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間歇性精神病申請鑒定怎么寫?
刑事間歇性精神病申請鑒定
申請人:姜云波,貴州屯恒律師事務所律師聯(lián)系電話:1874867XXXX,系陸**的辯護律師。
申請事項:申請對被告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作案時是否具有刑事責任能力作出認定。
事實與理由:
我作為盜竊案被告人陸***的辯護律師。通過會見被告人并聽取其親屬的陳述,認為陸**的行為及精神狀況,患有精神疾病之可能性?;诒桓嫒擞H屬的再三請求對被告人作司法精神鑒定。為此,本律師特提請鐘山區(qū)人民法院對陸國軍是否患有精神疾病,作案時是否具有刑事責任能力作出認定。
理由一:申請人會見被告人時,發(fā)現(xiàn)其邏輯非常混亂,表述不清,七拼八湊,答非所問,異于常人;
理由二:被告人的父親稱陸**曾因為頭痛導致一只眼睛失明,醫(yī)院認為這種情況無法控制,時隔多年,辯護人認為其腦部神經(jīng)很有可能患有疾病。
綜上所述陸**的行為和其以往的病史,如不對他作精神病司法鑒定,就有可能會造成刑加精神疾病患者的嚴重后果。
最后,懇請貴院接受司法鑒定申請,依法啟動司法鑒定程序,為陸國軍作刑事責任能力鑒定。
此致
***法院
申請人:***
年月日
二、間歇性精神病人犯罪怎么判刑處罰嗎?
我國《刑法》第十八條規(guī)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jīng)法定程序鑒定確定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jiān)護人嚴加看管和醫(y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yī)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從你提供的情況看,這個門衛(wèi)是否是間歇性精神病人,一定要有法定的鑒定機構進行鑒定,而不是只聽其家人所說。即使經(jīng)依法鑒定,該確是間歇性精神病人,還要看其傷人時是否發(fā)作。如果其在發(fā)病時傷人,雖然不負刑事責任,但也應負民事責任,可向其家屬或者監(jiān)護人提出賠償要求。同樣,幼兒園也應負民事賠償責任。此外,如果是其串通醫(yī)院出具了不實的體檢證明,則醫(yī)院也負連帶責任。
雖然刑法對第18條第2款并未規(guī)定對間歇性精神病人犯罪是否是在精神正常時犯罪要依法定程序進行鑒定,但是在司法實踐中,為了避免使本無刑事責任能力的間歇性精神病人承擔不應該承擔的刑事責任,或者使本僅具有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的間歇性精神病人承擔完全的刑事責任的不良后果,對任何被認為屬于患間歇性精神病的人實施的犯罪,均應依照刑法第18條第1款規(guī)定的法定程序進行鑒定,以確定行為人的刑事責任能力狀況。
如果行為人被鑒定為無刑事責任能力人,就應依據(jù)刑法第18條第1款的規(guī)定,不能使其負擔刑事責任;被鑒定為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人,就應依據(jù)刑法第18條第3款的規(guī)定,對其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被鑒定為具有完全的刑事責任能力人,就應依據(jù)刑法第18條第2款的規(guī)定,使其承擔完全的刑事責任,而不能僅僅因其患有精神病就從寬處罰。對于刑法第18條第2款的這一規(guī)定,有不少學者包括刑法學者和司法精神病學者認為是多此一舉,應當刪去。
但是,我們認為,根據(jù)犯罪時責任能力與行為同在的原則,只有行為人在實施犯罪時由于患精神疾病從而導致其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喪失的,才不應當承擔刑事責任。換言之,不能因為行為人患有精神病不管時持續(xù)發(fā)作的還是間歇發(fā)作的,而認為都從整體上造成了行為人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喪失,從而認為其不應負擔刑事責任。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怎么進行鑒定?可以申請做精神病鑒定,但精神病鑒定并非是不承擔法律責任的護身符,如果是經(jīng)鑒定為間歇性精神病患者,但其在作案的時候是否處于發(fā)病期間還應當再做鑒定,因為間歇性精神病患者在正常的時候犯罪仍應當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如果在作案時正處于發(fā)病期間,則不需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六十一條對于犯罪分子決定刑罰的時候,應當根據(jù)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jié)和對于社會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關規(guī)定判處。
三、司法鑒定精神病的標準是什么呢?
1、精神病指嚴重的心理障礙,患者的認識、情感、意志、動作行為等心理活動均可出現(xiàn)持久的明顯的異常;
2、不能正常的學習、工作、生活;
3、動作行為難以被一般人理解,顯得古怪、與眾不同;
4、在病態(tài)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殺或攻擊、傷害他人的動作行為;
5、有程度不等的自制力缺陷,患者往往對自己的精神癥狀喪失判斷力,認為自己的心理與行為是正常的,拒絕治療。
-
非犯罪間歇性精神病人量刑
430人看過
-
患有間歇性精神病患者
268人看過
-
間歇性精神病司法鑒定多長時間出結果
227人看過
-
怎么認定間歇精神病犯罪
126人看過
-
間歇性精神病精神病犯罪是否構成犯罪?
211人看過
-
探討精神病患者的刑事責任問題——以間歇性精神病為例
342人看過
刑事責任能力是指行為人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辨認能力是指一個人對自己行為的性質、意義和后果的認識能力??刂颇芰κ侵敢粋€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為的能力。 對于一般公民來說,只要達到一定的年齡,生理和智力發(fā)育正常,就具有了相應的辨認和控... 更多>
-
怎樣進行精神病人間歇性鑒定河北在線咨詢 2023-04-26可以申請做精神病鑒定,但精神病鑒定并非是不承擔法律責任的護身符,如果是經(jīng)鑒定為間歇性精神病患者,但其在作案的時候是否處于發(fā)病期間還應當再做鑒定,因為間歇性精神病患者在正常的時候犯罪仍應當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如果在作案時正處于發(fā)病期間,則不需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六十一條對于犯罪分子決定刑罰的時候,應當根據(jù)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jié)和對于社會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關規(guī)
-
怎么判間歇性精神病?陜西在線咨詢 2022-05-241、按實際情況,如果是精神病人涉嫌刑事責任的話,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是可以進行強制醫(yī)療的。不需要讓監(jiān)獄進行收監(jiān)服刑。 2、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jīng)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
精神病間歇性離婚怎么辦海南在線咨詢 2022-08-15對于因夫妻一方患精神病而起訴離婚的,如果確實屬于久治不愈,一方堅決要求離婚,證明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經(jīng)調解無效,人民法院可判決準予離婚。但要安排好患者的監(jiān)護、生活、治療等問題。處理精神病人的離婚案件必須注意一些程序性問題:首先,精神病人的訴訟能力和行為能力問題。 對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需要設置訴訟代理人,一般由父母或者近親屬作代理人,夫妻之間作為第一監(jiān)護人并不能作為離婚訴訟的代理人。而
-
犯精神病態(tài)間歇怎么進行鑒定海南在線咨詢 2021-10-28可以申請精神病鑒定,但精神病鑒定不是不承擔法律責任的護身符。如果被認定為間歇性精神病患者,作案時是否處于發(fā)病期間應重新認定,因為間歇性精神病患者在正常情況下仍應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作案時處于發(fā)病期間的,無需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
間歇性精神病司法鑒定結果多久出來內蒙古在線咨詢 2021-08-19一般是30天之內,依據(jù)司法鑒定通則的規(guī)定,鑒定機構應該要鑒定委托書生效的三十日內出具司法鑒定的結果,進行精神鑒定時,應該通知監(jiān)護人到場。精神病司法鑒定的程序: 1、中心在實施鑒定前,鑒定人應預先閱卷,了解案情,作必要的核實。對疾病的診斷要明確,有科學依據(jù),對各種法定能力的評定和因果關系的評定要準確。 2、精神病司法鑒定工作由辦公室主任或中心指定的人員主持,參加司法鑒定的人員不少于三人(其中鑒定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