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辦理生產(chǎn)、銷售偽劣商品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五條生產(chǎn)、銷售的有毒、有害食品被食用后,造成輕傷、重傷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應認定為《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規(guī)定的“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
生產(chǎn)、銷售的有毒、有害食品被食用后,致人嚴重殘疾、三人以上重傷、十人以上輕傷或者造成其他特別嚴重后果的,應認定為“對人體健康造成特別嚴重危害”。
一、生產(chǎn)銷售假藥罪法律規(guī)定內(nèi)容是什么?
我國《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三條規(guī)定,將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第一款修改為:“生產(chǎn)、銷售假藥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chǎn)?!?/p>
根據(jù)《刑法》第150條的規(guī)定,單位犯生產(chǎn)、銷售假藥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按個人犯生產(chǎn)、銷售假藥罪的法定刑處罰。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生產(chǎn)、銷售偽劣商品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三條經(jīng)省級以上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設置或者確定的藥品檢驗機構鑒定,生產(chǎn)、銷售的假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認定為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條規(guī)定的“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含有超標準的有毒有害物質(zhì)的;
不含所標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貽誤診治的;
所標明的適應癥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guī)定范圍,可能造成貽誤診治的;
缺乏所標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
生產(chǎn)、銷售的假藥被使用后,造成輕傷、重傷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應認定為“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
生產(chǎn)、銷售的假藥被使用后,致人嚴重殘疾,三人以仁重傷、十人以上輕傷或者造成其他特別嚴重后果的,應認定為“對人體健康造成特別嚴重危害”。
第九條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他人實施生產(chǎn)、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而為其提供貸款、資金、賬號、發(fā)票、證明、許可證件,或者提供生產(chǎn)、經(jīng)營場所或者運輸、倉儲、保管、郵寄等便利條件,或者提供制假生產(chǎn)技術的,以生產(chǎn)、銷售偽劣商品犯罪的共犯論處。
第十條實施生產(chǎn)、銷售偽劣商品犯罪,同時構成侵犯知識產(chǎn)權、非法經(jīng)營等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
第十一條實施刑法第一百四十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規(guī)定的犯罪,又以暴力、威脅方法抗拒查處,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數(shù)罪并罰的規(guī)定處罰。
第十二條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參與生產(chǎn)、銷售偽劣商品犯罪的,從重處罰。
構成本罪同時構成一百四十條“生產(chǎn)、銷售偽劣產(chǎn)品罪”的,依照處刑較重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刑法》第一百四十九條第二款)
《關于辦理妨害預防、控制突發(fā)傳染病疫情等災害的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條在預防、控制突發(fā)傳染病疫情等災害期間,生產(chǎn)、銷售偽劣的防治、防護產(chǎn)品、物資,或者生產(chǎn)、銷售用于防治傳染病的假藥、劣藥,構成犯罪的,分別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條、第一百四十一條、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guī)定,以生產(chǎn)、銷售偽劣產(chǎn)品罪,生產(chǎn)、銷售假藥罪或者生產(chǎn)、銷售劣藥罪定罪,依法從重處罰。
二、對于假藥的認定是什么?
《關于辦理生產(chǎn)、銷售偽劣商品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于銷售假藥情節(jié)的認定
第三條
經(jīng)省級以上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設置或者確定的藥品檢驗機構鑒定,生產(chǎn)、銷售的假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認定為《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條規(guī)定的“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一)含有超標準的有毒有害物質(zhì)的;
(二)不含所標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貽誤診治的;
(三)所標明的適應癥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guī)定范圍,可能造成貽誤診治的;
(四)缺乏所標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
生產(chǎn)、銷售的假藥被使用后,造成輕傷、重傷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應認定為“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
生產(chǎn)、銷售的假藥被使用后,致人嚴重殘疾,三人以上重傷、十人以上輕傷或者造成其他特別嚴重后果的,應認定為“對人體健康造成特別嚴重危害”。
第九條
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他人實施生產(chǎn)、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而為其提供貸款、資金、賬號、發(fā)票、證明、許可證件,或者提供生產(chǎn)、經(jīng)營場所或者運輸、倉儲、保管、郵寄等便利條件,或者提供制假生產(chǎn)技術的,以生產(chǎn)、銷售偽劣商品犯罪的共犯論處
。
第十條實施生產(chǎn)、銷售偽劣商品犯罪,同時構成侵犯知識產(chǎn)權、非法經(jīng)營等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
第十一條實施《刑法》第一百四十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規(guī)定的犯罪,又以暴力、威脅方法抗拒查處,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數(shù)罪并罰的規(guī)定處罰。
第十二條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參與生產(chǎn)、銷售偽劣商品犯罪的,從重處罰。
-
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和生產(chǎn)有毒有害食品罪
371人看過
-
危害公眾健康:生產(chǎn)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的定罪標準
172人看過
-
生產(chǎn)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與生產(chǎn)、銷售不符合衛(wèi)生標準的食品罪界限
386人看過
-
有毒食品銷售如何認定犯罪?
207人看過
-
生產(chǎn)銷售假藥罪和生產(chǎn)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區(qū)別有哪些
416人看過
-
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銷售有害食品罪有哪些構成要件
219人看過
有期徒刑是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刑罰的一種,指在一定期限內(nèi)剝奪犯罪人的自由,實行強制勞動改造的刑罰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國適用面最廣的刑罰方法。 對于判處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減刑數(shù)額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減刑七年六個月。... 更多>
-
銷售有毒食品和生產(chǎn)有毒食品的標準有哪些海南在線咨詢 2023-05-14《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四十四條【生產(chǎn)、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在生產(chǎn)、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的規(guī)定處罰。
-
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銷售有害食品罪有哪些構成要件遼寧在線咨詢 2021-06-23(一)本罪的犯罪客體:本罪侵犯的客體為復雜客體,包括了國家對食品衛(wèi)生的監(jiān)督管理秩序和廣大消費者即不特定多數(shù)人的生命、健康權利。 (二)本罪的主體: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自然人和單位,單位犯本罪的,實行雙罰制。 (三)本罪的主觀方面:本罪在主觀方面只能由故意構成,本罪為行為犯。只要行為人出于故意實施了在所生產(chǎn)、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之行為,或者明知是摻有有毒、有害物質(zhì)的食品仍然予以銷
-
生產(chǎn)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和生產(chǎn)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有何不同云南在線咨詢 2022-10-06生產(chǎn)銷售不符合衛(wèi)生標準的食品只是行政處罰,沒收產(chǎn)品,責令改正等措施;生產(chǎn)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看情節(jié)嚴重而定,嚴重的夠成刑事罪,拘留或判刑。供參考。
-
我國刑法生產(chǎn)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有哪些情形甘肅在線咨詢 2022-06-02生產(chǎn)、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構成要件: 1、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 2、本罪的主觀方面是故意; 3、本罪的犯罪客體是國家對食品衛(wèi)生的管理制度以及不特定多數(shù)人的身體健康權利; 4、客觀方面是行為人實施了生產(chǎn)、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的行為。根據(jù)《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規(guī)定,在生產(chǎn)、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對人體健康
-
生產(chǎn)、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其他嚴重情節(jié)是什么寧夏在線咨詢 2022-11-07生產(chǎn)、銷售有毒、有害食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其他嚴重情節(jié)”: 1、生產(chǎn)、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 2、生產(chǎn)、銷售金額十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有毒、有害食品數(shù)量較大或者生產(chǎn)、銷售持續(xù)時間六個月以上的; 3、生產(chǎn)、銷售金額十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屬于特殊醫(yī)學用途配方食品、專供嬰幼兒的主輔食品的; 4、生產(chǎn)、銷售金額十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且在中小學校園、托幼機構、養(yǎng)老機構及周