人不放。并避免欠款人用其他人做擋箭牌或踢皮球??蛻粢埠?,朋友也好,誰欠你錢,就1天1個電話,3天1次造訪。 2、挖地3尺。 如果上面的招式?jīng)]有用,可以當面建議欠款人
2021-06-17 15,340 -
付款后無貨怎么賠償
付款后無貨屬于民法上履行不能的情況,此時應如何進行賠償存在以下兩種情況: 1、如果履行不能的情況是商家原因導致的,如明知無法供貨、明知政策調整但仍接受訂單和貨款等,則屬于欺詐行為,消費者有權要求商家承
2022-06-07 15,340 -
如何處理騙人貨款
可以報警處理。具體處罰是,詐騙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2022-06-01 15,340
-
00:56
客戶欠貨款不給如何處理客戶欠貨款不給處理的辦法:向法院申請向對方發(fā)出支付令,對方在15日內(nèi)不履行或不作回應,可以直接轉訴訟;取得生效勝訴判決后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zhí)行,法院可以依法查扣其名下的財產(chǎn)。想要申請支付令,只有債權人的身份才可以。起訴必須符合的條件:原告是與
1,657 2022.05.11 -
01:18
如何要回拖欠貨款客戶拖欠貨款的話可以按照以下的方式追回:要是客戶自愿并且有能力清償?shù)那闆r下,可以與該客戶私下協(xié)商和解追回貨款;與客戶協(xié)商無果的情況下,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通過訴訟來解決;要是債務金額比較少的時候,債權人可以選擇申請支付令的方式來處理,
531 2022.06.06 -
00:49
不合理的罰款如何處理不合理的罰款,如果對處理有意見,可以申請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下列訴訟: 1、對行政拘留、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和執(zhí)照、責令停產(chǎn)停業(yè)、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罰款、警告等行政處罰不服的; 2、對限制人身
1,975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