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的基本義務:一,遵守憲法和法律二,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全國各民族的團結三,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四,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五,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六,依照法律納稅法規(guī)的,依法予以處理(見稅法)。
我國憲法了哪些公民基本義務?
公民享受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權利,也應履行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義務。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的基本義務主要有下述一些內容:
1、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
作為公民憲法基本義務的第一項,《憲法》第52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的義務。維護國家統(tǒng)一是要求公民負有維護國家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的義務,是我國公民的最高法律義務。任何人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分裂國家、接受外國勢力支配、割讓領土、服從外國勢力或要求外國干涉中國內政,堅持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原則,反對外來侵略或危害國家政權統(tǒng)一管轄權的行為。公民應履行這項義務,而實際上它也是對我國政府及國家各級領導人的要求,因為后者違反此項義務的后果要比普通公民的違反義務的后果嚴重得多。
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是指每個公民都有責任維護各民族間的平等、團結和互助關系,同一切破壞民族團結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爭,它與我國多民族的國家結構密切相關。全國各族人民都要把維護民族團結作為自己的崇高責任,任何人都不得以任何形式制造民族矛盾和民族沖突。
2、遵守憲法和法律
《憲法》第53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遵守憲法和法律是公民應履行的最根本的義務。在法律完備的法治國家,只要公民守法,也就等于公民履行了其他的憲法和法律的義務。法治國家必須以公民守法為條件,否則法治就失去了建立的可能。當然,公民守法是以公民的主人翁地位密切相關的,在多數(shù)居民受奴役的社會中,遵守法定義務是毫無意義的。保守國家秘密等規(guī)定是對守法義務的必要的補充,共同組成了我國社會秩序的基本要求。
對于這項基本義務,應作廣義的理解,公民不僅應遵守憲法和法律,還應遵守行政法規(guī),因為根據(jù)憲法的規(guī)定,行政法規(guī)也屬于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監(jiān)督權的范圍之列;公民還應遵守地方性法規(guī)。但在我國目前法律體制下,對于行政法規(guī)的遵守有絕對性,對于地方性法規(guī)的遵守則不是絕對的;隨著我國法治建設的發(fā)展,行政法規(guī)也將逐步進入可訴訟的階段。此外,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也是本項基本義務的要求。
3、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
《憲法》第54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的義務,不得有危害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的行為。這條規(guī)定是對總綱第24條所提倡的愛祖國規(guī)范的具體化,把愛祖國落實為公民的基本義務。國家的安全是每一個以中國為祖國的公民生產生活、安居樂業(yè)的必要條件,反過來每個公民也就有義務維護祖國的安全。國家的榮譽也就是國家和民族的尊嚴,作為我國的公民,任何人都有義務維護國家的榮譽,任何崇洋媚外、喪失人格國格的行為都是不允許的。維護國家的榮譽,也就是維護中國人自己的榮譽。不熱愛祖國的人,就是有辱中國公民的人格的人,情節(jié)嚴重的不僅應受到譴責,也應當受到法律的制裁。同理,對于國家利益,每個公民都有維護的責任。這里的國家利益,主要是指國家的整體利益,不是在公民與國家關系意義上講的,而是相對于外國國家利益而言的,其中包括政治、經(jīng)濟等方面的內容。任何公民都不能以犧牲國家利益來換取個人好處,否則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4、服兵役
按照《憲法》第55條的規(guī)定,這項義務包括保衛(wèi)祖國、抵抗侵略、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的義務,服兵役的義務是關鍵。在上古國家初生時期,當兵保衛(wèi)祖國本是本國人民的權利,奴隸是不能服兵役的。隨著社會生活的復雜化發(fā)展,各國都把當兵設定為一種公民或國民對國家的義務,但仍然保留了當兵保家衛(wèi)國的權利意義。所以,我國憲法將保衛(wèi)祖國、抵抗侵略規(guī)定為公民的神圣職責,依法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就成為了公民的一項光榮義務。光榮的涵義就表明其原始的權利本質。
我國目前實行義務兵役制與志愿兵制相結合、民兵與預備役相結合的兵役制度,通過了《兵役法》,公民不分民族、種族、職業(yè)、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服兵役的義務,但依法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民兵是不脫離生產的群眾性武裝組織,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助手和后備力量,其任務是參加國家建設、擔負戰(zhàn)備勤務、協(xié)助維持社會治安和隨時準備參軍參戰(zhàn),保家衛(wèi)國。
5、依法納稅
《憲法》第56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依照法律納稅的義務。與服兵役的義務一樣,納稅也是公民或國民對國家應負的古老的傳統(tǒng)義務。國家產生的標志之一就是居民納稅,因為公共機構的設立和公共權力的行使必須建立在國家財政的基礎上,而國家財政的主渠道就是稅收。沒有稅收,就沒有國家管理和對社會的服務,也就沒有國家本身。另外,稅收也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資金積累的重要來源,是國家調節(jié)國民經(jīng)濟的重要杠桿。所以,為了國家的繁榮昌盛,公民都應當依法納稅。
納稅以公民的自覺性為基礎,輔以國家的強制手段,所有負有義務的單位和個人,都必須自覺履行納稅義務;任何偷稅、漏稅的行為都是違法的,都應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
6、其他基本義務
除了上述所列義務外,憲法第49條第2款規(guī)定了夫妻雙方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第3款規(guī)定了父母有撫養(yǎng)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成年子女有贍養(yǎng)扶助父母的義務。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是保證國家繁榮富強、子孫萬代永享幸福的千秋大計。公民有責任作出一定犧牲,以保證國家發(fā)展的利益。
父母撫養(yǎng)教育未成年子女和成年子女贍養(yǎng)扶助父母,是我國公民家庭關系的基本準則,所謂百事孝為先、父慈子孝,說的就是這種關系。父母遺棄和虐待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虐待父母的行為,不僅要受到輿論的譴責,嚴重的還要依法受到懲處。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因合同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二十條同時規(guī)定:“加工承攬合同,以加工行為地為合同履行地,但合同中對履行地有約定的除外。”依據(jù)上述兩項法律規(guī)定,加工承攬合同糾紛應由合同約定的履行地(比如約定安裝地)或實際履行地(加工定作所在地)法院所在地管轄。在沒有約定的情況下也可適用一般原告就被告的規(guī)定。
-
公民履行兵役義務的基本途徑
458人看過
-
公民在國防方面需要履行哪些基本義務?
372人看過
-
公民應該履行哪些國家安全義務
401人看過
-
最基本的法律義務是公民必須履行的嗎?
363人看過
-
被拆遷人的基本權利有哪些?被拆遷人應當履行哪些義務?
496人看過
-
我國公民應該履行哪些政治性義務
288人看過
加工承攬合同糾紛是指因加工承攬合同而引起的糾紛。加工承攬合同是承攬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接受工作成果并支付報酬而訂立的合同。在承攬合同中,完成工作的一方為承攬人,接受工作成果并支付報酬的一方為定作人。 對于加工承攬... 更多>
-
公民基本權利和基本義務的含義是什么, 履行其他權利和義務的基礎是四川在線咨詢 2022-02-28公民基本權利和基本義務的含義:(1)公民的基本權利就是公民按照憲法規(guī)定享受到的由國家強制力保障的權益。(2公民的基本義務也就是公民享有權利的同時,所必須承擔的某種責任。(3)我們把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稱做基本權利和義務,它是公民享受其他權利和。履行其他義務的基礎。我國公民的八大基本權利:(1)政治權利和自由;(3)人身自由;(4)批評、建議、申訴、控告、檢舉和取得賠償權;(5)社會經(jīng)濟權利;
-
我國公民基本義務的基本含義四川在線咨詢 2022-02-10罪行法定原則。其基本含義“法無明文規(guī)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guī)定不處罰”、“非經(jīng)法定程序不受起訴、逮捕和監(jiān)禁”。在這一原則下,公民可以為法律未禁止的任何行為,以實現(xiàn)最大行為自由,使個人能動性盡可能大地作用于社會。也就是說作為社會中的個體的人是個法律人,其行為必須符合法律的規(guī)定,除此之外,社會不得要求其過高的社會道德要求以及其他的社會要求。整個社會的一切秩序都是在法律所規(guī)定的前提下進行維持。
-
父母履行哪些義務子女應履行哪些義務西藏在線咨詢 2022-05-251、對年老母親經(jīng)濟上供養(yǎng)、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年邁母親的特殊需要。 2、使患病的老年人及時得到治療和護理;對經(jīng)濟困難的母親,應當提供醫(yī)療費用。 3、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贍養(yǎng)人應當承擔照料責任;不能親自照料的,可以按照老年人的意愿委托他人或者養(yǎng)老機構等照料。 4、妥善安排母親的住房,不得強迫母親居住或者遷居條件低劣的房屋。 母親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侵占,不得擅
-
受教育是我國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 我國公民的義務和基本義務有哪些河北在線咨詢 2022-03-04(1)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在當代,只有接受教育,掌握知識才能獲得良好的就業(yè)機會,為社會創(chuàng)造更多的財富;才能豐富和完善自己,享受現(xiàn)代文明。因此,從公民的自身發(fā)展和對國家的要求來講,受教育,是我國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2)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項基本義務:教育是促進社會進步、經(jīng)濟繁榮的巨大力量,是國家發(fā)展的先決條件。我國實現(xiàn)四個現(xiàn)代化,科學技術是關鍵,基礎在教育。每個公民都有責任通過受教育掌握先進的
-
我國公民享有基本權利和基本義務的含義,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浙江在線咨詢 2022-03-01一、公民基本權利和基本義務的含義:(1)公民的基本權利就是公民按照憲法規(guī)定享受到的由國家強制力保障的權益。(2公民的基本義務也就是公民享有權利的同時,所必須承擔的某種責任。(3)我們把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稱做基本權利和義務,它是公民享受其他權利和。履行其他義務的基礎。二、我國公民的八大基本權利:(1)政治權利和自由;(3)人身自由;(4)批評、建議、申訴、控告、檢舉和取得賠償權;(5)社會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