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分工分類在法律上的認定是:
1、以行為分工為標準,分為實行犯、教唆犯、幫助犯,有的再加上組織犯,大多數(shù)國家的作法。
能清晰表明行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行為性質(zhì),無法明確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大小。
2、以作用為標準,分為主犯和從犯、脅從犯,中國古代刑法中的作法。
能清晰表明行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但卻不能明確其在共同犯罪中的行為性質(zhì)內(nèi)容。我國《刑法》采取“以作用標準為主,以分工標準為補充”劃分方法,分為主犯、從犯、脅從犯和教唆犯。
一、不構(gòu)成共同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1.共同過失犯罪行為
即二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的,不屬于共犯,只需根據(jù)個人的過失犯罪情況分別負相應(yīng)的刑事責(zé)任即可。
2.故意加過失的情形
二人以上實施共同的危害行為,但罪過形式不同,即一人為故意犯罪,一人為過失犯罪,雖然兩人的行為共同導(dǎo)致危害結(jié)果的發(fā)生,但不屬于共同犯罪。
3.犯罪的故意內(nèi)容不同
該不同的罪過內(nèi)容能夠決定行為性質(zhì)不同。
4.同時犯不成立共同犯罪
所謂同時犯,即指沒有共同實行犯罪的意思聯(lián)絡(luò),而是在同一時間、同一場所實施同一性質(zhì)的犯罪行為,對此應(yīng)作為單獨犯罪分別論處。
5.實行過限的情形
所謂實行過限,即超出共同故意范圍之外的犯罪行為,這部分過限不屬于共犯范疇。共犯人超過共同犯罪故意又犯其他罪的,對其他罪只能由實行該種犯罪行為的人獨自負責(zé),其他共犯人對此不負刑事責(zé)任。
6.事前無通謀的事后幫助
事前無通謀的事后幫助行為主要是指事后窩藏、包庇、窩贓、銷贓等行為,對此,不構(gòu)成共同犯罪。因為在事先無通謀、在犯罪實行過程中也無通謀,故缺乏共犯的主觀條件,對這種事后幫助行為應(yīng)單獨定罪。
7.先后犯的特殊情形
所謂先后犯是指兩個以上的人在同一或者極為接近的時間、場所,對同一犯罪對象先后實施同種犯罪,而主觀上沒有犯意聯(lián)系的情況。由于行為人在主觀上沒有共同故意,因而不構(gòu)成共同犯罪。行為人對其行為只能由各人分別承擔(dān)刑事責(zé)任。
-
共同犯罪的認定方法是什么?共同犯罪分類是怎樣的?
170人看過
-
2024刑法對共同犯罪的分類是如何規(guī)定的,共同犯罪人分幾種
166人看過
-
共同犯罪的分類有幾種,共同犯罪有哪些分類
84人看過
-
共同犯罪中如何認定共同分工
385人看過
-
如何認定共同犯罪中的分工
444人看過
-
共同犯罪案例分析怎樣認定共同犯罪?
178人看過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分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團兩種。構(gòu)成共同犯罪,需要參加人的犯罪意思互相溝通,而加功于他人犯罪的,即使沒有與他人溝通也能成立某種共犯,... 更多>
-
什么是共同犯罪共同犯罪分類法律海南在線咨詢 2023-02-111、按照分工不同,共同犯罪人可以分為實行犯、教唆犯、幫助犯和組織犯。 2、按照作用不同,共同犯罪人可以分為主犯、從犯和脅從犯。 3、實行犯,又被稱為正犯,包括直接正犯、間接正犯與共同正犯。
-
從犯的分類有哪些,共同犯罪中從犯的分類及相關(guān)法律規(guī)定是怎么樣的山東在線咨詢 2022-05-06我國刑法第27條規(guī)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這就是我國刑法關(guān)于從犯的法定概念。根據(jù)我國刑法的這一規(guī)定,從犯可以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1、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這就是指起次要作用的正犯。所謂起次要作用的正犯是相對于起主要作用的正犯而言的,是指雖然直接參加了實施犯罪構(gòu)成客觀要件的行為,但衡量其所起的作用仍屬于次要的犯罪分子。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通常是指直接參加了實
-
共同犯罪的幫助犯屬于法律的怎么分類湖北在線咨詢 2023-10-30法律分析 共同犯罪中的幫助犯一般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輔助作用的犯罪行為人,例如提供場所、資金、工具的幫助犯。對于幫助犯,應(yīng)當對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
共同犯罪中從犯分類型是怎樣的,有沒有法律規(guī)定陜西在線咨詢 2023-06-15共同犯罪中從犯的類型包括一般從犯以及脅從犯。一般從犯是指自愿參加犯罪,并且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輔助作用。脅從犯是指被脅迫參加犯罪。對于從犯,應(yīng)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
共同犯罪中的分工種類歸納香港在線咨詢 2022-11-08共同犯罪中的分工認定: 1、組織、領(lǐng)導(dǎo)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2、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 3、起主要作用,是指在共同犯罪中直接實施犯罪行為,而且其行為是犯罪結(jié)果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或是事前拉攏、勾結(jié)他人,提起犯意,出謀劃策的教唆犯。起次要作用或輔助作用,是指: (1)雖直接實施犯罪行為,但對整個犯罪的預(yù)謀、實施和完成,所起的作用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