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情況而定。按照法律規(guī)定,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立案后5天內必須送達對方當事人,給對方當事人15日答辯期,期滿后即可開庭,3個月內結案;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立案后5天內必須送達對方當事人,給對方當事人15日答辯期,30日的舉證期限,舉證期滿后即可開庭,6個月內結案。
贍養(yǎng)糾紛案件調解工作的應對措施
1.調解要做到耐心、細心、誠心。要耐心送達和聯(lián)系被告,耐心聽當事人的傾訴,耐心做當事人的說服和教育工作;細心安排調解時間,盡可能通知雙方到庭,細心照顧老年人的情緒變化,細心保證調解內容的完整;以誠心對待當事人,用誠心感化當事人。
2.找準矛盾焦點,有的放矢。贍養(yǎng)糾紛往往牽扯到其他家庭矛盾糾紛。因此,在調解過程中,既要將調解重點放在贍養(yǎng)糾紛的履行上,又要以其他矛盾糾紛的解決為切入點,有時也有必要解決當事人的其他家庭矛盾糾紛。承辦法官要找準矛盾焦點,有的放矢,既要注重調解效果,也要講求工作效率。
3.強化司法為民思想,多開展巡回審判。這樣不僅可以方便當事人,還可以起到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法律宣傳作用,以緩解贍養(yǎng)糾紛案件不斷上升的趨勢。
4.找準法律與道德的結合點。不履行贍養(yǎng)義務既可以由法律來調整,同時也受到道德的約束,在調解中,應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不僅要從法律的角度做當事人的思想工作,更重要的是從道德的角度讓當事人明白贍養(yǎng)老人是其應盡的義務。
5.充分發(fā)揮外部力量的協(xié)助調解作用。多利用大調解中心、基層民調組織、當事人所在村委會干部以及當事人的親朋好友共同協(xié)助做當事人的調解工作。利用社會輿論給當事人施加一定壓力,讓其從思想根源上樹立履行贍養(yǎng)義務的法律意識。
6.調解項目及內容應盡可能詳細。由于贍養(yǎng)糾紛調解內容比較細瑣,這就要求法官必須認真仔細地對每一項具體內容開展調解工作,盡可能使每一項調解內容都做到具體明確,不僅有利于充分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也便于以后執(zhí)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六條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yǎng)、教育和保護的義務。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yǎng)、扶助和保護的義務。
第一千零六十七條父母不履行撫養(yǎng)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yǎng)費的權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yǎng)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yǎng)費的權利。
-
贍養(yǎng)糾紛立案多久開庭
385人看過
-
撫養(yǎng)權糾紛案民政局多長時間開庭
183人看過
-
合同糾紛案件開庭所需時間
499人看過
-
開庭時間需要多長時間?法院公告對合同糾紛案件有影響嗎?
199人看過
-
工程款糾紛開庭完多長時間結案
409人看過
-
贍養(yǎng)案件二審最長要多長時間呢
196人看過
孩子撫養(yǎng)費的標準如下: 1、有固定收入的,撫養(yǎng)費一般可按其月總收入20%-30%的比例給付。負擔兩個以上孩子撫養(yǎng)費的,比例可適當提高,但一般不得超過月總收入的50%; 2、無固定收入的,撫養(yǎng)費的數(shù)額可依據(jù)當年總收入或同行業(yè)平均收入,參照上述... 更多>
-
贍養(yǎng)糾紛立案多久開庭吉林省在線咨詢 2022-11-071、視情況而定。按照法律規(guī)定,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立案后5天內必須送達對方當事人,給對方當事人15日答辯期,期滿后即可開庭,3個月內結案;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立案后5天內必須送達對方當事人,給對方當事人15日答辯期,30日的舉證期限,舉證期滿后即可開庭,6個月內結案。 2、法律依據(jù)《民法典》 (1)第二十六條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yǎng)、教育和保護的義務。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yǎng)、扶助和保護的義務。 (
-
請問欠款糾紛案件多長時間可以開庭浙江在線咨詢 2022-07-22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一審法院應當在給予的審限內作出判決。
-
-
輕傷害案件開庭起訴需要多長時間湖南在線咨詢 2023-06-28一個月的時間,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
-
工程糾紛案件需要多少天時間才可以開庭江蘇在線咨詢 2022-04-23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三十五條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 第一百二十二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公開審理的,應當公告當事人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具體情況具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