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錢不還一般不會坐牢。如果債務人在法院作出還款的生效判決后,仍不執(zhí)行判決的,可能涉嫌涉嫌拒不執(zhí)行判決、裁定罪,此時可能會坐牢。《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規(guī)定,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zhí)行而拒不執(zhí)行,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
1、拖欠信用卡嚴重的情況結果就是面臨被銀行起訴,如果此時不想鬧上法院解除欠款的問題,那么及時補救還是來得及的。此時,我們也能夠在接到訴訟通知后盡快的想辦法將欠款還清,只要將欠款還上了銀行就是撤訴的。
2、如果自己手中沒有那么多的錢,那么可以先能還一點是一點,然后和銀行聯(lián)系告知銀行自己想要協(xié)商還款。同時,我們還應該將目前暫不具備還款能力的情況說清楚,并且表明自己是非惡意逾期的,建議最好準備好佐證的資料,比如說失業(yè)證等,這樣的情況銀行會同意協(xié)商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十七條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第十八條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一)重大涉外案件;
(二)在本轄區(qū)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三)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第一百一十九條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
如何正確處理朋友借款引發(fā)的糾紛
220人看過
-
如何應對村委會拖欠工程款引發(fā)的法律糾紛
71人看過
-
如何處理因“二手房”質量問題引發(fā)的法律糾紛
433人看過
-
發(fā)生欠款糾紛如何處理,怎么解決欠款糾紛
277人看過
-
三筆轉款引發(fā)的糾紛的處理
220人看過
-
信用卡欠款八萬元引發(fā)糾紛
153人看過
債務人欠貨款,如果債務人與債權人之間沒有訂立欠條的話,債權人就需要收集其他證據(jù),來證明債權債務合同確實存在。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審理民間借貸案件的司法解釋規(guī)定,能夠證明債權債務關系確實存在的證據(jù),不只限于借條,還包括了雙方的收據(jù)、書證、電子證據(jù)... 更多>
-
金融糾紛:銀行欠款一萬元引發(fā)的法律訴訟山東在線咨詢 2024-11-24當持卡人欠下信用卡債務超過1萬元并面臨訴訟時,可能會對個人產生多個負面影響。首先,他們需要支付違約金,通常是當期最低還款額度中未償還部分的5%。其次,需要承擔高額的利息,這部分利息會隨著時間推移不斷累積,尤其是對于欠款金額較大的情況,所帶來的利息壓力將非常沉重。此外,逾期行為將會對個人的信用報告留下不良記錄,導致未來兩年內購買房屋或申請貸款等金融服務受到嚴重阻礙。最后,如果債權人向法院提起訴訟并經
-
如何處理公司隱名股東引發(fā)的糾紛?如何處理公司隱名股東引發(fā)的糾紛江蘇在線咨詢 2022-02-15在公司設立的過程中,出資人為了規(guī)避法律或者出于其他原因,借用他人名義設立公司或者以他人名義出資,從而成為隱名股東。由于我國公司法對隱名股東的認定缺乏明確界定,造成如何解決隱名股東相關問題成了司法實踐中處理公司案例的一個難點問題。那到底應該怎樣處理公司隱名股東引發(fā)的糾紛? 在司法實踐中,常見的與隱名股東有關的糾紛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涉及公司內部關系的糾紛,主要有公司利潤分配糾紛、隱名股東行使股東權
-
信用卡欠款糾紛引發(fā)的法律問題江蘇在線咨詢 2025-02-02如果信用卡持卡人超過規(guī)定限額或者規(guī)定期限透支,并經發(fā)卡銀行兩次催收后超過3個月仍不歸還,且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那么就屬于惡意透支行為,構成信用卡詐騙罪,這種情況屬于刑事案件。 信用卡詐騙罪的法律責任如下: - 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shù)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 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
因用人單位拖欠社會保險費用引發(fā)的糾紛,應當如何處理?引發(fā)的糾紛山西在線咨詢 2022-02-05因用人單位拖欠社會保險費用引發(fā)糾紛的處理問題。根據(jù)《勞動合同法》和國務院《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的規(guī)定,按時足額繳納各種社會保險費用既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也是法律法規(guī)賦予勞動行政部門、稅務機構的法定職責,因此,已經參加社會保險統(tǒng)籌的用人單位如果不能按時足額給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用,應由稅務機構或者勞動行政部門設立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征收,這屬于行政管理行為,由此產生的爭議,應屬于行政復議或者
-
隱名出資引發(fā)的糾紛如何處理?隱名出資引發(fā)的糾紛處理原則是怎樣的臺灣在線咨詢 2022-05-04隱名出資在我國公司法上并未明確規(guī)定,相關司法解釋又受到合理性與有效性的質疑,理論上的爭議和實踐中的糾紛,對經濟活動和司法實務帶來了困擾。為此,需要從隱名出資人的角度,深入分析其與名義股東、公司(其他股東)及第三人等利害關系人的法律關系,從而更好的理解和完善相關法律規(guī)定。名義股東享有股東資格,堅持形式要件主義有助于理順隱名出資中相關法律關系,更好地平衡各方利益并解決糾紛。隱名出資引發(fā)的糾紛。大致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