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與實物不符的法律規(guī)定:
1、銷售者應該向消費者提供商品的真實信息,實物與圖片不符的,消費者有權要求退貨。
2、消費者保存好相關的交易憑證可向商家要求退貨。
3、經營者以廣告、產品說明、實物樣品或者其他方式表明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狀況的,應當保證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實際質量與表明的質量狀況相符。
一、網購商品與宣傳圖片相差很大,能否主張退貨
網購商品與宣傳圖片相差很大,可以主張退貨。因為網購的消費者享有七天無理由退貨權。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guī)定,經營者采用網絡、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
二、實體店退貨規(guī)定是什么?
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消費者可以依照國家規(guī)定、當事人約定退貨,或者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沒有國家規(guī)定和當事人約定的,消費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消費者可以及時退貨,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可以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
三、面條有蟲怎么賠償
面條有蟲可以更換或退貨。售出的產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銷售者應當負責修理、更換、退貨;給購買產品的消費者造成損失的,銷售者應當賠償損失:
1、不具備產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說明的;
2、不符合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注明采用的產品標準的;
3、不符合以產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的。
-
網絡購物與實際不符怎么賠償
210人看過
-
網購跟實物不符怎么投訴
216人看過
-
外賣與實物不符違法嗎?
58人看過
-
調查顯示:81.61%的受訪者網購遇實物與宣傳不符
230人看過
-
運單上貨物名稱與實際貨物不符的法律風險
419人看過
-
網購商品與承諾不符,購物款能否退回
172人看過
網購是通過互聯(lián)網檢索商品信息,并通過電子訂購單發(fā)出購物請求,然后填上私人支票帳號或信用卡的號碼,廠商通過郵購的方式發(fā)貨,或是通過快遞公司送貨上門。 消費者因網購與商家產生糾紛的,可以向消費者協(xié)會撥打熱線電話進行投訴,也可以直接向工商管理部門... 更多>
-
民法典規(guī)定網購商品與實物不符怎么辦遼寧在線咨詢 2024-08-31網購商品與實物不符的可以要求退還貨款和賠償。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的規(guī)定,商家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服務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或超出其他合理程度的宣傳。否則可能構成欺詐消費者的行為,消費者有權要求商品價款的三倍賠償。《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條第一款規(guī)定: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
-
商品條形碼與實物不符江蘇在線咨詢 2024-09-08【法律意見】 商品條碼對應的就是這個商品,如果不是的話那肯定是假貨。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shù)慕痤~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shù)慕痤~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
-
物業(yè)費收取與物業(yè)公司實際實際不符澳門在線咨詢 2022-01-27小區(qū)物業(yè)服務質量問題,應該由小區(qū)業(yè)主委員會進行監(jiān)督。出現(xiàn)服務質量與收費價格不符的問題,可以通過業(yè)主委員會直接與物業(yè)管理公司交涉,甚至可以根據合同的約定改聘其他物業(yè)管理公司來管理小區(qū)。物業(yè)管理收費出現(xiàn)糾紛,可以通過業(yè)委會與物業(yè)之間的溝通來解決。在此業(yè)主自己選擇不出庭,那么法庭按照法律規(guī)定作出了缺席判決,是可以的。并且如果業(yè)主在上訴期內未提起上訴,業(yè)主則需要執(zhí)行判決內容。業(yè)主現(xiàn)在可以上訴,并向法庭提供
-
發(fā)票與實物不符怎樣維權云南在線咨詢 2024-09-03發(fā)票與實物不符,首先得找開具發(fā)票的單位,進行更換,更換后,原發(fā)票作為廢票處理,一般情況下,如果是對方開具的發(fā)票是錯誤的,是可以要求重開的。 發(fā)票有相當嚴格的管理制度,任何弄虛作假或是賬物不符,是很有可能會受到稅法的處罰。 對于自己做賬的公司或單位,也會因賬物不符而發(fā)生混亂,導致財務賬目不實,現(xiàn)金混亂,亂入庫等會計分錄的錯誤。
-
收到貨物與實物不符怎么去索賠四川在線咨詢 2023-07-26收到貨物與實物不符涉嫌欺詐消費者,經營者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shù)慕痤~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shù)慕痤~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 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賠償損失,并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如果商家拒絕賠償?shù)?,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解決: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