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喷潮,精品人妻乱码一,二,三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成人,久久国产劲暴∨内射,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交通肇事罪應當如何理解,適用和完善
來源:法律編輯整理 時間: 2022-08-15 09:00:28 396 人看過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機動車數量迅速增加,交通事故大量出現,已成了社會的一大公害。據統(tǒng)計,2007年,全國共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327209起,造成81649人死亡、380442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12億元。①我國每年死于道路交通事故的人數居世界第一,平均每天死亡200多人。其中有50%的肇事者在發(fā)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責任而逃逸。有感于“車禍猛于虎”,社會公眾強烈要求國家提供足夠的安全措施來保證人們的出行安全,以保障人們的財產、健康、生命,甚至呼吁國家動用刑罰來遏制日益嚴重的交通肇事行為。

《刑法》第133條規(guī)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因而發(fā)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為了更好地理解和適用法律規(guī)定,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11月10日頒布了《關于審理交通肇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該解釋比刑法的規(guī)定更為具體、詳細。然而也就是該《解釋》第5條第2款規(guī)定:“交通肇事后,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論處。”正是這一規(guī)定,使得交通肇事罪的共同犯罪問題十分突出。因為在傳統(tǒng)的刑法理論中,共同犯罪必須是兩人以上的共同故意犯罪,而交通肇事是過失犯罪,是不存在共同犯罪的。筆者認為不能簡單地以此判定交通肇事是否存在共同犯罪問題,為解決交通肇事的共犯問題有必要對交通肇事的類型及構成作詳細分析。

二、交通肇事罪的類型及構成

根據《刑法》以及《解釋》的規(guī)定,交通肇事罪有三種情形。

(一)行為人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因而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

行為特征表現為:行為人侵害的客體是交通運輸的正常秩序和安全??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了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而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根據《解釋》第8條的規(guī)定,②交通肇事存在的時空范圍是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圍內進行的交通運輸活動。第一,交通肇事罪只能是發(fā)生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圍內,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圍之外,如在一些廠礦、企事業(yè)單位內部、學校、居民區(qū)等非公共交通領域開車肇事,致人重傷、死亡的,一般應以生產責任事故、勞動安全責任事故、過失致人死亡罪或者過失致人重傷罪論處。第二,交通肇事必須是發(fā)生在交通運輸活動中,如果與交通運輸活動沒有聯系,如在停車場練習駕車,或出于玩耍或好奇的目的,發(fā)動汽車,不慎將旁邊的人壓死,可能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而非交通肇事罪。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是導致重大交通事故的原因,也是構成本罪的前提條件,如果事故發(fā)生的時間、空間不適用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或者行為人沒有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即使機動交通工具發(fā)生了重大事故,也不能構成本罪。如,運輸危險物品的司機違反危險物品的運輸規(guī)章而發(fā)生事故的,就應當以危險物品肇事罪論處;在廠區(qū)、車間內駕駛交通工具從事勞動作業(yè)而發(fā)生事故的,則應當以重大責任事故罪處罰。

行為人是否違反了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是認定本罪的一個關鍵。重大事故的發(fā)生是交通肇事罪成立的另外一個重要標準。根據《刑法》第133條規(guī)定,交通肇事只有“發(fā)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才可以定罪處罰。雖有違章行為,但未造成上述嚴重后果的,不能以本罪論處。根據最高人民法院《解釋》的規(guī)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即屬于重大事故:(1)死亡1人或者重傷3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2)死亡3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30萬元以上的。

主觀方面則為過失,即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的行為可能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fā)生這種結果。是一種違反注意義務和避免義務的過失,雖然違反法規(guī)是故意,但對行為所造成的后果卻是過失的。③

(二)交通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jié)的行為

在這里我們主要討論“逃逸”。交通肇事后逃逸存在理論和實務兩種情形:一種是公安交警部門的認定,“逃逸”是指逃離事故現場的行為,其依據是公安部關于《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緝工作規(guī)定》(1995年6月20日)。④第二種是逃避法律制裁的“逃逸”,其依據是《解釋》第3條的規(guī)定。⑤我國刑法對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行為和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規(guī)定,其立法本意就在于督促肇事者救助傷者。⑥

逃逸的行為特征表現為:行為人侵害的客體是他人的健康權和生命權;肇事后逃逸的實質在于拒不履行救助義務,因為肇事者的不救助導致被害人重傷或者死亡。

客觀方面表現為交通肇事后,行為人不履行救助義務而逃跑的行為。行為人在肇事后具有救助被害人的義務,這種義務來自行為人的先行行為(交通肇事行為)。由于其先行行為導致被害人處于危險狀態(tài)而產生救助義務,在有能力履行卻沒有履行這種救助義務而產生嚴重結果的,應當對所發(fā)生的結果承擔不作為犯罪的刑事責任。

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為是在肇事行為完成后,肇事人又實施新的與原來性質不同的行為,是新的犯罪實行行為。逃逸行為發(fā)生的時間是在交通肇事行為之后,而不是在交通肇事過程中,逃逸行為的前提是行為人已經構成交通肇事罪,在這里法律制裁的是肇事者不履行其法定救助義務的不作為行為,只要是在交通肇事后未盡法定之救助義務,行為人即承擔刑事責任。

有的學者認為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為構成交通肇事的結果加重犯,筆者持不同意見,逃逸行為不是加重量刑情節(jié)而是構成要件。理由如下:

一是所謂結果加重犯是指實施一個基本犯罪構成要件的行為,由于發(fā)生了嚴重后果,而加重其法定刑的情況,其結構為“基本犯罪+加重結果”。如故意傷害罪,其基本犯罪構成是發(fā)生輕傷結果,如果出現重傷或者死亡,法律規(guī)定加重其刑罰。⑦一般來說結果加重犯的基本犯罪是故意,對加重結果則故意或過失均可。如果說《刑法》第133條規(guī)定的“逃逸”屬于結果加重犯,那么就出現了“基本的過失犯+故意的加重犯”的情形,這是難以被人接受和理解的。關鍵詞:交通肇事構成共犯內容提要: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交通肇事罪應當如何理解、適用和完善,是目前刑法理論和司法實踐的重要課題。筆者從我國刑法的現行法律規(guī)定和司法解釋著手,對交通肇事罪的構成及共同犯罪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觀點。一、問題的提出隨著我國

二是《解釋》第2條第2款中對“逃逸”行為則附條件地解釋為交通肇事的構成要件。該款規(guī)定: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應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1)酒后、吸食毒品后駕駛機動車輛的。(2)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3)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4)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5)嚴重超載駕駛的。(6)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具有“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情節(jié)的,構成交通肇事罪,可見,解釋將“逃逸”行為由《刑法》第133條的加重處罰情節(jié)提升到了犯罪構成的要件,即是否具有“逃逸”行為是決定是否構成交通肇事罪的要件之一。⑧

三是將逃逸行為理解為交通肇事的加重情節(jié),無法解決肇事后共犯問題?!疤右荨痹谥饔^方面是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即明知自己肇事后的逃逸行為會導致傷者因得不到救助而傷情惡化或者死亡,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fā)生的心理狀態(tài)。

(三)“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

這是第二種情形的結果加重,即行為人的逃逸行為產生的死亡后果,法律規(guī)定更為嚴厲的法定刑。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這里的被害人僅指交通事故的被害人而不包括第三人。行為人的逃逸行為發(fā)生在交通肇事行為構成犯罪之后,行為人主觀上認識到發(fā)生了交通肇事,為了逃避法律責任的追究,逃離事故現場。行為人的逃逸行為與被害人死亡之間存在因果關系。⑨

根據上述對交通肇事三種情形的分析,交通肇事在第二和第三種情形下存在共同犯罪也就有了理論基礎。

三、關于交通肇事罪的共犯問題

最高人民法院《解釋》第5條第2款規(guī)定:“交通肇事后,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論處。”這里的共犯即共同犯罪人。也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下,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與肇事者共同構成了交通肇事罪,是交通肇事的共犯。

學術界對此條規(guī)定的共犯問題爭議較大,主要有以下觀點:有的認為交通肇事在主觀上是過失的,而指使肇事人逃逸在主觀上是故意的,同時指使人對肇事人原先的肇事行為缺乏聯絡,將其以共犯論處有違共同犯罪的理論。有的認為:不可否認,交通肇事引發(fā)的交通事故是過失的,對肇事行為不存在按照共犯處罰的問題,但是,鑒于《刑法》第133條將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行為規(guī)定為交通肇事罪加重處罰的情節(jié),而且在肇事后逃逸的問題上,肇事人和其他指使人具有共同故意,且逃逸行為與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關系,符合共同犯罪的構成要件。還有觀點認為:在現行刑法中,行為人的行為是否成立交通肇事罪,僅只考慮行為人的行為是否造成了“致人重傷、死亡或者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結果,而“交通肇事后逃逸”僅僅是一個量刑情節(jié),而在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釋》中,“交通肇事后逃逸”除了具有量刑意義外,還被賦予了定罪的情節(jié)。按照《解釋》的理解,交通肇事罪并不完全是一個過失犯罪,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是故意犯罪。⑩

筆者同意最后一種觀點,交通肇事罪“在肇事后逃逸”問題上是存在共同犯罪的。為了準確解讀“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行為的性質,有必要簡單闡述一下刑法對共同犯罪的規(guī)定。

我國《刑法》第25條規(guī)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論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按照他們所犯的罪分別處罰?!背闪⒐餐缸锉仨毦邆湟韵氯齻€條件:從犯罪主體上看,行為人必須是二人以上并且各共同犯罪人必須都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從犯罪的客觀要件上看,必須有共同的犯罪行為,共同行為不僅指共犯人都實施了屬于同一犯罪構成的行為(包括犯罪中具有重合性質的行為),而且指各共犯人的行為具有相互配合、相互補充的性質,各共犯人的行為與結果之間存在因果性。[11]行為人之間行為雖然有分工,但都是指向同一個犯罪事實。從犯罪的主觀要件看,必須有共同的犯罪故意,要求各共同犯罪人都明知共同犯罪行為的內容、社會意義與危害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結果的發(fā)生。共同故意要求共同犯罪人主觀上有意思聯絡,即各共同犯罪人都認識到自己不是在孤立地實施犯罪,而是在和他人一起共同犯罪。[12]

結合共同犯罪的理論和上文對交通肇事類型及行為特征的分析,筆者認為在第一種情形下,由于其在主觀上有過失,不符合共同犯罪只存在于共同犯罪的條件;第二種情形下,雖然在主觀上是故意的,但是由于逃逸行為沒有發(fā)生更為嚴重的后果,也不能構成共同犯罪;交通肇事共犯只能存在于第三種“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況下。理由是:

主體要件是肇事人和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其他人員不包括在內。客觀上行為人必須是在交通事故發(fā)生之后,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實施了指使肇事者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行為。這里“指使”行為發(fā)生在交通肇事之后;“指使”包括唆使、勸說和鼓勵等,至于肇事者是否在指使前已經產生“逃逸”念頭,不影響指使的成立;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結果是因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人逃逸引起。

行為在主觀上是故意的,即明知指使肇事者逃逸可能會使交通事故的被害人發(fā)生死亡的后果,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fā)生的心理態(tài)度。

前面我們已經分析過“因逃逸致人死亡”是一種故意犯罪,在肇事的行為人具有救助義務的情況下,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人逃逸,不履行其應當履行的救助義務,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屬于教唆犯或者幫助犯,成立共同犯罪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精神。

筆者認為,目前司法實踐對交通肇事罪中共同犯罪的處理過于注重現實的需要,為避免交通肇事逃逸共犯在理論認識上和實踐操作中的誤解和爭議,正確處理交通肇事逃逸行為,有必要將交通肇事逃逸行為規(guī)定為獨立的犯罪,把交通肇事后逃逸和因逃逸致人死亡兩種情況規(guī)定為交通肇事逃逸罪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修改《關于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決定》:  第二條 明知是偽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運輸十張以上不滿一百張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之一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的“數量較大”;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五張以上不滿五十張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之一第一款第二項規(guī)定的“數量較大”。\n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之一第一款規(guī)定的“數量巨大”:\n(一)明知是偽造的信用卡而持有、運輸十張以上的;\n(二)明知是偽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運輸一百張以上的;\n(三)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五十張以上的;\n(四)使用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信用卡十張以上的;\n(五)出售、購買、為他人提供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十張以上的。\n違背他人意愿,使用其居民身份證、軍官證、士兵證、港澳居民往來內地通行證、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護照等身份證明申領信用卡的,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身份證明申領信用卡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之一第一款第三項規(guī)定的“使用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信用卡”。

聲明:該文章是網站編輯根據互聯網公開的相關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如若侵權或錯誤,請通過反饋渠道提交信息, 我們將及時處理。【點擊反饋】
律師服務
2025年05月20日 01:49
你好,請問你遇到了什么法律問題?
加密服務已開啟
0/500
律師普法
換一批
更多法律綜合知識相關文章
  • 和解是否適用于交通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后可以和解。犯交通肇事罪可能被判處七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誠悔罪,通過賠償損失、道歉等方式得到被害人的諒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雙方可以和解??梢姡诎l(fā)生交通事故時,一方逃逸后,如果逃逸一方得到受害人的諒解同意,就可以進行刑事和解。此外,建議當事人在發(fā)生交通事故時冷靜下來,特別是如果現場有傷員,應及時撥打120報警治療傷員,不要因為害怕承擔責任而選擇逃跑,因交通事故而被追究刑事責任。和解后敲詐勒索罪有案底嗎1、和解后涉嫌犯敲詐勒索罪的公民不一定有案底,案底一般指某人過去犯法或犯罪行為的記錄。通俗來說,刑事犯罪了即為有案底,被治安處罰了則叫有劣跡。刑事犯罪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罰金、緩刑、管制、拘留、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哪怕是被免于刑事處罰了,都屬于案底;治安處罰被警告、罰款、拘留、強制戒毒等,就有了劣跡。2、案底或前科是對犯罪人員情況的客觀記載,除了對未成年人
    2023-07-05
    286人看過
  • 交通事故工傷賠償解釋如何理解和適用
    職工在因公外出期間發(fā)生交通事故死亡而賠償義務人非用人單位,這樣,就發(fā)生了其近親屬是向賠償義務人提起侵權損害賠償訴訟?還是向用人單位提起工傷保險待遇勞動仲裁?或者可同時采取上述兩種救濟措施的問題;如果答案是第三個,且第三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賠償能力并已實際履行完畢,用人單位是否還需支付工傷保險補償款?若答案是肯定。是否違反了民法理論及司法實踐中的完全賠償原則、使其近親屬獲得了超出損失的更多利益?隨著《工傷保險條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相繼施行,上述疑問和矛盾顯得越來越突出,對上述問題,理論界也做了大量探討,職業(yè)層亦存在不同看法,亟待司法機關統(tǒng)一和規(guī)范。2004年1月1日,《工傷保險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施行;2004年5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施行,這二部行政法規(guī)和司法解釋的實施,給
    2023-06-05
    82人看過
  • 理解交通肇事罪:罪責、構成及法律適用
    交通肇事罪,是指違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規(guī),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特征:(一)客體特征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交通運輸安全。(二)客觀特征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1、要有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的行為;2、行為必須造成嚴重的后果,即交通肇事行為導致重大事故的發(fā)生;3、違反法規(guī)的行為與肇事結果之間應當有因果關系。寡頭壟斷的概念和特征什么是寡頭壟斷寡頭壟斷:又稱寡頭、寡占,一種由少數賣方(寡頭)主導市場的市場狀態(tài)。英語中這個詞來源于希臘語中很少的賣者。寡頭壟斷是同時包含壟斷因素和競爭因素而更接近于完全壟斷的一種市場結構。它的顯著特點是少數幾家廠商壟斷了某一行業(yè)的市場,這些廠商的產量占全行業(yè)總產量中很高的比例,從而控制著該行業(yè)的產品供給,寡頭壟斷又稱為雙占壟斷或又頭壟斷。寡頭壟斷的
    2023-07-24
    237人看過
  • 交通肇事罪的適用條件與交通違法的關系如何解讀?
    無交通違章,即使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也不構成交通肇事罪?!吨腥A人民共和國刑法》規(guī)定,違反交通管理法規(guī),造成重大事故、重傷、死亡或者給公私財產造成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事故發(fā)生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罪屬于什么犯罪類型交通肇事罪屬于刑事犯罪,交通肇事罪是指違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規(guī),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即凡年滿十六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因而發(fā)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3-07-07
    354人看過
  • 在我國交通肇事如何和解?
    一、交通肇事死亡賠償金怎么計算?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農村居民純收人標準,按20年計算。但60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1歲減少1年;75周歲以上的,按5年計算。具體計算公式為:(1)死亡賠償金(60周歲以下人員)=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農村居民純收人X20年;(2)死亡賠償金(60周歲以上人員)=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農村居民純收入X(20年—增加歲數);(3)死亡賠償金(75周歲以上人員)=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農村居民純收人X5年。(四)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的賠償標準當事人雙方達成了民事賠償協(xié)議,(如果履行完賠償協(xié)議更好),并且獲得了受害人的諒解,這有助于法院對肇事司機的判決,并可以獲得法院的從輕處理。在中國,相關的交通事故案件可以進行和解,但僅適用于相關的民事賠償部分。如果交
    2023-06-02
    130人看過
  • 交通肇事案件緩刑如何適用
    一、首先,交通肇事案件的被告人主觀上出于過失,但過失程度不同,罪過輕重有別,應對罪過輕、較輕的人適用緩刑,罪過重、較重的不宜適用緩刑。出于過失肇事過失由小到大分為這樣幾類:1、因天氣差、路況差、車輛性能不佳導致駕駛員盡謹慎注意義務、具備較好的駕駛技術仍可能發(fā)生事故,這種情況駕駛員主觀過失小、罪過??;2、因其他車輛違規(guī)行駛、行人違規(guī)穿行,造成駕車人出于躲、閃的目的撞到其他車輛或行人而造成的事故,這種情況駕駛員主觀過失小、罪過?。?、駕駛員駕車時間長身體疲倦或駕駛員身體素質差、緊急情況下處理不夠靈敏或夜間行車,這種情況肇事,主觀過失較小,罪過較小;4、車輛超載、超速、駕駛員邊打手機邊開車或邊吸煙邊開車,明顯粗心,過失較大,罪過較大;5、駕駛員酒后開車,無證駕駛、駕駛淘汰車輛、駕駛剎車不靈或存在其他缺陷的車輛上路、車輛無牌照的,造成事故,這些情況駕駛員過失大,罪過大。還有其他情況不一一列舉,可以
    2023-03-23
    233人看過
  • 我國交通肇事行為的刑法完善
    基于上述的立法現狀和交通肇事行為本身的現狀,就需要我們完善交通肇事行為的刑事立法。如何有力而合理的制裁那些“馬路殺手”,這是我們亟待思考的一個問題。關于我國大陸交通肇事罪的完善,可以借鑒外國一些比較可取的模式,避免我國交通肇事罪在應付各種交通肇事行為時捉襟見肘的尷尬局面。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進行完善:(一)將“醉駕”和肇事逃逸獨立成罪就醉酒行為而言,我國應該參考國外的“零容忍”態(tài)度,讓其獨立成罪,且不需要造成嚴重后果就成立犯罪。當然造成嚴重的后果和沒有造成嚴重的后果,在刑的設置是有區(qū)分的。同樣,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為,如同前面分析,也應該獨立出來,單獨成立“交通肇事逃逸罪”。(二)區(qū)分不同交通肇事罪的罪過如前論述的,交通肇事行為并不都是過失,有些行為至少是存在間接故意。比如論述到的逃逸行為和醉酒行為,就不是過失。所以應采取一種方式,來對打破交通肇事罪主觀的認定,從而是對交通肇事行為的處罰更合
    2023-06-13
    79人看過
  • 如何適當應對發(fā)生的交通事故
    一、如何適當應對發(fā)生的交通事故應對交通事故的方法: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場;造成人身傷亡的,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并迅速報告執(zhí)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因搶救受傷人員變動現場的,應當標明位置。乘車人、過往車輛駕駛人、過往行人應當予以協(xié)助。二、交通事故賠償標準1.醫(yī)療費。醫(yī)療費是指受害人在遭受人身傷害之后接受醫(yī)學上的檢查、治療與康復訓練所必須支出的費用。2.誤工費。誤工費是受害人從遭受傷害到完全治愈這一期間內(即誤工時間),因無法從事正常的工作或者勞動而失去或減少的工作、勞動收人的賠償費用。3.護理費。護理費是指受害人因遭受人身傷害,生活無法自理需要他人幫助而付出的費用。4.交通費。交通費是指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護人員因就醫(yī)或者轉院治療所實際發(fā)生的用于交通的費用。5.住院伙食補助費。住院伙食補助費是指受害人在住院治療期間或死亡的受害人在生前住院治療期間補助伙食所需
    2023-07-03
    340人看過
  • 交通肇事逃逸后和解完交警會怎么處理
    機動車駕駛人發(fā)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該機動車參加強制保險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內予以賠償。從該條的規(guī)定可以看出,肇事車輛逃逸后,保險公司承擔賠償責任并不以事故責任劃分清楚為前提條件。因此,交通肇事責任人逃逸后,交強險的保險公司不能以此為理由拒絕賠償。一、輕微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是否賠償?根據我國民法典的有關規(guī)定,機動車駕駛人發(fā)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該機動車參加強制保險的,由保險人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因此即使輕微肇事逃逸的保險公司也應當賠償?!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六條:機動車駕駛人發(fā)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該機動車參加強制保險的,由保險人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機動車不明、該機動車未參加強制保險或者搶救費用超過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需要支付被侵權人人身傷亡的搶救、喪葬等費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墊付。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墊付后,
    2023-06-28
    206人看過
  • 交通肇事罪中刑事和解適用于哪幾種情況下
    因此筆者建議,刑事和解制度在交通肇事罪的運用中應符合以下幾個條件:第一,輕刑情況下?!缎谭ā返?33條的規(guī)定為交通肇事罪劃分為三個量刑檔次。第一個檔次為一般的交通肇事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二檔次為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這里的其他特別惡劣情節(jié),是指致使二人以上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直接損失數額巨大的,或者符合“重大事故”標準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事故發(fā)生以后有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或者隱瞞事實真相,嫁禍于人的;酒后、吸食毒品后駕駛機動車輛的;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經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嚴重超載的等其他特別惡劣情況;第三個檔次為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刑事和解制度一般適用于第一個檔次的情形下。第二,肇事者認罪。這是刑事和解的前提,代表著肇事者對其違法行為的危害
    2023-02-23
    154人看過
  • 如何理解交通肇事罪同等責任?
    所謂的同等責任,沒有具體的操作便準,這要根據交通事故當中,事故雙方當事人的主觀過錯以及客觀上造成的后果來判斷,就是由當事人有沒有違反相關法律法規(guī),以及違反程度,和違反交通管理法規(guī)的行為對造成事故所起的作用的大小,發(fā)生事故前后的主觀心里,及時候的表現,如果雙方綜合過錯大體相當,那么雙方都是機動車的,承擔同等責任就是各百分之五十。如果是一方是機動車,另一方式非機動車的,承擔同等責任是,機動車一方承擔百分之六十,非機動車一方承擔百分之四十。一、交通肇事罪的介紹交通肇事罪,侵犯的客體,是交通運輸的安全。是指違反交通管理法規(guī),因而發(fā)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交通肇事罪與過失破壞交通工具罪、過失損壞交通設施罪,在主觀方面都出于過失;在客觀方面,都造成了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嚴重后果,危害了公共安全,但它們是不同性質的犯罪。二、交通肇事罪與非罪的界限
    2023-06-29
    357人看過
  • 交通肇事刑事和解法適用的條件有哪些?
    在交通肇事刑事和解法的運用中應符合以下幾個條件:第一,輕刑情況下?!缎谭ā返?33條的規(guī)定為交通肇事罪劃分為三個量刑檔次。第一個檔次為一般的交通肇事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二檔次為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這里的其他特別惡劣情節(jié),是指致使二人以上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直接損失數額巨大的,或者符合“重大事故”標準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事故發(fā)生以后有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或者隱瞞事實真相,嫁禍于人的;酒后、吸食毒品后駕駛機動車輛的;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經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嚴重超載的等其他特別惡劣情況;第三個檔次為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刑事和解制度一般適用于第一個檔次的情形下。第二,肇事者認罪。這是刑事和解的前提,代表著肇事者對其違法行為的危害性及其對被害人或其
    2023-02-26
    55人看過
  • 如何理解和適用盜竊罪
    盜竊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竊取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公私財物的行為。2011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實施。修正案第39條將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修改為: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依據刑法修正案(八)規(guī)定,盜竊罪不再以盜竊財物數額較大為唯一構成要件,只要是入戶盜竊,不管有沒有偷得財物,都已觸犯刑法,構成入戶盜竊,涉嫌盜竊犯罪,一律追究刑事責任。一、法條修改前后的主要變化(一)取消了盜竊罪適用死刑的規(guī)定。刑法修正案實施前,刑法規(guī)定盜竊金融機構,數額特別巨大;盜竊珍貴文物,情節(jié)嚴重的,最高可以判處死刑。刑法修正案(八)取消了這
    2023-06-11
    70人看過
  • 交通肇事罪多少天能解決完
    對于交通肇事罪案件的處理時限,這取決于諸多因素,如案件的錯綜復雜程度、搜集證據的難度、司法流程的規(guī)定等等。通常來講,若案件相關事實脈絡清晰,證據材料充足,且犯罪嫌疑人能夠積極認罪并表示愿意接受責任懲罰,那么,審理此類案件或許可以在數個月之內順利完成。然而,若案件情況復雜,涉及范圍廣泛,包括大量的證據審查、證人訪談以及司法鑒定等多個環(huán)節(jié),那么,有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有時需要耗費長達一整年甚至更久?!吨腥A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八條【公訴案件的審限】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后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于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guī)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準。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
    2024-08-18
    248人看過
換一批
#法律綜合知識
北京
律師推薦
    #法律綜合知識 知識導航
    展開

    法律綜合知識是指涵蓋法律領域各個方面的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論、法律制度、法律實務等方面的內容,涉及憲法、刑法、民法、商法、經濟法、行政法等多個法律領域。... 更多>

    #法律綜合知識
    相關咨詢
    • 如何理解和運用交通肇事罪?如何正確理解交通肇事罪的相關法律問題
      吉林省在線咨詢 2022-01-09
      交通肇事罪的理解與運用 最近咨詢了許多關于交通肇事罪的相關問題,有咨詢該判決多少年的,有咨詢與相關罪名區(qū)別的,有咨詢肇事逃逸如何認定的,有咨詢交通肇事罪犯罪構成的等法律問題,現在就上述問題進行歸納整理,供相關當事人參考。 一,交通肇事罪的概念。交通肇事罪,是指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而發(fā)生重大事故而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二,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構成。交通肇事行為是否構成交通肇事罪
    • 交通肇事罪的刑事和解要如何辦理
      寧夏在線咨詢 2023-08-11
      在收到交通事故認定書之日起10日內書面提出調解申請,等待交通管理部門調解。交通管理部門調解事故損害賠償爭議的期限為10天。達成協(xié)議后,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作出調解書,并送達各方當事人。該調解書在雙方當事人共同簽字后方為生效,然后按照規(guī)定履行賠償。 不適用調解的情況如下: 1、當事人提供不出交通事故證據,因現場變動、證據滅失,交通警察無法查證交通事故事實的; 2、當事人對交通事故認定有異議的; 3
    • 交通肇事罪逃逸如何處罰,交通肇事罪能適用緩刑嗎
      青海在線咨詢 2023-02-01
      法律規(guī)定,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交通肇事罪屬于過失犯罪,且緩刑必須量刑在三年以下,如果符合緩刑的條件,可以宣告緩刑。
    • 如何完善取保候審的適用條件和制度
      河南在線咨詢 2023-09-13
      取保候審是保證刑事訴訟順利進行的強制措施之一,在刑事訴訟過程中發(fā)揮了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一條規(guī)定了取保候審的條件: 1.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監(jiān)視居住不致發(fā)生社會危險性的。對該條規(guī)定的第一種情形,在理解及執(zhí)行上均不存在異議,但對第二種情形,由于各人理解不同,執(zhí)行各異,影響法律的嚴肅性。■進一步修改完善取保候審的條件
    • 交通肇事罪如何認定?交通肇事罪如何認定?應如何認定交通肇事罪?
      寧夏在線咨詢 2022-03-14
      如何認定交通肇事罪的性質,如何區(qū)分交通肇事罪的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是要闡述的重點,下面,筆者想重點談談交通肇事罪如何認定的問題。(一)要劃清交通肇事罪與非罪的界限。應著重把握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要看行為人主觀上是否有過失。如果行為人主觀上有過失,可以構成交通肇事罪;如果行為人由于不能預見的原因引起交通事故,則不存在罪過,因而不能認定是犯罪。二是要看行為人有無交通違法行為,造成了多大的危害后果。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