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二次碾壓慘劇頻頻發(fā)生,每每招來殺聲一片,人們在憤怒詰難撞傷不如撞死的潛規(guī)則的同時,也在深刻反思問題的根源所在。今年1月5日,因二次碾壓致死人命的石家莊市司機馬英豪以故意殺人罪被執(zhí)行死刑,正當人們?yōu)檎x的判決而略感欣慰之際,4月11日、12日在北京和廣州又相繼發(fā)生兩起二次碾壓事件,北京女青年身受重創(chuàng)生死未卜,廣州三歲女童當場身亡。
面對法律最嚴厲的懲罰,肇事者何以如此瘋狂?
很多人認為是法律對撞傷和撞死不合理的賠償規(guī)定導致了人性的扭曲,導致了極端反道德行為。有人對撞傷不如撞死作了一個成本分析:根據(jù)我國現(xiàn)行的人身傷害賠償制度,撞死一個人最多賠償三四十萬元,可撞傷一個人則可能賠償上百萬元,因此才有撞死人賠一次,撞傷人賠一輩子之說。正是這種低賠償導致了國人缺乏對生命的敬畏,導致了一起起喪盡天良的撞傷不如撞死慘劇的發(fā)生。由此矛頭直接指向法律,相關賠償規(guī)定被指責為對生命價值缺乏尊重、殺人幫兇,認為是不完善的法律誘使司機作出了如此瘋狂的行為。
果真如此嗎?
只要稍具法律知識的人就能發(fā)現(xiàn),上述成本分析即使是在一次碾壓的情況下也不一定完全正確,更何況是二次碾壓。我們不妨也來進行一下成本分析:在排除故意行為的前提下,一次碾壓可能只構成一般的交通事故,其撞傷人的賠償數(shù)額不一定就比撞死人的賠償數(shù)額高;一次碾壓也可能構成交通肇事罪,只要肇事者不逃逸并積極賠償,也只是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且一般是緩期執(zhí)行,其撞傷人的賠償數(shù)額也不一定就比撞死人的賠償數(shù)額高;就算是一次碾壓構成交通肇事罪后逃逸,被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其撞傷人的賠償數(shù)額仍不一定就比撞死人的賠償數(shù)額高。而二次碾壓只要能夠認定為故意,則行為的性質(zhì)就會發(fā)生根本的轉變,就會從一般的交通事故或交通肇事上升為故意殺人,肇事者所面臨的就不僅僅是民事賠償的問題,就極有可能殺人償命。而且,不論哪種情況,民事賠償責任并不因肇事者承擔刑事責任而免除或減輕。
由此可見,撞傷不如撞死是對法律的誤讀,它只是停留在民事責任的層面上,以為撞死人只要給賠償就行了,也不問是在什么情況下撞死人的,完全無視刑事責任的存在,因此是極其荒謬、極其錯誤的。一些肇事司機正是因為誤讀法律而瘋狂,使自己的行為由一般的交通事故或交通肇事演變成為故意殺人,最后賠了夫人又折兵、活生生搭上自己的性命。
如果肇事者知道二次碾壓的法律后果,慘劇還會一再上演嗎?所以說,撞傷不如撞死,錯不在法律本身,錯就錯在肇事者對法律的誤讀,其根源還是對法律的無知。
-
交通肇事罪二次碾壓怎么定性
263人看過
-
新交法對二次事故碾壓
433人看過
-
二次碾壓逃逸如何定罪
426人看過
-
車禍二次碾壓如何定責
55人看過
-
交通肇事二次碾軋肇事者被執(zhí)行死刑
347人看過
-
二次碾壓算逃逸嗎
335人看過
有期徒刑是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刑罰的一種,指在一定期限內(nèi)剝奪犯罪人的自由,實行強制勞動改造的刑罰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國適用面最廣的刑罰方法。 對于判處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減刑數(shù)額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減刑七年六個月。... 更多>
-
交通肇事二次碾壓判決公證臺灣在線咨詢 2022-06-30交通肇事二次碾壓判決要根據(jù)規(guī)定發(fā)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但是,有證據(jù)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如果是當場死亡,死亡后逃逸,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不是當場死亡是因逃逸使被害人得不到及時救助屬于逃逸致人死亡,就要判處7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是逃逸致人死亡還是當場死亡,需要進行調(diào)查、鑒定。這一點非常重要。
-
-
交通肇事二次碾壓死因不清處罰標準是如何的呢?甘肅在線咨詢 2022-08-05如果是故意二次碾壓就有可能定故意殺人罪,逃逸的話還會加個情節(jié)特別嚴重從重處罰。7年以上到15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兩次碾壓撞人,查出是故意的話,有可能夠成故意殺人罪,最高可以判處死刑。
-
-
肇事逃逸時二次碾壓是什么行為甘肅在線咨詢 2022-07-12根據(jù)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條規(guī)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行為人有前款第二項、第四項情形之一的,可以并處吊銷機動車駕駛證;有第一項、第三項、第五項至第八項情形之一的,可以并處15日以下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