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銷售與合同不符,屬于合同詐騙嗎
關于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和判斷。
如果在案件中,對方確實存在欺騙行為并且以獲取不正當利益為目的的話,那么這種行為就可以被判定為詐騙。
然而,在這里,我也要向您明確,詐騙是指犯罪嫌疑人采用虛構事實或掩蓋真相的手段,使得受害人陷入誤解,從而讓受害者在無意識的狀態(tài)下自愿交出財物,此時,犯罪嫌疑人就會將所得財產據為己有。
而合同糾紛,則是由各種原因所引起的關于合同的效力、解釋、執(zhí)行、更改乃至終止等多種行為中所引發(fā)的當事人之間所有紛爭。
合同糾紛的主題特征主要體現(xiàn)在涉及合同產生、修改及終止的相關法律事實,以及對這些法律事實所引發(fā)的爭議主體們之間關于法律規(guī)定的態(tài)度與觀念上。
這也就意味著,合同糾紛不僅包括了當前正在發(fā)生的紛爭,同時也涵蓋了一份合同自簽訂至終止的全過程?!缎谭ā返诙俣臈l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shù)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1、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3、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xù)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二、借款合同屬于合同詐騙嗎
進行正常借款活動的時候,可以簽訂借款合同,而借款合同只要是依法簽訂的,就是有效的,不屬于合同詐騙。
所以,借款本身是不能構成合同詐騙的,但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涉嫌合同詐騙罪。《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
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采取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等欺騙手段,騙取對方當事人的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2020修正):第二編 分則 第三章 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 第八節(jié) 擾亂市場秩序罪 第二百二十四條之一 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并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fā)展人員的數(shù)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xù)發(fā)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
承攬合同屬于銷售嗎
144人看過
-
合同詐騙犯罪簽訂的合同屬于可撤銷合同嗎
452人看過
-
銷售授權書屬于合同嗎
300人看過
-
沒有預售證賣房屬于合同詐騙嗎
366人看過
-
可撤銷合同屬于詐騙犯罪簽訂的合同嗎
129人看過
-
合同與事實不符是否算詐騙
62人看過
-
合同詐騙可以撤銷嗎合同詐騙的行為是屬于合同詐騙嗎安徽在線咨詢 2021-08-11合同詐騙犯罪簽訂的合同屬于可撤銷合同,被撤銷的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行為人因可撤銷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
-
開房地產公司的合同不符合是屬于詐騙嗎江蘇在線咨詢 2021-11-30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shù)額特別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除合同詐騙罪的概念外。只要有詐騙事實,就是詐騙。
-
房屋銷售廣告宣傳與合同不符湖南在線咨詢 2023-06-26廣告與實際情況不符,開發(fā)商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根據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開發(fā)商就商品房開發(fā)規(guī)劃范圍內的房屋及相關設施所作的說明和允諾,對商品房買賣合同的訂立以及房屋價格的確定有重大影響的,應當視為要約。這里需要區(qū)分廣告上的描述是一般的,比較抽象的描述,還是具體的,對價格確定有影響的描述,如果是后一種,只要買賣雙方,就廣告所涉的房地產建立了買賣關系,開發(fā)商就要受廣告內容的約束,一旦廣告與實際情況不符,開發(fā)
-
合同詐騙立案退款屬不屬于詐騙甘肅在線咨詢 2024-08-26通常,合同當事人在簽了之后會因為市場行情或自身的經濟狀況沒有如預期計劃,導致不能按時還款,主觀上沒有惡意,這種情況只能認定為違約,要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 其次,合同存在欺詐,主要是指一方當事人弄虛作假,誘使對方當事人在違背其真實意思表示的情況下,簽訂合同的行為。這時實施欺詐的行為人是存在違法行為的,但是尚未構成犯罪,因為其主觀目的并不是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更主要是為了進行經營,并借此來創(chuàng)造履行
-
買房合同是屬于詐騙合同嗎陜西在線咨詢 2023-01-22《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shù)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