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中假外包合同有效嗎
民法典規(guī)定,假外包合同如果不是當事人真實意思的表示,不具有法律效力?!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民事法律行為有效的條件】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不違背公序良俗。第一百四十六條【虛假表示與隱藏行為的效力】行為人與相對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以虛假的意思表示隱藏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依照有關法律規(guī)定處理。
二、合同欺詐的常見手段
1.偽造合同欺詐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偽造合同主體、偽造合同內(nèi)容等手法,憑空捏造或者虛構合同,騙取他人的財物。
可以是偽造合同,直接套取他人財物;
也可以是先偽造一份合同,并用此合同引誘他人與之簽訂合同,騙取財物。
2.貨物引誘欺詐方利用一些單位或個人急需某種緊缺或暢銷商品的心理,謊稱能提供諸如鋼材、汽車、鋁錠、彩電之類的緊俏商品,簽訂虛假的購銷合同,騙取對方的定金或預付款。
這種打法使欺詐方偽裝成供貨方當事人實施的。
3.盜用、假冒名義盜用、假冒名義可以是假冒知名企業(yè)的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理人、業(yè)務負責人,利用偽造的證明文體與對方簽訂合同;
盜用他人蓋好合同專用章的合同紙、介紹信、合同占用章,冒充該公司與他人訂立合同;
用他人已經(jīng)作廢或者遺失的合同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冒充該公司的業(yè)務人員與他人訂立合同;
擅自刻制他人印章,冒充他人,打著別人的招牌與人簽訂合同。
4.虛構主體欺詐方偽造營業(yè)執(zhí)照,虛構企業(yè)名稱、資金、經(jīng)營范圍等,采用根本不存在的或者未經(jīng)依法登記注冊的單位與他人訂立合同,騙取他人財物。
5.謊稱專利技術引誘欺詐方虛構能帶來高額利潤的專利、高新技術,打著包技術、包設備、包培訓、包回收、包利潤的幌子,引誘對方簽訂合同,連續(xù)騙取對方的轉讓費、培訓費、設備費。
依據(jù)《民法典》的規(guī)定,意思表示真實的民事法律行為才具有法律效力的。
所以假的外包合同是虛假意思的表示,不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可以不履行合同中約定的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為 第三節(jié) 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 第一百四十六條 行為人與相對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實\n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n以虛假的意思表示隱藏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依照有關法律規(guī)定處理。
-
怎么判定合同真?zhèn)?,合同欺詐的常見手段有哪些
414人看過
-
民法典中民法關于欺詐的合同效力如何
101人看過
-
哪些是購房合同常見的合同詐騙手段
493人看過
-
房屋租賃合同簽訂中常見的六大欺騙手段
151人看過
-
合同欺詐與合同詐騙的區(qū)別,合同欺詐的常見情形
369人看過
-
2024常見的購房合同詐騙有哪些手段
418人看過
法律綜合知識是指涵蓋法律領域各個方面的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論、法律制度、法律實務等方面的內(nèi)容,涉及憲法、刑法、民法、商法、經(jīng)濟法、行政法等多個法律領域。... 更多>
-
網(wǎng)絡詐騙的常見手段有哪些, 合同詐騙中的欺詐行為常見的方法有哪些貴州在線咨詢 2022-01-21詐騙識別要點 1、聲明簽訂合同主體與蓋章內(nèi)容顯示主題不一致。 2、印章內(nèi)容顯示不合法。 3、要求提前支付驗資費、保險費等各類名目費用。 4、以不答應就報警、發(fā)送《法院訴訟告知函》等方式施加壓力,逼迫支付錢款。 5、網(wǎng)絡刷單,以完成一定任務(繼續(xù)刷單支付款項)才能返還書單款為由,要求繼續(xù)支付款項。 6、冒充公安等機關和辦案人員的身份,以“讓提供身份信息給她們錄口供,說還要凍結所有銀行卡”等話素,一步
-
常見的合同詐騙手段具體有哪些湖南在線咨詢 2023-09-051、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jù)或者其他虛假的產(chǎn)權證明作擔保的; 3、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xù)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chǎn)后逃匿的; 5、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
民法典中有哪些合同欺詐福建在線咨詢 2023-07-16合同欺詐行為有哪些 合同民事欺詐行為的主要方式包括: 1、虛假的質(zhì)量欺詐行為; 2、虛假的商品標識欺詐行為; 3、虛假的合同主體欺詐行為; 4、虛假的宣傳欺詐行為; 5、虛假的價格欺詐行為。 合同欺詐行為具有二重性:一方面行為人的行為表面上是合法的,行為人通過訂立、成立、履行合同行為使自己的行為合法化;另一方面行為人的行為本質(zhì)是非法的,行為人的行為破壞了相對人的意思表示,使相對人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
-
合同欺詐手段包括什么山東在線咨詢 2023-06-011、虛假的質(zhì)量欺詐,在合同標示質(zhì)量條款上作引人誤解的不真實表示。 (1出示真樣品,兌現(xiàn)合同時卻以雁品替代,愚弄對方; (2)偽造或冒用產(chǎn)品的質(zhì)量鑒定標志,促成合同簽訂。 2、虛假的商品標識欺詐: (1)假冒他人或虛構個人的注冊商標的商品為欲訂合同的標的物; (2)在商品或商品包裝上,印制虛假標志,標遲出廠期,延長有效期; (3)仿冒他人商品標識。同類別產(chǎn)品、誰俏銷就仿冒誰。 3、虛假的合同主體欺詐
-
民法典中假外包合同有效,法律怎么規(guī)定的江蘇在線咨詢 2023-10-24《民法典》中假外包合同是無效的,因為行為人虛假意思表示簽訂的合同無效。無效合同的類型有:以虛假的意思表示簽訂的合同無效;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簽訂的合同無效;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所簽訂的合同無效;違背公序良俗簽訂的合同無效;法律其他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