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是繼受取得。
所有權的取得以權利取得是否須以前權利人的所有權為前提,可以分為原始取得與繼受取得。
繼受取得,又稱“傳來取得“,是通過一定法律行為從原所有人那里受讓所有權的所有權取得方式。主要包括買賣、互易、贈與、繼承、遺贈、消費借貸等。在繼受取得中,所有權移轉時間因標的物的性質不同而有所不同:不動產(chǎn)所有權從登記時起移轉,動產(chǎn)所有權從交付或移轉占有時移轉。土地使用權等他物權和知識產(chǎn)權也可以通過繼受取得方式取得。
原始取得是指非依他人既存的所有權而取得所有權如生產(chǎn)、收取孳息等即屬于原始取得方式。其法律效力是,原始取得所有權時,標的物上原有的負擔(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消滅。
法律依據(jù)
《民法典》
第二百三十條【因繼承取得物權】因繼承取得物權的,自繼承開始時發(fā)生效力。
-
繼受取得是繼承意思嗎
481人看過
-
繼母有權取得繼承權嗎
262人看過
-
購房合同繼承原始取得繼受取得的依據(jù)是怎樣的
85人看過
-
是否繼承意味著接受并取得?
161人看過
-
善意取得是繼受取得還是原始取得
397人看過
-
繼子取得房屋是否有繼承權
129人看過
- 立遺囑
- 公證遺囑
- 遺囑人
- 代書遺囑
- 遺囑見證人
- 遺囑見證
- 遺囑繼承
- 遺囑繼承人
- 自書遺囑
- 錄音遺囑
- 有效遺囑
- 無效遺囑
- 遺囑格式
- 受遺贈權
- 遺贈協(xié)議
- 房產(chǎn)遺贈
- 遺產(chǎn)知識
- 遺產(chǎn)分割
- 遺產(chǎn)分配
- 遺產(chǎn)分割時效
- 遺產(chǎn)處理
- 遺產(chǎn)繼承
- 遺產(chǎn)繼承公證
- 遺產(chǎn)繼承順序
- 遺產(chǎn)繼承訴訟
- 遺產(chǎn)稅
- 父母遺產(chǎn)
- 再婚遺產(chǎn)
- 遺產(chǎn)范圍
- 遺產(chǎn)放棄
- 遺產(chǎn)管理
- 遺產(chǎn)糾紛
- 遺產(chǎn)訴訟時效
- 遺產(chǎn)轉移
- 繼承知識
- 繼承人
- 被繼承人
- 繼承人順序
- 放棄繼承
- 喪失繼承權
- 繼承順序
- 法定繼承人
- 繼承程序
- 繼承協(xié)議
- 繼承原則
- 繼承債務
- 口頭遺囑
- 遺囑效力
- 房產(chǎn)繼承
- 財產(chǎn)繼承
- 房屋繼承
- 股權繼承
- 繼承權
- 法定繼承
- 涉外繼承
- 代位繼承
- 轉繼承
- 遺囑知識
- 遺囑訂立
- 遺囑信托
- 遺囑公證
- 繼承訴訟
- 遺贈
- 繼承喪失
遺贈是遺囑人用遺囑的方式將個人財產(chǎn)的一部或全部于死后贈給國家、集體或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的一種法律制度,是遺囑人以遺囑處分其遺產(chǎn)的一種方式。遺贈是遺贈人單方的意思表示,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才能發(fā)生效力。... 更多>
-
繼承、遺囑繼承都是繼受取得嗎?繼受取得的內容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臺灣在線咨詢 2022-03-04法定繼承、遺囑繼承都是繼受取得.繼受取得,又稱“傳來取得”。“原始取得”的對稱。通過一定法律行為或其他法律事實,從原所有人那里受讓所有權的所有權取得方式。主要包括買賣、互易、贈與、繼承、遺贈、消費借貸等。在繼受取得中,所有權移轉時間因標的物的性質不同而有所不同:不動產(chǎn)所有權從登記時起移轉,動產(chǎn)所有權從交付或移轉占有時移轉。土地使用權等他物權和知識產(chǎn)權也可以通過繼受取得方式取得。繼受取得包括內容:
-
取得法定繼承后,是否還能繼承黑龍江在線咨詢 2021-11-24放棄法定繼承后,不能再獲得繼承權。根據(jù)我國有關法律的規(guī)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chǎn)處理前書面表示放棄繼承;未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遺產(chǎn)處理前或者訴訟中,繼承人放棄繼承后悔的,由人民法院根據(jù)其具體理由決定是否承認。遺產(chǎn)處理后,繼承人不承認放棄繼承后悔。放棄繼承的效力可以追溯到繼承的開始。
-
繼受取得中的遺贈和繼承有何不同香港在線咨詢 2022-07-31法定繼承、遺囑繼承都是繼受取得.繼受取得,又稱“傳來取得”。“原始取得”的對稱。通過一定法律行為或其他法律事實,從原所有人那里受讓所有權的所有權取得方式。主要包括買賣、互易、贈與、繼承、遺贈、消費借貸等。在繼受取得中,所有權移轉時間因標的物的性質不同而有所不同:不動產(chǎn)所有權從登記時起移轉,動產(chǎn)所有權從交付或移轉占有時移轉。土地使用權等他物權和知識產(chǎn)權也可以通過繼受取得方式取得。 繼受取得包括內容:
-
比較繼受取得中的遺贈與繼承是什么關系海南在線咨詢 2022-07-121、遺贈是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為受遺贈人,受遺贈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還可以是國家;遺囑繼承是第一、二順序法定繼承人范圍內一人或者數(shù)人繼承,法定繼承人都是自然人。 2、受遺贈人在知道受遺贈的權利的兩個月內,如果保持沉默的話,視為放棄權利;而遺囑繼承人在繼承開始后保持沉默,是保持其權利、接受繼承的意思表示。 3、比較繼受取得中的遺贈和繼承對同一份遺囑來說,遺囑繼承和遺贈不會發(fā)生矛
-
繼承原始取得繼受取得的依據(jù)是怎樣的,法律有哪些規(guī)定山西在線咨詢 2023-08-20繼承取得的財產(chǎn)屬于繼受取得,不屬于原始取得,在我國,對所有權原始取得的方式包括善意取得、生產(chǎn)、先占等,繼受取得除了繼承之外,還可以通過買賣、遺贈、贈與等方式取得物權所有權,物權的取得方式主要分成原始取得和繼受取得兩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