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紹了立功的概念及本質系列相關內容,我國刑法和有關司法解釋沒有明確界定立功的概念,從而導致目前刑法理論界對于立功有多種不同的看法。
(一)立功的概念
概念乃是解決法律問題所必需的和不不可少的工具。沒有限定嚴格的專門概念,我們便不能清楚地和理性的思考法律問題。那么研究立功制度,首先必須準確界定立功的概念。我國刑法和有關司法解釋沒有明確界定立功的概念,從而導致目前刑法理論界對于立功有多種不同的看法。
立功,是社會對一個人或集體的行為表現(xiàn)的積極的肯定的評價,《辭?!方忉屃⒐椋毫⒐?,建樹功績,但如何理解刑法上的立功,人們的人地并不一致。一般認為,我國刑法中規(guī)定的立功制度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立功制度是指刑法第六十八條規(guī)定的與自首制度、累犯制度、數(shù)罪并罰制度等并列的一種獨立的刑法裁量制度。它是在刑法裁量過程中適用的一種制度。廣義的立功制度則不僅包括狹義的立功制度,而且還包括從屬于刑罰執(zhí)行制度的立功,如第五十條規(guī)定的死緩犯的立功,第七十八條規(guī)定的無期徒刑、拘役及管制犯的立功,第四百四十九條規(guī)定的戴罪立功等。
關于立功的概念,目前學術界有幾種不同的意見,有的認為,立功是指犯罪分子在服刑過程中有突出表現(xiàn)。還有的認為,立功是指行為人在犯罪前后為增強社會整體效能而作出重大貢獻的行為。不少人認為立功是指犯罪分子在刑事訴訟中檢舉揭發(fā)本人罪行以外的其他罪行或提供偵破案件的線索,或者協(xié)助司法機關緝捕罪犯,或者有其他一定的對社會有益的行為。但是這些定義都尚有不完善之處。因而,應研究國內外有關立功的概念,進行分析、探討,改進我國立功定義。第一,應將立功的時間界定明確,規(guī)定為犯罪分子到案后刑罰執(zhí)行完畢前的期間內。第二,定義中應清楚表達,達到什么程度才構成立功,應明確為其他有利于社會和國家的突出表現(xiàn)。第三,定義應當對立功行為的本質有所概括,已達到列舉與概括相結合。只有這樣,定義才能比較科學、完備。故而立功是指犯罪分子在到案后,刑罰執(zhí)行完畢之前的期間內檢舉揭發(fā)他人犯罪行為,查證屬實,或提供偵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線索,經查證屬實的,或阻止他人犯罪活動,或協(xié)助司法機關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以及具有其他有技術革新的有利于國家和社會的突出貢獻,依法作為從寬處罰情節(jié)的行為。
(二)立功的本質
列寧指出:由現(xiàn)象到本質,有所謂初級的本質到二級的本質,這樣的不斷加深下去,以至無窮。也就是說立功也有多種本質,只有抓住、理解了更深層次的立功本質,才能更科學地運用它。透過各種立功現(xiàn)象,可以看出所有立功的行為,都具有一個共同的本質屬性——有利于國家和社會的正義行為。
1、立功本質的有關學說
社會有益行為說。該說主張,立功的實質就是一定的有益于社會的行為。(5)這種觀點揭示了立功的突出特點有益性,強調了立功的客觀方面。也就是說,立功的本質就在于立功是有益于社會的客觀行為,正是基于立功行為對于社會的有益性,刑法對于犯罪分子的立功表現(xiàn)規(guī)定了相應的從寬處罰規(guī)定。
社會危害性減少說。有學者認為,立功的本質在于犯罪分子的立功行為減少了其犯罪行為的社會危害性。所謂社會危害性是指行為人所實施的行為具有的對社會造成危害或者危險的一種性質。
人身危害程度減少說。該說主張,因為立功都不是犯罪行為本身,而是犯罪者犯罪后的態(tài)度,即表明犯罪者人身危險程度的情況。(6)該觀點主張,犯罪分子犯罪后立功的表現(xiàn),表明了犯罪者較小的人身危險性,鑒于其較小的人身危險而采取從寬處罰的辦法。
悔罪說。該觀點認為,悔罪是立功表現(xiàn)的思想基礎,而立功則是在悔罪思想支配下所產生的突出表現(xiàn)。(7)立功的本質在于犯罪分子在犯罪以后的立功表現(xiàn),表明其有將功補過、棄舊圖新的認罪悔罪表現(xiàn)。
功利主義說。英國十八世紀功利主義法學家邊沁認為:求樂避苦原則是人性的根本,任何人都難以逃脫求樂避苦的原則,所以快樂成為人們一切行為的依據(jù)。所以立功首先是犯罪分子的個人行動,同時也是刑事立法規(guī)范所追求的結果,立功的本質不要求悔罪,但是必然要求有利于國家。
2、立功本質的有關評價
以上五種觀點,第二種觀點是錯誤的,由于立功行為發(fā)生在犯罪行為成立以后,刑罰執(zhí)行完畢以前,而社會危害性是犯罪的實際后果造成的,而犯罪的后果不會因為立功行為有所減少,例如兩人都是殺人行為,不能因為其中一個有立功行為,而認為社會危害性減少。第一種觀點與客觀主義的行為論有著某些相似之處,但是忽視了犯罪人的主觀方面,違背了主客觀相統(tǒng)一的原理。第三種觀點和第四種觀點也各有偏頗,人身危害減少說是有一定的道理,犯罪分子在教化的基礎上立功,具有不同程度的悔改表現(xiàn),但是并不排除具有較大人身危險性的犯罪分子,抱著逃避刑罰嚴厲打擊的心理而立功,這樣看來,人身危害程度減少說犯有以偏概全之嫌。而悔罪說重視犯罪分子的主觀方面,雖有可取之處,但把立功的本質歸為悔罪,與我國現(xiàn)行立法并不相符。
通過以上評析可見,以上四種觀點都有不妥之處,也只有第五種觀點最能體現(xiàn)立功的本質了,它不僅主客觀相統(tǒng)一,而且是立法者、執(zhí)法者與犯罪分子出于功利目的,最大限度地查獲罪犯,使國家刑罰權得以實現(xiàn),節(jié)約刑法成本,確立立功制度。
-
自首立功的概念及適用是什么?
357人看過
-
串通立功的概念及其法律規(guī)定
447人看過
-
土地稅收的概念及功能
188人看過
-
刑法上關于立功的概念
351人看過
-
留置權與質權的基本概念及其運用
290人看過
-
收費權及質押概念
374人看過
-
解釋“立功”的概念廣西在線咨詢 2025-01-29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揭發(fā)他人犯罪行為并查證屬實,或者提供重要線索,幫助偵查機關偵破其他案件等行為。 根據(jù)《刑法》第六十八條,犯罪分子有揭發(fā)他人犯罪行為并查證屬實,或者提供重要線索,有助于偵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現(xiàn)時,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有重大立功表現(xiàn)時,可以減輕或免除處罰。
-
立功與共同立功的概念理解浙江在線咨詢 2025-01-24準立功是指在案發(fā)時的行為,而不是歸案后的行為。如果該行為得到的最終結果與具有立功表現(xiàn)得出的后果一致,則該行為具有積極的一面,可以節(jié)約司法資源、降低司法成本,有利于國家和社會的,應給予肯定。在處罰時,將該行為與犯罪分子的其他情節(jié)綜合考慮,對犯罪分子從輕或減輕處罰,以求得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機統(tǒng)一。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5條規(guī)定,犯罪分子到案后有檢舉、揭發(fā)
-
信用卡的概念及功能臺灣在線咨詢 2023-06-11信用卡又叫貸記卡,是由商業(yè)銀行或信用卡公司對信用合格的消費者發(fā)行的信用證明。其形式是一張正面印有發(fā)卡銀行名稱、有效期、號碼、持卡人姓名等內容,背面有磁條、簽名條的卡片。持有信用卡的消費者可以到特約商業(yè)服務部門購物或消費,再由銀行同商戶和持卡人進行結算,持卡人可以在規(guī)定額度內透支。
-
重婚罪的性質及概念湖南在線咨詢 2023-05-06重婚罪的構成要件如下: 一、客體要件。重婚罪侵犯的客體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關系。 二、客觀要件。重婚罪在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行為人必須具有重婚的行為。 重婚罪是有配偶又與他人結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條規(guī)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法人的概念及法人成立的基本條件安徽在線咨詢 2022-10-17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法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依法成立; (2)有必要的財產和經費; (3)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 (4)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法人的特征:(1)獨立的社會組織;(2)具有獨立的財產;(3)承擔獨立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