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竊罪的從輕量刑情節(jié)有以下這些:
1、、對于未成年人犯罪,應當綜合考慮未成年人對犯罪的認識能力、實施犯罪行為的動機和目的、犯罪時的年齡、是否初犯、偶犯、悔罪表現(xiàn)、個人成長經(jīng)歷和一貫表現(xiàn)等情況,予以從寬處罰。
2、、對于未遂犯,綜合考慮犯罪行為的實行程度、造成損害的大小、犯罪未得逞的原因等情況,可以比照既遂犯減少基準刑的50%以下。
偷東西一定會判盜竊罪嗎
對某些具有小偷小摸行為的、因受災生活困難偶爾偷竊財物的、或者被脅迫參加盜竊活動沒有分贓或分贓甚微的,可不作盜竊罪處理,必要時,可由主管機關予以適當處罰。把偷竊自己家屬或近親屬財物的行為與社會上的盜竊犯罪行為加以區(qū)別?!督忉尅芬?guī)定,對此類案件,一般可不按犯罪處理;對確有追究刑事責任必要的,在處理時也應同社會上作案的有所區(qū)別。
根據(jù)《解釋》的規(guī)定,盜竊公私財物雖已達到“數(shù)額較大”的起點,但情節(jié)輕微,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不作為犯罪處。
1、已滿16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作案的;
2、全部退贓、退賠的;
3、主動投案的;
4、被脅迫參加盜竊活動,沒有分贓或者獲贓較少的;
5、其他情節(jié)輕微、危害不大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
盜竊公私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shù)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chǎn)。
-
盜竊罪3200元從輕處罰會怎么判
234人看過
-
盜竊罪從輕處罰和減輕處罰有什么區(qū)別
480人看過
-
盜竊罪從犯從輕處罰標準如何判定
134人看過
-
盜竊罪什么情節(jié)要從重處罰
192人看過
-
【盜竊罪辯護】盜竊辯護成功從輕處罰附:盜竊罪辯護詞
210人看過
-
盜竊罪從犯是否會減輕處罰?
214人看過
法律綜合知識是指涵蓋法律領域各個方面的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論、法律制度、法律實務等方面的內(nèi)容,涉及憲法、刑法、民法、商法、經(jīng)濟法、行政法等多個法律領域。... 更多>
-
盜竊罪從輕處罰的情節(jié)有哪些, 如何處罰盜竊罪從輕處罰北京在線咨詢 2022-03-14一、盜竊罪從輕處罰的情節(jié)1、對于未成年人犯盜竊罪,應當綜合考慮未成年人對犯罪的認識能力、實施犯罪行為的動機和目的、犯罪時的年齡、是否初犯、悔罪表現(xiàn)、個人成長經(jīng)歷和一貫表現(xiàn)等情況,予以從寬處罰。(1)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盜竊罪,可以減少基準刑的30%-60%;(2)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盜竊罪,可以減少基準刑的10%-50%。2、對于盜竊未遂犯,綜合考慮犯罪行為的實行程
-
盜竊罪從輕,還是從重河北在線咨詢 2021-11-16從輕量刑一般是根據(jù)具體的犯罪情節(jié)來判斷和考慮的?!缎谭ā愤€規(guī)定了未成年人犯罪、犯罪未遂、從犯等。,可以或者應當從輕量刑。盜竊罪從輕量刑的情節(jié)如下:一、對于未成年人犯罪,應綜合考慮未成年人對犯罪的認識能力、犯罪行為的動機和目的、犯罪時的年齡、是否初犯、偶犯、悔罪表現(xiàn)、個人成長經(jīng)歷和一貫表現(xiàn)等。(1)14歲以下未成年人犯罪,基準刑減少30%-60%;(2)16歲以下未成年人犯罪,基準刑減少10%-50
-
什么情況下屬于盜竊罪從輕的刑罰香港在線咨詢 2023-06-30盜竊罪從輕量刑的情節(jié)如下: 1、對于未成年人犯罪,應當綜合考慮未成年人對犯罪的認識能力、實施犯罪行為的動機和目的、犯罪時的年齡、是否初犯、悔罪表現(xiàn)、個人成長經(jīng)歷和一貫表現(xiàn)等情況,予以從寬處罰。 (1)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可以減少基準刑的30%-60%; (2)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可以減少基準刑的10%-50%。 2、對于未遂犯,綜合考慮犯罪行為的實行程度、造
-
盜竊罪從犯如何處罰怎么處罰盜竊罪從犯陜西在線咨詢 2023-06-16盜竊罪從犯的處罰:數(shù)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但是應當在此基礎上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因為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
盜竊罪從犯是會減輕處罰嗎貴州在線咨詢 2022-11-08盜竊罪從犯是否會減輕處罰要依據(jù)犯罪情節(jié)而定。 《刑法》第27條規(guī)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對犯罪后的幫助行為,事先有通謀的,以共犯論處;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國外學者也有稱從犯為幫助犯的,即指在他人實施犯罪前后或行為中,幫助實施犯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